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19: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2:27
力量崇拜的科技纪元
自从电子计算机面世,第三次工业*开启了信息时代,“科技”就在热门话题的榜单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性元素的所谓“第四次工业*”,更是把科技和极客文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在前两天,iPhone12刚刚发布,就立刻成了街谈巷议的C位明星,虽然评论褒贬不一,但毫无疑问,“科技”二字的话题性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科技是知识的延伸,也是“知识就是力量”这句箴言的极佳诠释——无论是作为生产力、战斗力还是凝聚力,科技的力量带给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不可胜数,而无须讳言,人,正是力量的盲目崇拜者。
作为利益和情感交融的动物,人类享受拥有力量的快乐,也享受崇拜力量拥有者带来的安全感。
不管*的风向如何摇摆,苹果专卖店里的人潮总是汹涌不息。而苹果的劲敌华为,也正是靠着以5G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牌,才把“国货自强”的旗帜立得稳稳当当。
那么,汽车行业呢?
如今的汽车从业者,虽然与时俱进,张口闭口不离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思维,却也不得不承认,目前而言,民用车辆能接触、研究以至运用到量产产品上的科技,与手机比起来,难免显得有些相形见绌。
一百多年历史的汽车,现在和用户说得上话的科技配置也是ACC自适应巡航,电子后视镜,手机APP联动的相关功能(车辆状态监控,远程开关车窗/门,远程启动发动机,远程启动空调,GPS定位等),CarPlay,OTA车机升级系统之类(其中还有不少是直接和手机相关的),比起历史不足五十年的手机(甚至是历史不足三十年的智能手机),像是一位力量被封印的彪形大汉,被一个开了外挂的十岁顽童打得没了脾气。
那么问题来了:汽车的科技升级为什么不够快?这位彪形大汉的洪荒之力,是被什么封印了呢?
心有猛虎,身有樊笼
从内而外,由己及人地分析起来,第一层封印,就是车辆自身的安全标准。
我们知道,手机装在人兜里,而人装在车“兜”里。智能手机研发团队对于很多新功能可以采取“试一试”的激进策略——大不了用户不喜欢嘛,新功能即便失败,也不会产生比死机更严重的故障。
但车就不一样了。
在车里,对于60km/h(这甚至还只是城市道路的限速)的驾驶者而言,1秒钟意味着16.67米,而16.67米在城市里意味着什么,无需多言。
所以,很少有人敢冒着在车里制造1秒钟卡顿的风险,去尝试一些很酷的新功能,毕竟手机里的一切数据都可以云备份,但人不行。
正因如此,“车规级”也成了汽车行业大量创新者闻之头疼的紧箍咒。
第二层封印,则是汽车企业的巨大体量。
这个体量指的不是资产数额(虽然车企的资产当然也相当可观),而是汽车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复杂性。汽车巨头们何尝不想快速落地高新科技呢?
但在研发、制造、销售等等多个环节,车企会面临多重的速度阻碍和成本困境。
让我们从使用者开始反推:目前的汽车售价下,汽车用户基本还不会把车当成用一两年就换掉的快消品,那么用户端的换新速度和更新需求其实是远不如手机的;因此在销售层面,稳定性自然是比先进性更重要的特质;进而在生产层面,新引入的科技对原有生产线的改造成本也许是制造商投不出的赌注;反推到研发者,在硬件定义汽车的现实环境下,研发团队的工作是以“某款新车”为单位节点的重复不连续过程。
客观而言,在很多车企,某款车该有什么科技配置,可能在它上市前的两三年就已经确定。
想想看,车型上市之时,项目总工程师的手机说不定已经换了两次,但他还在为使用上上一部手机时的决定买单,所以,远见显得尤为重要。
无怪乎越来越多的车企咬着牙抱着胳膊,跳进了“软件定义汽车”的大海,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游向光明的彼岸。
第三层封印更为广大,也更虚幻——相关产业的利益联动。
目前的汽车行业,只与保险、物流和售后这一类行业有一定的利益关系,但汽车并没有成为连接用户和利益相关产业的稳定载体,这与用户数据收集的乏力有关,但更与研发思路有关。
只有打开了利益相关者联动的“任督二脉”,新鲜的科技才能真正在汽车上融会贯通,大发神威。
星星之火,诚觅草原
虽然阻力重重,虽然尾大不掉,但汽车毕竟也算是主流且较为昂贵的商品,市(jin)场(qian)的呼声谁也不能充耳不闻。
近年来大量自主品牌为了争取市场,也主动求变,采取了略微大胆的策略,只为更好的产品力,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吉利星越推出了人脸识别(Face?ID)系统,借助使用率高而相对成熟经济的迁移科技,提升用户的获得感;小鹏用L2.5自动驾驶的营销语汇极力宣传其驾驶辅助系统的先进,意在为越来越渴望自由的驾驶者分忧解难;理想ONE的智能座舱交互系统综合采用各种手段,将高科技硬件的潜力挖掘到极致,极力营造数字化使用场景。
有理由相信,当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当车企解决了黑客攻击、系统卡顿等关键安全问题后,单价更高、研发团队更庞大、交互触点更*的汽车,作为拥有更大容量的移动科技平台,一定有机会反超智能手机,在科技领域做得更先进。
