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为什么叫太原或叫并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6:4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1:06
并州为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山西太原古称并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领太原、上党、建兴、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七郡,仍治晋阳。
晋沿用,建兴后沦没。隋唐以后亦有并州,然其地屡有缩小。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并州于榆次,五月更名新并州,七年(982年)移治唐明镇,嘉佑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废。
扩展资料:
太原的地形:
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市区坐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
太行山雄居于左,吕梁山巍峙于右,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太原平原展布于前,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并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1:07
太原之由来
原,指宽广平坦的地形,若平原、高原、草原、沙原、苔原者然。我国最早诠释词义的专著《尔雅》说:“广平曰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皆“原”之妙用。太,古通“大”,如太宰亦作“大宰”,太子亦作“大子”;大、太也有差异,太者大加一点,犹言比大还大,表示大之不尽,或谓很大、极大。我国最早记载“太原”的文献,首推《尚书·禹贡篇》和《毛诗·小雅·六月》。前者是为“既载壶口,治滩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后者则为“薄伐严狁,至于太原”。前者所谓壶口,即迄今闻名于世的吉县西黄河壶口瀑布,梁、岐是吕梁山于不同地段的不同称谓,岳阳为太岳之阳(南),都说的是当今晋南,显然指的汾河下游广袤平川地区。后者据顾亭林《日知录·太原》条,则在今甘肃平凉为中心的泾水上游平川地带。《禹贡》太原也罢,《六月》太原也罢,显然都已超逾当初《尔雅》地形名——通名而进入地区名——专名了。诚然,这类“太原”系作为地区名出现,还不是建制名。
太原成为建制名,而且指现今太原市一带,是战国后叶的事。《史记·秦本纪·白起传》记载了秦昭王四十八年(前 259)“司马梗北定太原”,到秦庄襄王三年(前 247)“初置太原郡”,治晋阳(今晋源镇东北古城营一带)。因为晋阳是太原郡郡城和后来太原府府城,从此晋阳也就兼称太原了,如此称谓直至隋唐五代不改。太原盆地尽管比不上汾河下游的晋南平坦辽阔,却在多山的山西相对地仍不失“大平原”之誉。
诚然,太原之指以晋阳为中心的当今太原盆地,见诸载籍始于上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然而,在司马梗定太原、秦置太原郡之前,早已有后来成为太原郡城的晋阳了。据《战国策·赵策一》,晋阳城系由赵简子家臣——杰出的*家和建筑师董安于所肇筑,当初”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苫楚墙之……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春秋》定十三年(前 497)记载“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左传》作“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公羊传》则云“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这说明晋阳城的肇建,至迟可溯于公元前 497年,即至少已近2500年历史了。
太原与唐明镇
如今多少本地人外地人漫步太原街头,每通过迎泽大街或解放路的时候,往往不由要驻足一瞻两者交叉路口的“唐明饭店”四个大字,尽管这座早期建筑今日已甚为普通,并无些许独到处。人们为之注目者。在于这“唐明”的涵义?此中沿革得从宋初平定北汉说起。经过宋太祖、太宗两代的统一战争,南北相继统一,惟独割据晋阳太原府的北汉,凭险长期固守不下。太平兴国四年( 979),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直至北汉主粮尽援绝后投降了,居民还趴在房顶掀砖揭瓦坚持抵抗。赵光义恼羞成怒,破城后,一把火把经营上千年的古城烧为灰烬。失去家园后,许多晋阳人越过汾河,就近流落到唐明镇来。
