怎样快乐的去学习 让自己坚持下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3:3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3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个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他就会主动自觉、不可遏止地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这个学科的成绩也一定会很优秀。
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呢?我想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理想。人没有理想是不读书的,有了理想才会产生学习的强烈*,才会自觉地屏弃一切干扰学习的因素,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因此,培养学习兴趣要从树立学生远大理想开始。但理想不等于好大学、好分数,它应该是源于学科学习的某一个远大的理想。短期的功利的目的也可以产生兴趣,但它是不长久的。正如赞可夫所言:“追求分数对于掌握知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教材变成了获取好分数的手段。知识本身对于学生并没有吸引力,而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活动而获得的东西,以及没有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二是对知识奥秘的探求。这是学生学习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这里必须明确几个问题:
1、学习兴趣来自学生主动的自我探求,而不是教师的强硬灌输。正如斯宾塞所言:“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这样,学习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兴趣。而我们的许多做法刚好不是在激发兴趣,而是在毁灭兴趣。
2、学习兴趣来自对知识奥秘的探求,而不是浅表知识的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浅表的知识只需识记,只有深藏的奥秘需要探究,探究才可产生兴趣。而知识的奥秘则在知识所形成的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接合点,抓住了这些接合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乎意料的东西。如文言词的记忆是相当枯燥的,为了学习“之”的三种作用(助词,的;代词;动词,到、往),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做记忆,而要求他们结合具体的语句总结出这三种情况出现的规律。这样学生就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进行比较、鉴别、总结、合并,得出规律,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转化为一种探究活动之后,学生的兴趣就会由此产生。
这里,尤其要忠告那些只是依靠“游戏”形式和“红花”奖励的老师们,适当的形式变化和物质、精神奖励有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不是长久之计,有时反而会将学生导入歧途。因为学习的兴趣不是来自这些外在的奖励,而是引发的学生的内在的快乐享受。
三是对知识的运用。运用知识、驾驭知识,让知识变成一种社会行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给学生带来一种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把这种运用知识所带来的体验称之为“权力感”。他说:“运用知识可以让人产生一种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因此,有不少语文深谙其中道理,紧紧抓住“作文”和“综合性学习”不放,因为这两块做得好,学生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加强。而不少教师觉得它们难做,往往绕道而行,实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正因为难,才富于挑战,克服了学生才会有成就感,才会产生兴趣。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我 就尝试着做了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寻找错别字、品味店铺名称、为你心仪的产品写广告词、替知心姐姐回封信、为黄老师宝宝取名字等,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有了成果时学生更是喜不自禁。
在一个人兴趣的产生过程中,理想是外在的动因,对知识的探求和知识的运用则是内在的动力,有了这三者,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是浓厚而持久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36
听课之前先自学、预习。
你可以在听老师讲课之前,先把这一课自学一遍,然后听课的时候,注意去听自己自学时没有搞懂的那一部分。这样,你听课的时候,就不必全神贯注地去听,而是有重点地去听。如果老师没有讲,你还可以在课堂上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专门让老师给你讲一遍。这样,你的学习就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由按老师的指令学习,变成了老师按你的指令来指导你。这个小小的变化,会使你的学习突飞猛进,还会使你的学习富有趣味。
把自己讨厌的学习形式,改造成自己喜欢的学习形式。
英文的单词不喜欢记,可以把单纯背单词变成用逻辑来分析、研究单词,用联想记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单词,每个人所喜欢的方式是有区别的,关键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
民法课程,如果干背条文,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有一个学生把这些内容编写成剧本,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结果把原来最讨厌的课程变成了现在最喜欢的课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37
找到学习的动力什么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