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1:0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3:21
“红得发紫”一词的由来“红得发紫”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熟语,意指某人在某个领域的地位或在某方面的境遇几乎好到了极致。这个熟语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服色文化及其演变密切相关。 作为服色,“红”在古代被称为“赤”(亦称“朱”),并被视为正色,而“紫”是间色(即杂色)。如宋代李 《太平御览》引《环济要略》曰:“正色有五,谓青、赤、黄、白、黑也。间色有五,谓绀(即红青色)、红(即赤之浅者)、缥(即淡青色)、紫、骝黄也。”在 唐代以前,间色是不被人看重的,而紫色更是被人们视为一种惑人的*色彩。故《论语·阳货》中有句云:“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三国时期的何晏注云:“孔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东汉刘熙《释名·释采帛》中亦有句曰:“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当然如果就色论色,比起黑白之类的“正色”来,紫色却显得更为典雅华丽,更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所以,在古代紫色虽遭正统礼教的贬斥,却被认为是“间色之好者”,并深受人们喜爱,甚至成为君主专用之服色。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左传》中还曾记载了一件发生在卫国的事:“(浑良夫)紫衣狐裘,至,坦裘,不释剑而食。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子。”西晋杜预注曰:“紫衣,君服”、“三罪:紫衣、坦裘、带剑”。从《左传》中的这段记载及杜预的注释看来,到了春秋晚期,紫衣似乎已成国君专用之服,臣民服之就有罪了。到了独尊儒术的汉代,官服虽然仍为黑色,但官服上的一些饰件(比如*随身佩带、以别等级的印绶)已经以紫为贵了。 而到了隋唐时期,紫色就正式进入官服的服色序列,而且地位比“朱”(红)还要略高一等。据史*载,唐高宗之后,各级*的服色标准为: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绯即红色),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则为浅青。由于三品以上的*位高权重、职数有限,能够由红而紫殊为不易,故在官场混了几十年、致仕前终于当上了正三品的刑部尚书的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有何功德纡金紫,若比同年是幸人。”而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正是诗人因“红得发紫”而生的得意之情。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基本沿用唐制,只在局部略有调整(如宋代规定:四品以上服紫,五品、六品服朱)。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古代官服颜色为红已是官高位重的标志,而官服颜色由红到紫则意味着职位的进一步提升,所以人们就以“红得发紫”来形容那些官运亨通、备受权位更高者恩宠的人,而这正是“红得发紫”一词的滥觞。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3:21
红得发紫”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熟语,意指某人在某个领域的地位或在某方面的境遇几乎好到了极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3:22
因为大红大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