唐明镇在当今太原市西羊市一带,其实镇子不过是呈东西走向的一条街而已。然而,小镇地理形势颇为雄盛,负山傍水,关隘严实,地势险要,如果从古来历代*王朝战略重心一向在于防范北方游牧族着眼,这汾河东北的唐明镇比汾河西南的故晋阳城,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点,只需看看北方的两在天险石岭关、天门关都在汾河东北而不在汾河西北,就比较彰明较著了。北宋一建国,就与生俱来面临辽兵南下的危胁,太平兴国七年( 982),亦即堕晋阳城的第三年,宋将潘美就急忙拓展唐明镇,筑起城墙,遂代晋阳而成北方巨防。当年潘美所筑城垣,即成为今日太原市城区的雏形;而当初屯兵的营坊街、缉虎营,校场巷等,与民居市肆像马赛克般地插花分布——诚然未必都命名干宋代——依然印记着当年潘美兵*防的战略思想,太原兵民插花间处,可视为古来城市营建史上罕见的一大特色。
潘美构筑城垣后,先有唐明监之设,继有阳曲县来治,至宋仁宗年间,就又恢复了太原府建制。从此阳曲县城就又成了太原府城。金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有“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记述的正是太原府由晋阳城过渡到唐明镇的史事变迁。元代为太原路治,明清复为太原府治,直至1927年设太原市,阳曲亦一直为附郭县,是以向有“唐前太原、晋阳一座城,宋后太原、阳曲一座城”之说。现在的唐明饭店命名取义,就在于唐明镇是太原市前身。它坐落的地方,正是当年唐明镇南缘。
锦绣太原城
古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之说,系出于宋、元时代的北方民谚。《宋史·陈尧佐传》记载:宋真宗天禧间,尧佐知并州,时汾河辄暴涨,泛滥为患。尧佐为防范份洪,在东岸构筑护城长堤,并引汾于汾堤与府城间——当今西起胜利桥东至旱西关间柳溪街一带,潴成周五里的湖泊,堤旁湖畔,广植杨柳以数万计,名为“柳溪”。据《寰宇通志》卷78、万历《太原府志》卷八、《续资治通鉴》卷36记载:环绕柳溪,杨柳掩映间起华堂,堂后通芙蓉洲,堤上建彤霞阁、柳溪亭,湖中建四照亭、水心亭等等。树绿墙红,亭阁星布,煞是绚烂。当初这一水利工程,不啻民赖其利,犹成太原一大景观。那时节,中有柳溪。西厢更有东、西山上一派翠柏苍槐,荫翳葱茏,争妍竞秀, 遥相辉映,吸引着四方游人。稍后宋仁宗时的诗人沈唐,在《上太原知府王君祝尚书》词里赞美当时太原:“山川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自然、人文景观若此,誉之“锦绣太原城”,自是十分自然的。至若“花花美定府”,“花花”即“华华”,《广韵·麻韵》“花,华俗,今通用”《广雅·释草》“花,华也”,全句犹言繁华的真(正)定府。真定府,即今河北正定市,在石家庄崛起以前,千百年间一直是华北大平原中部最富饶最繁华的大都会。人们习惯上之所以将“锦绣太原城”与“花花真定府”联句,系出于正定和太原——这古来驰名天下的井陉口内外两大都会,不独地理上恰恰处在一条东西平行线上,而且互为山西高原与华北大平原往还唯一大道——今天更为石(正)太铁路的起点与终点。
古都亦别都
战国前叶,晋阳为未名而实的赵都。如果从鲁定公十三年(前 497)赵简子奔保晋阳计起,至赵献侯元年(前 423)移治中牟止,为赵都历74年。晋太元十年( 385),苻丕在晋阳称帝,它一度为前奏都。五代汉乾佑四年( 951),刘昊在晋阳称帝,以晋阳为北汉都,历刘昊、刘钧、刘继元三世28年,直至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亡于宋。以上三朝累计建都逾百年。
晋阳还先后为东魏、北齐别都。唐代定为北都,又为北京。《小学绀珠》:“唐四京:京兆(今西安)为中京,河南(今洛阳)为东京,太原为北京,凤翔为西京。”五代后唐先为西京,复为北京。
这里特别值得提到者,应是唐北京太原府。当时晋阳是唐朝的北方重镇,成为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全国第三大都会,其形制达于鼎盛。据《永乐大典》卷5204《太原志》引《晋阳记》说,“城周四十里,东西十二里,南北八里二百三十二步”。那时候,太原由横跨汾河以西城为复体的西、东、中三座城池组成,仅城门就有24座。西城又呼都城,城中尤有晋阳宫城(一称新城)、仓城、大明城三座内城,城外西北隅则有汛期防洪、平时防卫的罗城。这俨然一座城中有城、城外有城、群城丛峙的巨大城市集群。其规模恢宏,水光山色,人文昌盛,可谓太原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太原多名
