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为何绘秋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1:5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5:05
此乃《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引网上文字解释:
颂辞之说
继孔宪易《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邹身城先生在中国宋史研究会上提出论文《宋代形象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认为“清明”既非节令,亦非地名。这里“清明”一词,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故有人认为,这里的“清明”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后汉书》有例证,是出云:“固幸得生‘清明之世’……”从语气看这个“清明”系指*开明。画中题款“清明”语,本是张择端进献此画,请帝王们赏识所作的颂辞。金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产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考张择端行年,他于徽宗朝在翰林书画院供职,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便是宋徽宗,证画家意在称颂盛世,讨最高统治者欢心。知道了这个背景,显然“清明”一词不是指节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明上河图”词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5:05
目前人们对《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共有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清明。
河南大学教授周宝珠先生是造诣颇深的宋史研究专家。他用大量的史料为“春景说”提供了许多有力依据,成为近年来“春景说”的领军人物。在他的专著《〈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逐一反驳了“秋景说”的论据:
“秋景说”提出在《清明上河图》中发现了有切开的西瓜,图中所绘景色应该是秋天,因为清明之节开封还没有西瓜。周宝珠教授用大量的史料证实北宋时期中原和江南地区尚未种植西瓜,图中所画应当是面饼类或寒瓜(冬瓜)。
“秋景说”提出在《清明上河图》中有不少人手中拿着扇子,由此证明不是北方春寒的清明,应当是有几分“秋老虎”的余热。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还在书中引陈元靓《岁时杂记》云:“都城寒食,大纵蒲博,而博扇子者最多,以夏之甚迩也。”指出清明时节临近夏日,市民利用扇子蒲博(*之类的游戏)正是推销扇子的一种方式。
另外,王开儒先生在《〈清明上河图〉清明节辨》一文中指出“画上有多人手持扇形物,有人以为是炎夏的扇子,实际上是将树枝用布包成扇形,而不是葵扇,明显是清明节祭扫之物。”王开儒先生从不同的角度也支持了《清明上河图》所画的是清明一说。
“秋景说”认为,图中画有一面悬挂有“新酒”的酒旗,这正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中秋前后,诸店皆卖新酒”的习俗一致。对此周宝珠教授引用了大量史料论证说,宋人喝新酒、卖新酒的日子特别多,不单单在秋天才有此种现象。
“秋景说”认为在《清明上河图》中市郊部分田野中场子内什么农作物都没有,只放有三个带架的石磙,看样子好像刚打过秋庄稼,这有“报秋成”之意。周宝珠教授指出,若是“报秋成”,场内绝不会仅有三个石磙,农家场上应当是堆得满满的。什么都没有的场地恰恰证明清明前后,场上堆放的柴草已经用完,石磙上木架,如果不是用过未取,那就是重新安好,用以夏季碾场之用。
周宝珠教授还对图中的170多棵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许多柳树已吐嫩绿,部分杂树有的刚吐嫩芽,有的则是一叶没有,还是光秃秃的,这正是清明节前后的景色。这条论据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因为树木的生长最能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特征了。
其实,要想判断《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是什么季节,通过这些没有一叶的树木,也是能够知道张择端画的是什么季节的。