但不能忽视的是,现在这些所谓“亮点配置”基本都含情脉脉地望向驾驶者(很多时候也正是买车者),而乘客在车里能做的事情依然是闭目养神,自备手机娱乐,以及看窗外听歌发呆。
当然,这也与车辆渐渐从配置定义车辆转向软件定义车辆息息相关。
而这,也是2020年北京车展上的一大趋势。
智慧交通·智慧城市
本届北京车展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大量UI/UX从业者长时间测试车机导致的排队淤塞。车展上出现如此众多的UI/UX从业者,说明两点:
1.?车企增加了UI/UX从业者在研发团队的比重;
2. 车企愿意花钱花工时派他们来车展出差。
这二者总结起来就是车企对这一领域的高关注度,再结合愈演愈烈的大屏军备竞赛和当下尴尬的车载UI水平,车内UI/UX乃至智慧出行的井喷式发展,将成为可以预见的未来。
但正如前面提到的,车内的智慧出行只是车辆科技升级的一部分,如果想要真正把科技的力量用好、用活,就必须在云端汇聚更多的力量,以体系的强大去容纳更多的科技成果,解决当前和未来的用户痛点,塑造更美好的汽车生活。
例如,当今大城市的一大根本特征是人口密度极大,这既是城市化的必然进程,也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以汽车生活为例,过大的人口密度造成了交通堵塞、停车位紧张等等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更为细致的分析会告诉我们,交通堵塞并不是单纯因为“车太多了”——严格意义上说,堵塞原因通常是道路资源分配不平衡,例如特定时段特定路段单向交通负载过大(早晚高峰就是典型案例)。
那么,当无人驾驶技术进一步发展,我们是否可以将现在已经应用于封闭园区或是农用机械的后台监控系统引入城市道路呢?
目前应用于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的后台监控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路线规划、障碍避让、多车协同等功能,那么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无人驾驶车辆之间的协同也自然有望实现。
可以想象,对于某些在高峰时段只允许无人驾驶车辆进入的路段,在发生交通堵塞时,交管部门就可以应用相关的后台管理技术,实时对于堵塞进行调节、监控:检测每台无人驾驶车时速多少,目的地是哪,为什么短暂停留,再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等等举措。(别忘了,收集大量数据并在云端处理,提取其中关键特征参数进而做出判断,这是现代科技的突出优势。)有了这样一套后台系统。
不仅能有效缓解交通堵塞,更有助于维护良好的道路秩序,让加塞儿、飙车等行为被“釜底抽薪”,从而协调道路资源,让更多人得到便利,最终提升整体交通质量。
另一方面,这套后台系统收集到的车辆信息也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输出给目的地管理者/商家和沿途服务商(如商场、停车场、充电站等等),以便服务者提供更主动、更及时、更高效的服务。
想想看,当你乘坐自动驾驶汽车,按系统规划的最佳路线抵达商圈,停车场已经准时为你提供了车位和停车路线引导,并为你规划了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帮助你以最快速度到达三层餐厅,享用之前在车里预定好的菜肴……毫无疑问,退订了当今常见的“堵车+停车位已满+找不到停车场出口+餐厅排长队”套餐,你会更专注地享受面前真正的大餐。
因此可以想见,未来10年中的”真香”科技,一定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落脚于共同利益,既能让更多用户真正享受到升级的移动数字生活体验,又能联动车辆使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不仅仅是使用车辆,乘坐车辆的人,甚至与车辆链接的停车场,商场,交通路段,自动驾驶限定区域等等。
这既能使全路线利益相关者获得更高利润,也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针对性,极大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实质上是通过涵盖了无线通讯、卫星定位、雷达探测、大数据收集、云端计算等等技术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移动端C-B连接和B-B联动,大大降低了无效沟通带来的资源浪费,是服务商和用户的双赢。
以上仅仅是一个案例,我们可以想得更远: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加持下,车辆本身成为智慧空间之间的“摆渡”工具,借助用户识别等技术,让连贯的数字生活不因搭载交通工具而中断重启:车内空间与起点终点无缝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又或者作为物理距离拉近的移动空间,缓解移动网络带来的人情冷漠问题,重构现代社会的亲密关系,为新时代的情感交流提供强大的平台;
再或者借助更便捷的互联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弱势群体服务,使他们更好地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也使科技产业的盈利领域进一步拓展?
历史无数次证明,温情的科技有爱,聪明的科技有钱,联动的科技有希望。温情、聪明的联动科技,真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