太原多别称,人们最乐道的是“晋阳”和“并州”。晋阳,《水经·晋水注》谓“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其沿革前已述其详,由肇建始,至隋唐达于鼎盛,持续发展15个世纪,直至宋初被人为堕城前,曾长期为太原郡、太原府治,以至被兼称“太原”。它即是与原晋阳太原府仅一河之隔的唐明镇新建太原的前身,人们以晋阳为太原的雅称,是很自然的。今太原地区的晋阳堡、晋阳湖、晋阳饭店等,皆取义于古晋阳城。
并州、并:《周礼·职方氏》说大禹治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其一,地当今河北中部及山西中北部。《晋书·地理志》谓“而云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也”。汉魏迄唐宋沿古制长期置并州;历代辖地参差而渐次紧缩至汾河中游,治晋阳太原府。待到并州的建制早已撤销,依然被习惯地呼作“并州”。明江南诗人浦源《并州寒食》:“梦人故国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唯其如此,至今并州被用作太原的别称,而又以太原简称“并”。新闻报道常有“……抵并”、“……莅并”,意谓他们抵达太原。今太原的“并州路”、“并州剧院”。“并州饭店”等,亦盖出诸此。
古来太原还有大夏、夏墟、平阳、大卤等称谓。
大夏、夏墟:这两个名字其实是一个概念。《左传》昭元年(前541)“迁实沈于大夏”。杜预注:“大夏,今晋阳县。”何以太原又名“大夏”?《帝王本记》说“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邑”。这就是说,既然夏禹曾以晋阳为都,那么称晋阳为“大夏”自属顺理成章的事。墟者,故址,故城。《广雅·释诂》:“墟,尻(地,居)也。”王念孙疏证:“邱、墟皆故所居之地。”《战国策·齐策六》:“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城郭成墟人杰在,同趋新厦话离衷。”一言以蔽之;夏墟与大夏系同义异称。
平阳:据《帝王世纪》,帝尧做天子前曾居晋阳,做天子后建都平阳(今临汾)。世代相传“尧都平阳”,亦便称其故居做“平阳”。
大卤:《春秋》昭元年(前 541):“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杜预注:“大卤,大原晋阳县。……《谷梁传》云:‘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所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夷狄何以称“大卤”?因为古来晋阳汾东多盐碱斥卤之地。据《元和郡县志》卷13记载,晋阳汾东直至唐代井水还咸苦不能食饮,要靠渡槽“晋渠”吸引汾西的晋水供吏民之用。至若古来周边夷狄旌称“大卤”,而中国华夏族称“大原”偏不称“大卤”,系出于“盐碱斥卤”既不过是晋阳的个别局部,在偌大晋阳地区并不具有代表性;又所宣扬者非属一方真善美方面,人们不喜欢它。
太原的年龄
太原的历史年龄,由于在宋初统一战争中被堕城,以至迁址重建。因此形成两种计算方法:
一、从晋阳太原府城被堕后,宋将潘美于太平兴国七年( 982)在唐明镇基础上构筑新的太原城。即由今天我们生活的太原城塑建计起,其年龄应为1015岁。
二、从始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鲁定公十三年(前 497),即或者说当初由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创修晋阳城算起,则其年龄应是2494岁——再过六年我们留该庆祝太原建成2500周年了。
无论按哪一种算法。太原都无愧是一座古老悠久而长期持续发展的都会大城。作为她的—位居民,除了理乎自然地引以自豪,更当很好地珍视其辉煌历史,为之倍加绚烂的未来做出自已切实可行的奉献,岂非“不亦乐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1:08
系统标准答案:
太原古称晋阳。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廊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许多地下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太原这块土地上生育繁衍,并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 497年前古晋阳城问世,历经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等十数个朝代,太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军事重镇。从公元 979年赵宋毁太原,新兴的太原又先后在宋、金、元、明、清等数朝中崛起,不仅是军事重镇,而且发展成为著名的文化古城和商业都会。
