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2:0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5:07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年),瑞士人,现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得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临床心理学有了足够的科学基础和长足的发展。皮亚杰还将心理学成果引进认识论之中,提出活动中介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和认识活动中的双向建构论,这些都揭示了认知形成的辩证运动规律,丰富了原有认识论的内容,改变了整个认识论的结构和体系,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皮亚杰的心理研究所企图探索和解答的问题。
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一道,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皮亚杰的发展观
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他列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①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的早期观点;②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Karl Dhle)的早期观点;③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④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⑤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而皮亚杰则认为他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他自己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理反应,不管是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equilibrium)。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assimilation),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皮亚杰反对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看作单向的简单的关系,即S—R公式。他提出S与R双向关系的公式。并用同化的观点展开了这个公式:T+I→AT+E,式中的T指结构,I指刺激(环境因素);AT指I同化于T的结果,也就是对刺激的反应,E则是刺激中被排除于结构之外的东西。因此,SR公式变成了S→AR→R,这就是说,刺激之加于同化的结构而引起反应。另一个是顺应(accommodation),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这样,个体就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1)心理发展的因素
在皮亚杰的著作中,如《儿童逻辑的早期形式》、《儿童心理学》等,对于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①成熟;②物理因素;③社会环境;④平衡。
(2)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来。如他为马林(P.H.Mussen)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手册》所写的"关于认知发展理论"部分的《皮亚杰学说》一文中把图式这一概念作为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为什么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后来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曾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transformation)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各成分在结构中的安排是有机的联系,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整体与其成分都由一个内在规律所决定。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结构由于其本身的规律而自行调节,并不借助于外在的因素,所以结构是自调的、封闭的。
3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
(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交叉。
(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
(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6)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合,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这种整体结构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皮亚杰认为,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就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这也就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若干阶段。但是他在不同的著作里,往往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但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即(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Ⅰ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把握物体: 婴儿的学习限于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感官知觉方面:视觉、触摸、嗅觉、味觉和听觉。
Ⅱ 前运算期阶段(概念前思维)(2—4岁)
符号的掌握: 上述诸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能保持不在眼前的物体的形象;语言和符号的初步掌握使得体验超出直觉范围(这一阶段是动物能达到的极限)。
直觉思维(4—7岁):特征为儿童的前因果思维:自我中心主义,现象论,保守意识缺乏,泛灵论,及素朴现实主义。
Ⅲ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具体现实的把握 开始运用基本的逻辑推理,对大小、体积、数量和重量进行推论思考;把概念体系用于具体事物;逐渐能够运用保守原则。
Ⅳ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思维能力的掌握 假设—演绎推理:能够形成规律或一般原理,并运用于可能的各类情境中;能够作出几种假设推测、并通过象征性的操作来解决问题;达到了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成熟的成年人的思维能力相当。
通过以上的理论基础,皮亚杰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和儿童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提前和推后,都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样的,人的一生也应该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做该阶段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有*的人生。皮亚杰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为发展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皮亚杰的理论在国际上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习和研究他的理论,为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有意义的营养。同时,他的心理学理论也对哲学、社会学、文学、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大众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5:07
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J.皮亚杰根据以他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其他学科有关认识论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关于认识论的理论。它试图以认识的历史、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为根据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认识。因此它具有两个基本特点:①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认识,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皮亚杰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注意认识的高级水平及最后结果,近现代的认识论则专作认识的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这都是不够的,需要研究认识的心理发生加以补充。他主要是从生物学出发,通过心理学的桥梁来达到认识论的结论。②发生认识论不是或不只是传统的认识论,而是要对各门科学中的认识论问题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各门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因此,发生认识论是跨学科的理论。
理论提出者
J·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盟*。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研究结论
从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得出一些发生认识论的结论。
①人的认识起源于活动及活动内化成为可逆的运算活动(内心活动)。运算是皮亚杰从逻辑和数学中借来的概念,它表明儿童的思维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组织的。
②在活动和具体运算之间有一个表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的过渡阶段,其中符号化活动起了重要作用,它使儿童种种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并且学会了语言。
③儿童在没有掌握语言以前,通过同化和顺应以及同化过程的逐步复杂化,掌握了类和关系。语言和思维并非同时发生,但两者的发展是平行的。语言有助于动作的内化和认识的符号化及形式化。当儿童的思维达到运算阶段时,思维和语言就相互联系、相互同化和协调起来。思维结构越精细就越需要更多的语言参加,高级形式的运算结构是用语言来表达的。
④思维并非起源于语言,但智力越发展,语言的重要性也越大。语言是交际工具,能起强化作用,有助于解除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有利于认识的社会传递。
⑤儿童最初概念是前概念(不能用“所有”和“某些”作定量规定的概念)和前关系(不存在概念的相对性),以后发展到能稳定地区别个体和类。
⑥运算的特征是归类和关系具有传递性和可逆性。最明显的例子是守恒概念的发展。具体运算与形式运算的区别在于前者离不开具体事物,也只能运用于具体事物。儿童对同一问题如用语言叙述很难解决时,便属于初级逻辑思维阶段。这些运算还不能组合成为统一整体。形式运算则能“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此时儿童能提出假设并进行推论,这是高级的抽象思维阶段。
⑦*思维中的逻辑结构和数学结构起源于儿童行动的一般协调,起源于儿童的归类、系列化和对应的行动。布尔巴基学派所谓的数学母结构(代数结构、序列结构和拓扑结构)在儿童思维的发展中有其自然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