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龙”字的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0: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0:43
遇龙桥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为虹式单拱石桥,条石错缝起拱,干砌。桥长36米,宽4.2米,高9米,造型气势雄伟,古朴美观,极具民族特色,是广西历史上的名桥。广西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遇龙河上。
如龙桥(明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在寿命最长的木拱桥)
如龙桥位于浙江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横跨于举溪,南北走向,明天启五年(1625年)修建,全长28.2米,净跨19.5米,矢高6.8米,面阔6米,有廊屋9旬,是全国迄今有确切记年、现在寿命最长的木拱桥。如龙桥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9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修缮,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桥位于莆田城西西门外,古称龙桥铺。是个历史文化名村,人文之盛,始于唐代。
地名以龙山为主山:东至四步岭古峰山,西至常太松峰山,南至凤凰山,北至九华陈岩山。唐中期,先民择居此风水宝地垦田、种果,开发了龙洋、西山洋、古峰洋、陂头洋四片土地。
迥龙桥 又称风雨桥、花桥。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坪日村小溪河上。始建于清代,曾两度被水冲毁。此桥为1931年重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身是石墩木梁,长62.4米,桥面宽3.75米,高4米。桥廊两侧有栏杆和木凳。上面覆盖重檐屋顶。桥两端及中部复造楼阁共3座,中为文昌阁,两旁楼阁额题“迥龙桥”三字。阁为三层檐,东阁楼北面廊房内及走马板上有题词和山水花鸟等彩绘。全桥除桥墩为石结构外,全部用杉木拼接而成,没有一颗铁钉和其他铁器,体现了侗族的建筑艺术风格。
横跨清峪河上,连接陕西省三原县南北二城的三孔石桥——龙桥,据说原先是座木桥,宋代建隆四年(公元963年)木桥倒塌,后来屡建屡被汛期暴涨的河水冲毁。明代工部尚书温纯倡导集资修建石桥,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破土动工,经12年建成,命名龙桥。 龙桥长110米,宽11米,高26米。采用三孔拱桥形式,中孔大,两边孔小。桥体石构铁 钳,石缝用糯米石灰汁粘合;桥面用长方青石筑砌,安排整齐匀称;桥上两边修有石栏,上 刻人物、花卉。宏伟壮观,雄浑厚实,异常坚固。虽经多次劫难,仍巍然屹立。如明万历四 十四年(公元1616年)6月22日,河水暴涨,洪水滔滔,越桥而过,桥身坚如磐石,安然不动。*22年(1933年)5月29日,暴雨倾盆,狂风怒吼,波涛滚滚的河水奔腾咆哮,龙桥却砥柱中流,稳如泰山。建桥专家和人们常把她与山西的飞虹桥,河北的赵州桥并提为三大石拱桥。她是我国古代石拱桥有代表性的杰作之一。
护龙桥又名“卧床桥”或“古卧床桥”。1982年5月,慈溪县*为之立碑公布此桥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龙桥位于慈溪市中部的掌起镇古窑浦旁的黄家村,南北横跨流经此处的快船江上。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古卧床桥始建于宋,原为泥桥,后易为石。古卧床桥,年久倾圯。道光六年(1826年)黄氏族人捐资重建,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桥系单孔石桥.全长11米,宽2.5米,桥面铺4块条石,两边设有栏板、望柱。望柱呈方形,其顶光洁圆滑,桥南北石级为八字形,高八级,两边亦设栏板。两面桥板上所刻的桥名并不相同,桥的东栏书“古卧床桥”,西栏题曰“护龙桥”。两侧桥门柱顶额栏下面各有一对龙首,造型生动,线条苍老,雕刻精细。东桥门两旁石柱上刻题:“地接渭川是名贤故里,堤连上闸沔古浦清流。”西桥门两边石柱上镌联曰:“看烟景波光不殊往昔,想流风余韵直至于今。”
如龙桥位于浙江庆元县举水月山村南侧,为省级文保单位。明天启五年(1625)建,横卧举溪之上,其势与山脊依稀相连,看似龙首下倾,故名。桥为木拱架廊屋结构,东北端建三重檐歇山顶钟楼,西南端有桥亭,其与廊屋当心间皆为重檐歇山顶。钟楼与近旁的马仙宫殿阁相对,浑然一体。桥亭三面辟门,穿亭而过,为去闽古道,造型讲究,结构科学,工艺精巧,年代久远,是浙西南现存历史最早的木拱廊桥,极具考古和科研价值.
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乡斋郎村会龙桥位于百山祖乡斋郎村,东西走向,1991年重建,全长19.7米,净跨2.05米,矢高2.70米,面阔4.3米,有廊屋6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