在太原历史上有许多值得记载的传说和大事:从“台骀降龙”变龙山,夏禹治水改龙头山为系舟山的神话传说;从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其子燮父改唐为晋,到公元前 497年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予创建晋阳城;从公元前 453年赵、韩、魏瓜分了晋国领地,“三分其晋”,定晋阳成为赵国都城,到公元前 180年刘恒在晋阳“龙潜”16年后即位汉文帝;从公元 304年东晋并州刺史刘琨为抵御匈奴入侵 9年喋血保卫晋阳,到 550 年北魏高欢、高洋父子定晋阳为“霸府”、“别都”;从公元 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兴晋阳夺取天下,称晋阳为“龙兴”之地,把晋阳定为“北都”、“北京”,到公元923年——960年李存勖、石敬搪、刘知远和刘崇兄弟凭借晋阳争夺天下,走马称帝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称晋阳为“龙城”;从公元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到赵氏兄弟经“三下河东”,于公元 979年攻下晋阳,为“钉”、破“龙脉”,火烧水灌,彻底摧毁晋阳;从公元 982年赵宋派潘美在唐明镇重建太原城,到金元狼烟,从明清扩建太原,商业兴起,到又遭天灾人祸,日渐萧条。太原,可谓几度兴衰,历经沧桑。
本文将就太原历史上几次大的兴衰,作简要的阐述。但究竟应从哪些方面作为衡量兴衰的标准呢?笔者未作专门研究,加上太原历史史料记载存留不全,区划建制变异较大,不好详细的比较,只能分段作一些一般说明。
一、第一个兴衰期大体为公元497年至公元396年;创晋阳赵国建都,经秦汉发达兴旺;遭五胡战祸摧残。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逐渐有了分工,形成了城镇和农村。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陆续在各地修筑城池。最初建筑晋阳城的是晋国公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予。董安予创建晋阳古城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497年以前,故址在今晋源区古城营一带,因城池建在晋水之阳(古以北为阳)而得名晋阳。古晋阳城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地势十分险要,城堡十分坚固。据说,董安予在修筑晋阳城时,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用板夹夯土成墙,修治城廓。用高丈余的草木做宫舍的围墙,冶炼青铜铸成宫殿大柱,使晋阳成为城高池深、宫苑壮丽的赵国初期的都城。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太原郡为其中之一,郡治设在晋阳。这时的晋阳也就叫太原了。公元前 201年汉高祖刘邦为抵御匈奴,选派韩王信坐镇北方,改太原郡为韩国,都城设在晋阳,从此晋阳成为北方的边防重镇之一。公元前 196年,汉高祖把雁北和太原郡划在一起,称为代国,封他的儿子刘恒为代王。晋阳又成为代国的都城。公元前 180年,吕后死,周勃等人拥戴刘恒继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刘恒即位后,由于他念念不忘他与其母出宫后生活了16年的晋阳城,称晋阳为“龙潜”之地,对晋阳十分重视。晋阳不仅成为军事重镇,商业、农业都很发达,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能造出雪白明亮,耀人眼目的钢镜、铁镜等物,被称为“东带名关,北*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太原郡“属并州,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千八十八,县二十一”。当时,在今天的山西境内有 252万余人,可见其中有近 30%的人口生活在太原境内。从晋阳城创建,经秦到两汉时代,可以说是太原历史的第一个兴旺时期。
