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校尉是何时代的官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19:1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3
这个称呼从东汉末最先出现,后来就被多个朝代借用,比如唐代的府兵中,一个府的编下就设有这个官职
其实汉代的军职很正统的,大将军一下有骠骑(主骑军)将军、车骑(主车兵)将军和卫将军(主材官兵,也就是步兵,还有说法那是戍卫宫廷的将军)
四征将军(各有驻地,比方说新野这么个小城,可不是刘备的专用驻地,它是两汉征南将军的驻节之地)
四镇将军
四平将军
四安将军
前后左右将军
这些都是有正统印绶的正牌将军,其余的将军统称杂号将军。如武帝时灭卫氏朝鲜的楼船将军杨仆、武帝的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名震岭南的伏波将军马援等等,都属于这一类。校尉也一样,西域校尉(西域都护的前身)、护鲜卑校尉、护乌丸校尉,只要是将军级别足够大,他也可以临时的任命手下为校尉,这个折冲校尉就是曹操率先封给部下的。
起名的依据要么是率领的兵种、要么是出兵的地点或者目的,随意性很大,任务完成后多半会被收回。
到了东汉三国,由于各势力权力交错,有的尊汉、有的轻汉,统一的官职又有许多封给了别人的势力,所以就出现了这些原本不被人看上眼的杂号,这也开启了中国武勋杂乱的先河。
汉以后的军职繁杂,与其询问名称,大可以自己创建,反正十有*,你能蒙上几个历史上出现过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3
折冲校尉出现在东汉晚期
汉末随着军权分散各地诸侯并起,校尉的名号开始变多变杂,如折冲校尉这样的开始出现,袁术、孙策、夏侯惇等人都曾经做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4
校尉,都尉,关内侯,关外侯,列侯, 折冲校尉是东汉的六品武官,曹操任奋武将军时,夏侯敦任折冲校尉,长水校尉是汉武帝设置的 秩两千石,八校尉之一,掌屯于长水与宣曲的乌桓人、胡人骑兵,秩比二千石。所属有丞及司马,领骑兵七百三十六人。长水,关中河名;宣曲亦河名。东汉时属北军中侯,校尉秩为比二千石,魏、晋、南朝及北朝魏、齐均置,属领军将军;北齐时属左、右卫府。诸朝都城不在关中,仍称“长水”仅为沿袭旧名。隋不置。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敦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4
是唐代的官名,一开始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唐高宗李渊把之前的官位骠骑将军改名统军。而后李世民又把统军改称折冲都尉。折冲都尉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年冬天士兵的操练,然后根据当时的排班轮流守卫唐朝的京师。如果有特殊需要的话可以请示上级*,可率兵出征。
纯手打,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15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敦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右部督 全称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为孙权帐下右部督。
右中郎将 西汉始置,秩比二千石、主右署郎,职隶光禄勋。魏时为第四品,秩比二千石。
右国史 三国吴置,与左国史并掌修国史。
右大将军 三国蜀于建兴十三年初置大将军。景耀初分置右大将军。
右护军 三国皆置护军,分左右。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佐军司马 汉中郎将属官有佐军司马。孙坚曾任。
奏曹掾 汉制,三公府设奏曹,主奏议事。曹魏丞相府置奏曹掾,比三百石。吴亦置。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敦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左执法 三国吴置,为御史台属官,与中执法、右执法共同平决诸官事。
左典军 三国吴置左、右、中三典军,领营兵。
左节度 吴始置,典掌军粮。分左右。
左司马 汉制,将军府多置司马,职位仅次于军师、长史。汉末曹操表孙权为讨虏将军,权任顾雍为左司马,当为讨虏将军之属官。
左军师 曹操为丞相时置左军师一人,第五品。三国吴置,但不属丞相,而以三公领之。
左丞相 秦置丞相,分左右,秦人尚左,以左丞相为正,右丞相为副。汉人以右为尊,故右丞相为上。三国吴置丞相,分左右,后仅置一人。
左右都护 三国吴置,黄龙元年,拜陆逊为大将军、右都护,诸葛谨为大将军、左都护。
左护军 秦有护军都尉。汉有护军中尉,属大司马。东汉有中护军,为将军幕府之员,非朝廷列职。曹操为汉丞相时置护军,后改称中护军,第四品,掌禁军。后随州都督置护军,第五品。诸要镇及将军出征皆置诸护军,第六品,其中有左护军。吴蜀亦置。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长水校尉 汉制,为武帝所置,京师屯兵八校尉之一,掌长水胡骑,秩二千石。长水为地名。胡骑近长水,故名。三国因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大将军 品级与镇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镇南大将军 品级与镇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征西大将军 东汉之大将军中有征西大将军。魏及蜀之征西将军中以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吴亦置。
征南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中领军 曹操为汉相时置领军,后改为中领军,第三品,掌禁军,主五校尉、中垒、武卫三营。蜀亦置,并有领军、前领军、行领军。吴称领军将军。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为第五品。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羽林中郎将 汉宣帝始以中郎将监羽林,东汉置羽林中郎将,秩比二千石,掌宿卫侍从。魏时为第五品,秩比二千石,主羽林郎。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置。
西部都尉 秦有郡尉,汉景帝时更名为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军事,维持境内治安。三国因之。每郡置都尉一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内东西,或南北。
翼正都尉 三国吴东宫属官。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张休为右弼都尉,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以佐太子。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卫都尉 三国吴置,孙桓、孙峻曾任。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吴亦置,典宿卫。
无难右部督 三国吴置。禁军无难营分左右两部,均设督统之。故有是称。
射声校尉 汉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时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吴蜀亦置。
绥南中郎将 三国魏蜀二国置有此官。士燮、张翼曾任是职。
骑都尉 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领军将军 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虎贲中郎将 《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立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立节中郎将 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
后典军 三国时蜀于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后、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荡寇中郎将 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 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