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12:2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2:11
中美电影的差异不好说,但我借助两部同样题材的电影,说说中国和韩国电影的差异。
一部是中国的《逃出生天》,另外一部是韩国的《摩天楼》
1
同样是灾难片,都是一样的的高楼火灾,拿中国的《逃出生天》比之于韩国的《摩天楼》,真的差了好几条街。第一,《逃出生天》的特技太假了,着火的大楼像个扔在地上的火柴盒。熊熊大火完全是复制粘贴的一样。第二,《逃》片里没有喜感。这一点对于看灾难片的我太重要了。能在使人不松一口气的时候,还能让人笑出来,真的很难做。韩片以它专有的特质在灾难片里打入幽默的楔子。举个例子,男的托举着女的想让她逃出电梯门,却偏偏卡在*那儿了:*太大了——*太大了!
2
作为灾难片,怎么能少了亲情、爱情的衬托?反过来,如同没有亲情、爱情的羁绊,英雄在灾难现场的临危不惧赴汤蹈火义不容辞就真的太假了。对比一下有名的样板戏《红灯记》:*家庭一家三代全是单身:李奶奶死了老伴、李玉和没有妻子、李铁梅是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大家一心一意搞*,可是人物太单薄了。《逃》里面的古天乐与恋人的不离不弃、*云对妻子的念念不忘;《摩天楼》的救火队长对为了保全岛的安全,亲自点燃了爆破装置,殉职于倒塌的大楼下。点燃装置之前给妻子的语言留言,真不让人潸然泪下?负责大楼安全的队长为了营救女儿,完成了从亲情、爱情出发到解灾民于倒悬的过渡。
3
再说说两部片子里火灾的起因吧。《逃》把事故的发生时间安排在了高温时节;《摩天楼》把事故的发生安排在平安夜。从这一点上看它们的差别。在高温的天气里发生火灾,因为有了外界环境的诱导,反而没有太多的悬念。但是影片在开头的十多分钟里,对外部环境的反复渲染,强化了影片的紧张气氛。便在紧张过后,压抑的氛围突然变得缓和了。而《摩天楼》却与此相反,一步步地铺垫,针角缜密,银灰蛇线。影片开头女儿和爸爸关于雪花的对话,埋伏下了大楼的高层管理在响晴的平安夜里制造浪漫的隐线,却也种下了灾难的因子。因为上升的强烈气流导致直升飞机撞上大楼,发生在第33分钟。《逃》片里两个疏忽大意的焊工,随手甩下的烟头,引起了灾难的发生。这是在影片的第18分钟。这时,还特意对两个衰神的动作做了特写处理,给烟头的火星做了持技。如此安排怎能使我等信服?而《摩天楼》里高层管理者的一意孤行,反倒更合乎事情的发展。把事故的发生,归结于外部的偶然事件,而不是缠绕在其中的人,是舍本逐末。目中无人的背后,折射的是电影人的浅白和急功近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2:11
最近看了《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两部美片,感觉美国人的英雄并不全是领导人或*,更多的是普通的医疗兵、机长等普通草根大众,而在中国的电影里面,英雄更多的是皇帝、大帅、将军等等,很少有普通的人,平凡的人。中国的英雄离我们底层人士都很遥远。
《血战钢锯岭》根据二战真实人物拍摄的影片,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实本片就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1、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信仰,或许他的信仰不是我们所认同的,但我们应该尊重他的信仰。
2、每个人坚持自己的信仰,都是多么的不容易。
看《萨利机长》有感
2009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这架空中客车A320-214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切斯利·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成为最大的英雄。《萨利机长》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个事情稍作改编,以非常纪实的手法描述了这样一个事件。
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有以下片段。
一、当调查组问及萨利机长起飞前的生活状态:睡眠时间、饮酒状态、吃药状态等细节时候,我的感概是:萨利的生活习惯非常好,要求自己严格,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了工作状态。
二、影片讲述了萨利42年的飞行历史,这样的飞行时间是他在非常危急时刻做出正确决定的基础,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以及非常正确的操作:没有按照操作流程,直接进入到15个步骤,启动辅助动力;在河面迫降的准确操作;迫降之后的,引导乘客疏散等等。这些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联系到我们工作,就是要积累各种知识和经验,很有可能在以后的工作应用到。