东汉末年,国力暗弱,匈奴贵族势力逐渐南移,到晋朝初,并州的大部分地区被匈奴占据,仅剩晋阳附近的一些属县。尤其是到公元 304年,匈奴首领刘渊在左国城(今离石市)建都,自称汉王。他分别占据高平、屯留、平遥、介休等地,矛头指向晋阳。晋阳人民在并州刺史刘琨领导下,抵御匈奴入侵,坚持长达 9年的喋血保卫战。当时的太原一带,逃亡剩下的户不满 2万,人民饥荒,寇贼纵横,道路断塞,一片荒凉。刘琨失败后,在公元316年至396年的80年间,太原地区曾被当时称为“五胡”的匈奴、羯、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创建的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太原人民长期处于兵荒马乱之中,遭受了数不清的灾难。
二、第二个兴衰期大体为公元523年至979年,称“霸府”晋阳复兴,经隋唐辉煌鼎盛;平北汉宋毁古城。
公元 396年,北魏王拓跋攻占晋阳,置并州。公元 523年,高欢(又名贺六浑)掌握了北魏实权,他依据晋阳地形险要,城池坚固的优势,建立了大丞相府,有力地控制了北魏实权,称晋阳为“霸府”。公元 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了东魏政权,自立为帝,历史上称北齐,都城虽然设在邺(今河北临漳县),但仍以晋阳为基地,亦称为“别都”。由于高氏父子对晋阳有感情,十分重视对晋阳的修建。公元 545年,高欢在晋阳修了晋阳宫;576年后主高纬修建了大明殿;577年幼主高恒修建了晋阳十二院,其壮观程度超过了邺城的皇宫。北齐统治为了游览还在晋祠修筑了读书台、望川亭、鱼沼、飞梁及“善利”、“难老”两个泉亭。与此同时,还在晋阳西山的天龙山和龙山修建了天龙寺、童子寺和法华寺,依山凿窟,雕刻石佛。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天龙山石窟艺术的最早开凿。这个时期,太原市的农业、商业也得到恢复发展。晋阳城内商业兴盛、市面繁荣,成了北齐的主要商埠。
公元 581年隋朝建立。由于当时突厥称雄北方,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晋阳城成为北方军事重镇。隋文帝封他的次子杨广为晋王,驻守晋阳。公元 605年,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他把晋阳作为他的“龙兴”之地,在北齐晋阳宫外,又筑起了高13公尺,周围 3.5公里的城墙,叫做新城,在城边修筑了高13公尺,周围 4公里的“仓城”,并且又修建了一座晋阳宫。由于隋炀帝荒无道,大兴土木,爆发了各地农民大起义。公元 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夺取了隋朝政权,于 618年建立了唐朝。由于李唐王朝对他们起兵夺取天下的发祥地十分重视,对晋阳城不断扩建,原来的晋阳城主要在汾河西岸,称为“都城”或“西城”,城中有大明城、晋阳宫和仓城,唐太宗李世民又派李绩在汾河东岸筑起了东城。武则天在位时,并州刺史崔神庆又在东城、西城之间修建起了中城,正好跨在汾河之上。当时的都城与东、中城相连,称为太原三城。规模宏伟的晋阳——太原之城,成为唐朝的北方屏障。因为东城内井水苦涩难饮,还修筑了从西城把晋水架过汾河引到东城的引水工程,叫晋渠。其后,河东节度使马燧又修建了想东城引晋水工程,还潴成隍塘蓄水,又把汾水分出许多小流环城流绕,两旁都载上杨柳,进一步绿化、美化了城市。与此同时,还在晋阳修筑了许多厅、堂、寺庙,这些建筑围绕晋阳宫、大明宫、坐落在清水绿树之间,使晋阳城更为堂皇清雅。唐代宏伟的晋阳三城,共有24道城门,晋水擦西城而过,汾河穿中城南流,晋渠穿西城、过中城,跨汾河达东城,使之流水哗哗,杨柳飘絮,楼台相望,宫阙巍峨,蔚为壮观。当时的晋阳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富庶,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是全国铸造货币的中心。铁制武器日臻完美,并州剪刀锋利无比,铁镜、铜镜、盛誉全国。此外,晋阳硝石、葡萄酒都是当时的贡品。唐代的晋阳不仅城市繁华,而且文化荟萃,人才辈出。诗人白居易、文学家王翰、工部尚书乔琳、宰相狄仁杰都是太原出生的唐代名人。诗人礼李白、杜甫也都来过晋阳。李白还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杜甫也曾写下“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凇半江水”的美丽诗句。
公元 690年(唐代武则天天授元年)定太原为北都,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以北都为北京,与首都长安以及南京(成都府)、西京(凤翔府)、东京(河南府)合称五京。据记载,当时的太原府“领县十三,户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太原进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由于晋阳城城池坚固,唐以后的五代,这里几度被一些野心军阀作为割据称雄的堡垒,称王称霸,自立为帝。从公元 907年到 979年七十多年间,太原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几个王朝,你争我夺,轮番占领,使晋阳古城惨遭摧残,太原人民苦不堪言。最惨痛的是公元 979年(宋太平兴过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经19年“三下河东”,终于平灭北汉,下令焚毁晋阳,次年又引晋水、汾水倒灌晋阳废墟,毁城灭迹,使这座经营近1500年的名城,随着五代的结束而彻底毁灭。
