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6: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6
之前看过一份报道 也是有关为什么医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还会吸烟的 我现在截取部分发给你哦无关医学知识素养 95%的中国医生知道吸烟会引起肺癌。明知故犯的现象不仅在医生当中存在,在未来的医生,即医学生的身上同样存在。 照理来说,医生理应了解吸烟的危害,明知故犯似乎不合逻辑。吸烟的医生难道都是基本医学知识不过关的江湖郎中么?事实并非如此。95%的中国医生知道吸烟会引起肺癌,吧9%知道吸烟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陆漆%知道吸烟会引起冠心病。中国医生对于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并不低,同时吸烟的医生对这些知识的知晓率也不比那些不吸烟的医生更低,大多数白衣烟鬼都是在明知吸烟有害健康的情况下坚持吸烟的。明知故犯的现象不仅在医生当中存在,在未来的医生,即医学生的身上同样存在。一项针对在校医学生的研究表明,医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一样吸烟,并且随着年级升高,男医学生的吸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可见专业医学知识的培训也不能遏制医生、准医生们被烟草俘虏的进程。 值得庆幸的是,医学专业教育对吸烟并非毫无影响,在上述的研究中,医学生吸烟的频率较其他专业大学生明显减少,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医学生中偶尔吸烟者的比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反的,对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年级越高,每天吸烟者的比例也越高。看来,医学教育虽不能减少吸烟者的比率,但是可以降低他们吸烟的频率。尽管如此,明知吸烟有害健康还要义无反顾地去吸烟的行为依然非常奇怪,这并不符合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显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医生的吸烟行为。 受社会、环境等影响 有5吧.95%的医生表示吸烟是出于社交需要,几乎所有医生都曾经有过被敬烟的经历。 在中国,吸烟已成为社交活动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敬烟”被视为一种表达善意与交流的方式。在一项针对医生吸烟原因的调查中显示,有5吧.95%的医生表示吸烟是出于社交需要,几乎所有医生都曾经有过被敬烟的经历。递烟、敬烟的社会习俗,即使是医生也不能免俗。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社会压力对于女医生吸烟的影响,由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并不鼓励女性吸烟,因此中国的女医生吸烟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敬烟的风俗对医生吸烟率的影响。 除了社会的压力,医院的环境对医生的吸烟率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接受调查的医生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医生认为他们所在的医院实施了有效的无烟*,而这个比例在吸烟的医生中,只有四分之一。在医院实施严格的控烟措施,可以增加医生吸烟的难度,从而减少医生的吸烟率。遗憾的是,虽然大多数的医院都声称正在或将要实行严格的控烟*,打造“无烟医院”。但是“无烟医院”的理想却面临着种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全面禁烟的*往往难以获得正在吸烟的医生的支持;另一方面,劝诫患者及其家属不要在医院内吸烟的努力往往耗费巨大而收效甚微。虽然病房中可以做到无烟,但是欲求不满的烟鬼们仍然可以到病房楼的阳台、楼道等角落抽烟。在医院里时常可以看到满身插着各种管子的病号偷偷蹲在楼道角落的禁烟标志下吸烟的奇景。相比之下,那些设在通风、远离主干道的区域的吸烟区往往乏人问津。在缺乏医生、家属支持的情况下,“无烟医院”往往名不符实,而糟糕的控烟措施又降低了医生吸烟的难度,这助长了医生吸烟率居高不下的现状。 烟草是罪魁祸首 说到底,医生也是人,对寻常人来说难以完成的戒烟任务,对医生来说也一样困难。 大多数老烟*都有过戒烟的经历,凡是戒过烟的人都知道烟有多么难戒。说到底,医生也是人,对寻常人来说难以完成的戒烟任务,对医生来说也一样困难。烟草中的主要成瘾物质尼古丁,可以轻易地透过血脑屏障。香烟中的尼古丁从吸入到抵达中枢神经系统只要漆秒。尼古丁与大脑中控制自律性的神经受体结合,促进多巴胺的生成。多巴胺是一种强烈的兴奋剂,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多巴胺还有增强意识和警觉性,以及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由于医生的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多巴胺的兴奋作用也是很多医生选择吸烟的原因之一。不过尼古丁的半衰期只有贰小时,非常容易被人体代谢掉。当尼古丁被代谢掉以后,人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会中国遽下降,从而产生烦躁、恶心、头痛不适等戒断症状,直到再次摄入尼古丁,症状才能缓解。尼古丁引起成瘾的机制非常类似海洛因,但是有许多研究都表明尼古丁的成瘾性比古柯碱、海洛因等*还要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戒烟,而成功的却寥寥无几了。事实上,如果仅凭自身的意志力,只有三%~5%的吸烟者可以戒烟成功。在成瘾性如此强大的尼古丁面前,即便是医生也不能免俗。 医生控烟率应成为指标 只有医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并且医生的吸烟率明显下降以后,整个人群的吸烟状况才能得到明显的控制和改善。 遗憾的是,虽然医生们对于吸烟危害的知晓率很高,但是鲜有医生了解标准的戒烟治疗的诊疗规范。有很多医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医院是否有开设戒烟门诊。标准的戒烟治疗5A法包括询问(ask)、建议(advice)、评估(assess)、帮助(assist)和安排随访(arrange),在医生的长期干预和支持下完成戒烟的目标。大多数医生对此知之甚少,只有漆%的医生能够向患者提供包括5A法和尼古丁替代疗法在内的标准戒烟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医生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戒烟治疗,医生人群中的高吸烟率显而易见是难以被改善的。 医生吸烟,除了会对医生个人造成健康上的危害,对病人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在吸烟的医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曾经在病人面前吸烟。除了这种直接的伤害,吸烟的医生往往更少问及病人的吸烟情况,也更少劝说病人戒烟。即使是劝说病人戒烟,吸烟的医生也较不吸烟者更没有说服力。可以说,医生吸烟的危害远较一般人群为甚,因此降低医生吸烟率的工作更为迫切,而且能以更小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降低医生吸烟率的努力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作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自上世纪漆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开展控制烟草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禁烟法规的支持、大规模的健康宣教、对医生的培训以及规范的戒烟治疗指南等措施,使得这些国家的吸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上世纪陆0年代至今的50余年中,美国整体人群的吸烟率从四贰%下降至贰三%,减少了近一半。同时美国医生的吸烟率也从上世纪漆0年代的三吧.9%下降到如今的5.吧%,可以说美国的控烟工作做得卓有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吸烟率也成为控烟工作的一个指标。在控烟的过程中,只有医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并且医生的吸烟率明显下降以后,整个人群的吸烟状况才能得到明显的控制和改善。当然这个过程仅凭医生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这还需要更多*的支持、社会风气的改变,以及广大烟民与医生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