在秋天里树木是不会出现这样景象的,只有在春季才会出现这种特有的景象。另外,柳树已经开始变绿了,而其他树木的枝条上还是光秃秃的没有一片树叶,这就说明,这些树木还没有发芽。柳树比其它的树木发芽要早,当它长出碧绿的嫩叶时,其它树木仍然枝条光秃无叶或仅是萌芽待发。大家也都知道秋风扫落叶,但并未注意到树叶何时才落光的。其实,秋天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树木的叶子都全部落光的现象。在中原一带,中秋节时,各种树木包括许多花草仍然枝繁叶茂,绿树成荫,各种树木均无明显落叶,更无树叶全部落光现象,因此,根本不会出现柳树有叶而其他树木无一叶的情况。树木在秋天变化是从重阳节开始的,楝树、椿树、刺槐树才开始有落叶,而后随着一阵秋风一阵凉,落叶逐渐增多,榆树、杨树等树木也相继落叶。“立冬”前,任何树木的树叶也都不会全部落光的。“立冬”过后至“小雪”期间,楝树叶才会首先落完。
在开封地区大部分树木的树叶落光是在每年的大雪节气之后,此时开封一带已进入隆冬季节。在这个时候一些树木的树叶才会基本上落光。但个别树木还是有少量绿叶未落光。而柳树落叶并不多,远看依然绿色一片。说得明白些,从这些树木来看,《清明上河图》画的这幅图不是春天,就是冬天,也就是说在图上的树木情景不是在大雪后的隆冬时节,就是在清明前后的春天,不应该是秋天的景象,这就是论证了《清明上河图》画得是秋天的说法是不妥的。
再从柳树树木发芽也可以看出是画的什么季节了,每年清明节前都可看到柳树先绿而其他树枝光秃秃的,柳树发芽见绿是很早的,民谣数九歌说:“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雁来”,“抬头看柳”意思是柳树已经开始泛青准备发芽了。
当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不单单是在气候上的“清明”,他还有另一层的深意,那就是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清明。这从当时宋徽宗时画院考试要求考生的作品要有“意境”可以看出来,我们可以从当时画院考试的几则事例来推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画季节的“清明”,也有颂扬“太平盛世”的寓意。在宋徽宗时,画院考试经常采用古人诗句为题,有些还是宋徽宗亲自命题的,用以考查考生的创作能力、考察考生的见识、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才能,这也极大地刺激了绘画作品意境的开拓。
如“踏花归去马蹄香”, 据传是宋徽宗亲自命的考题。这道考题很刁很难,因为,把嗅觉感觉的“香”,转化为视觉形象的画面,并非易事。夺魁者画了一匹奔驰的骏马,马蹄后面有一群蝴蝶在飞舞、追逐,景象飘逸,使人产生了“蹄下生香”的联想。
另一道考题是:“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大多数考生画的是一丛绿树,或者一坡嫩草,中间点缀着些许鲜艳的花卉,夺魁者却画的是绿柳丛中,露出一座亭子,在亭子的栏杆上,倚立着一位着红衣的*。用娇艳的*来表现“动人春色”,体现了作者一定的构思能力。
还有一道考题是:“竹锁桥头卖酒家”。大多数考生在描绘酒家上下工夫,可夺魁者着意描绘葱翠的竹林和古朴的桥头,只是在竹林深处,挑出一角作为酒店标志的“酒幌子”,也叫做酒旗,这既暗示了酒家的存在,很好地落实了一个“锁”字。这幅作品的作者是李唐,后来成为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大家。
作为宫廷画家的张择端不会仅仅画一幅人们在清明时节去汴河的“意境”图吧,况且《清明上河图》完成后,第一个收藏、阅读者就是宋徽宗,这从《清明上河图》后面题跋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印证,在图后面元代杨准的题跋中明确提到“卷前有徽庙(宋徽宗)标题……”,明代李东阳也在题跋中说“卷首有祐陵瘦筋五字签及双龙小印”,这就证明在元代和明代,《清明上河图》卷前还有宋徽宗题写的五字签和印章,后来不知何故佚失了。
另外,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上来看,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宋徽宗出于*上的需要,要营造一个“太平盛世”的气氛,特别是在自己善长喜爱的绘画方面,在其钦定点题下,出现了不少歌颂“太平盛世”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清明;如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为取悦宋徽宗赵佶,曾倡导“丰享豫大”。旨在蛊惑人心,形容天下富足,太平安乐的景象。张择端身为宫廷画家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而《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张择端以季节的“清明” 来比喻*上“清明” 完全是有可能的,《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可谓弦外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