三、第三个兴衰期大体为公元 982年至1126年;唐明崛起太原兴,宋代再建锦绣城;金元侵扰遭凋零。
赵光义毁灭晋阳城后,为了炫耀他平北汉,毁晋阳的功绩,把他指挥作战是驻扎过的崇圣寺改为统平寺(在今后林),修筑了平晋城,但晋阳人民都不敢去那里居住。许多无家可归的老百姓,流离失所,逃到唐明镇和三交村落户,唐明镇当时是一条仅有一条街的小村庄,在现西羊市大关帝庙附近,三交村在太原城北古城村。
由于太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公元 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赵光义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镇的基础上,扩大范围,修筑城墙,兴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长5.28公里。筑四门:“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城西南至现迎泽大街的北边,西至现新建路的东边,后小河、东后小河是当时北面东边的城壕。据说当时认为晋阳出过好几个皇帝,是个‘龙城”,赵宋毁掉晋阳新修太原城街道时,都筑成丁字街,是为钉破“龙脉”,使太原不再出现“真龙天子”,危及赵宋天下。并忌讳使用“晋阳”、“太原”名称,而设为紧州军事,派潘美、杨业把守。公元1023年宋仁宗即位后,对太原又进行了修建,1025年太原知州陈尧佐为了防阻汾水泛滥,在汾河东岸筑了长堤,并引水潴成湖泊,湖堤畔栽种了许多柳树,名曰“柳溪”,东山上长满遒劲葱茏的古柏苍槐,称为锦绣岭。公元1059年赵宗又以并州为太原府,府治设在太原城。公元1060年又修建了著名的晋祠圣母殿。1069年在东山根的马庄修筑了一座大庙芳林寺,两座寺庙东西映辉,游人香客络绎不绝。随着社会的发展,宋代太原的工商业也逐步繁荣起来,太原城区西南的米市街、南市街、柴市巷、菜市街、麻市街是当时的米、柴、菜和日用品市场;帽儿巷、靴巷、剪子巷、帘子巷、毡房巷、酱园巷等是工商业集中的地方。手工业、陶瓷、冶炼业尤其发达,制造的铜镜作为贡品上贡。设在孟家井、冶峪的官窑生产的“木理纹瓷”,当时在全国颇负盛名。经过宋代七八十年的发展,当时太原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有“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赞语。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到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太原建制为大督府,辖十县,有“户十五万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八”。这个时期,可以说历史太原新城建成后,经北宋一百多年稳定发展达到的又一个兴旺期。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奴役和剥削劳动人民,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赵宋统治摇摇欲坠。这一时期,散居在长白山、松花江一带的女真族逐渐强盛起来,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称帝,国号曰金。公元1125年,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西路由粘罕率军于12月抵达太原城下,河东宣抚使童贯逃跑,太原知府张孝纯率众奋力抵抗,誓死保卫,被围困 250多天,终于粮绝人亡而失败。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 2月14日,宋钦宗赵恒下诏将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交金人。从此,太原人民在战乱摧残,异族压榨下,度过了80多年。据记载,太原路(后改为冀宁路)辖区的人口减为“户七万五千四百四十,口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一”。