三、当调查组的刚开始的结论给萨利非常大的压力,他其实也在质疑当时的降河面的决定是否正确,我在给他鼓劲:为了155条生命着想,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也许不一定是最优的决定(乘客的生命安全和最大限度的保全飞机),但首先要保证生命才是最关键的。这结合到我们建筑工程中,质量安全是最重要的,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只求问心无愧。
四、萨利在调查组的初步结论出来之后,没有非常过激的反应,他也在怀疑当时的决定是否最正确的时候,他并没有固执己见,说明他的品行很好,很客观在看待自己,这点非常难得。当他听到了同期录音之后,他坚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的时候,显得非常自信。从怀疑到自信,无不展现了他的人生理念,非常让人钦佩。另外当调查组刚开始向他询问情况的时候,副机长还向他打抱不平的时候,他表示理解,真的是非常宽厚的人。
当然这部影片还有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良好的团队配合(机长和副机长的配合,机组的配合,塔台和机组的配合,机组与水上*等等),汤姆汉克斯的精湛演技都是本片的看点,但给我觉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上面几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2:12
第一次冲上钢锯岭的晚上男主和战友躲在坑中时,战友问他要不要吃点东西,男主说,我不吃肉。影片之前也有个小细节,男主兄弟回家时,男主和父母在吃饭,他父亲的盘中都是肉,而男主的盘中都是青菜。
这是我触动的第一个点。那时我刚刚全素,很不习惯。吃惯了肉的人,一下子全素,会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可以吃的。我总是在处在自我纠结之中,朋友聚会怎么办?过年年夜饭怎么办?饺子怎么办?火锅怎么办?等等……觉得很难受,全世界都在阻碍我吃素。可是看到影片这一幕的时候,我就在想,还有什么情况是比生命遭到威胁更严重的吗?在这样恶劣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在最需要能量补给的时候,男主因为信仰仍然坚定的不吃肉,这种信仰真的是高尚的,是没有借口的。是的,信仰是什么?就是坚定的无理由无借口的信奉的东西。
在第二次要上钢锯岭的时候,战友跟男主说,我们准备再上一次钢锯岭,但是你不去,他们也不会去。战友还说了一句,尽管我们仍然不知道你的信仰究竟是什么。
在钢锯岭下面,接到电话问为什么你们还不上去,战友说,我们再等待多斯为我们祈祷完。然后,就没有更多的表现了,他对信仰的坚定,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尽管大家仍然不知道多斯的信仰是什么,为何如此坚定,但是,就在此刻,多斯就是大家的信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2:12
当时美军攻上去后被日本人打了下去,电影里那段人海战术A过去拍得精彩,但其实太小看日本人。根据战报,日本人在山腹里构建了蜘蛛网一样的暗道和工事,放美国人上来然后立刻发动,美军其实是立足未稳、被日本人用火力拍垮的。
全军溃退后道哥不走,独自留下救人,开始无敌状态的表演。包括在火线上包扎、提血浆输血,从距离日军阵地只有不到十米的地方拖回来一个伤员。
最扯的是,他竟然在*林弹雨里忙活了十几个小时而毫发无伤。事后还有自称狙击手的日本俘虏说在钢锯岭见过这个作死的卫生兵但每次冲他开*子弹都会卡壳。 当时一片混乱,道哥救了多少人没人知道,他们营长要报一百,道哥自己谦虚说也就五十来个,双方最后妥协报了七十五人。第二次攻打钢锯岭前他确实获准读经(因为是星期六,我试过理解他们那个教派非要在星期六做礼拜,结果发现自己英文其实不怎么样)。而这次美军成功拿下了钢锯岭,道哥忘了开挂、被手榴弹炸飞。也可能是星期六上班,他们教派的上帝生气了。
道哥被炸飞之后电影就算结束了,但是,在七十年前,道哥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在被担架抬下去的路上,道哥自己滚下担架,因为发现了另一个伤员,他要把担架让给战友,然后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此时他腿上至少有十七块弹片,路上还被日军狙击手打了一*。
不过,尽管梅尔吉布森各种打折收敛低调处理(天哪想不到我居然有一天会这么说梅尔吉布森),电影和现实的最大的不同仍(yong)然(yuan)是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