四、第四个兴衰期大体为公元1368年至1948年;明清扩建称重镇,商业兴起面貌新;天灾人祸再萧条。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把太原定为“九边”重镇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三儿子朱(木冈)为晋王,驻守太原,并在太原设置了“山西中书行省”后改为“承宣布政司”,掌管全省行政事务。晋王让他的岳父谢成对太原城进行了扩建。向东、南、北面扩展,建成了周围14公里,高约18米的城墙,外用砖砌,开 8个门:东为宜春(大东门)、迎辉(小东门)、南为迎泽(大南门)、承恩(首义门)、西为振武(水西门)、埠城(旱西门),北为镇远(大北门)、拱拯(小北门),城外城壕深10米,城头四角建角楼 4座,小楼92座,敌台32座,使之成为“坚逾铁瓮‘的城堡。晋王还在城内修建了宫城,富丽堂皇的王府宫殿,有三个大门:“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宫城的外城墙叫东肖墙、西肖墙、南肖墙、北肖墙。肖墙内还修建了为晋王服务的各种设施,为举行祭祀的天地坛,管理膳食的典膳所,供游乐的花园杏花岭、松花坡等。晋王的王室分封为王,纷纷占地建造王府,为宁化府、临泉府、方山府、大小濮府等,还有钟楼、鼓楼、庙宇。到清代,太原城规划基本与明代差不多。统治者为防备人民反抗,在晋王府的废墟上修建了4000余间营房,驻扎精骑营,后叫精营街,以上许多地名仍保留至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的需要,明代太原的兵器制造更为发达,城内奶生堂与半坡街的“镔铁坑”相传是明初锻铜作坊的遗迹。从宋代开始的烧陶器”官窑“,更为普遍。清朝中叶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炼铁和硫磺生产也很发达。商业方面出现了封建性的同行会,形成了粮行、油面行、绸缎行等十大行业。许多街道以行业命名,如东米市、西米市、东、西羊市、估衣市、棉花巷等。与商业资本紧密相关的银钱业也曾兴隆一时。太原是明清两代的边防重镇,又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工商业都会。
《明史·地理志》和《清史稿·地理志》对太原府人口未作记载。据明《太原府志》统计:明万历(公元1573至1620年)年间,太原府辖25县,有 121043户,990450人,其中:太原县有 9827户,73438人。但是由于受了几次天灾的劫难,太原城再次凋衰。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晋王府失火,从内城烧到宫门,燃烧数月,所有宫殿和各种建筑化为灰烬;公元1815年(嘉庆20年),东山洪水爆发,浪高丈余,冲没了东关,大南关,受灾十分严重,使太原城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公元1877年光绪三年,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同时瘟疫流行,人民不是饿死,就是逃亡。公元1886年(光绪12年),汾河决堤,水势凶猛,半壁西城顿成泽园,满洲城、学台衙门、太原府文庙、阳曲县文庙及许多民房荡然无存。经历几次大劫,据地方志记载:公元1900年(光绪26年)太原一城四关,仅有人口三万人。1911年辛亥*后,虽然创建了一些军火工业为主的现代工矿业,修建了简易机场和南、北同蒲铁路,城区内也陆续出现了商店、饭店和公用设施,但城市和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尤其是遭受日本侵略军八年践踏,经济凋蔽,民不聊生,古城太原再次陷入苦难。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市人口仅为21万人。
纵观太原历史上的几次兴衰,不难看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城市兴旺发达的根本前提;军阀割据,改朝换代,异族侵扰,战乱不止是城市衰亡,人民遭殃的祸根;由于太原所处在位,统治阶级出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对太原的好恶成为城市兴衰的直接因素;城市的命运掌握在帝王、军阀手中,加上自然灾害的劫难,古城太原几度兴衰,太原人民历经沧桑。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懂得历史是为了面对未来。生活在太原的人们,应该了解太原,热爱太原,建设太原。
参考资料:http://club.sohu.com/read_art_sub.new.php?b=shxlishi&a=61&sr=0&allchildnum=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