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21: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3:44
节日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在爆竹声中始启户,俗呼“开门爆仗”,以取“高升”之意。早餐吃汤圆、面条,以取“团圆”、“长寿”的吉利。早晨幼辈向尊长拜年,邻居间互贺新年。男人上茶馆喝橄榄茶,称“元宝茶”;妇女上庙烧香,争烧头香。农历正月初二,各家开始走亲戚,拜年贺喜,俗呼“行亲眷”,彼此应酬。
财神日 农历正月初五为路头神诞辰,祀财神日,供奉五路财神佛马,俗称“浇路头”或“接路头”。
天生日 农历正月初九,称天诞日(天生日),各户焚香烛祀天。
地生日 农历正月初十,称地诞日(地生日),各户祭祀土神。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家家要吃汤圆,厨房里挂灶灯。元宵节是灯月交辉之夜,又称灯节。正月十三上灯,称试灯,十八落灯。旧时乡间有灯会、舞龙会、舞花篮灯、挑花担、放烟火,红男绿女看灯会。
立春 又称“逢春”,俗话说“春朝大于年朝”。这天早晨,很多人家要放爆竹,以祝贺春天已降临人间。
二月二 为土地神诞日,家家在厨房中贴蜒蚰榜,用红纸一条,上写“蜒蚰、蟑螂、蜈蚣、蚂蚁诸虫入地”,倒贴于水缸、灶基等处,象征诸虫入地。
百花生日 农历二月十二,俗称“百花生日”(百花仙子诞日),家家户户剪大红纸贴在花树枝上,谓之赏花。
清明节 占为柳节,有戴柳、插柳之习。
立夏节 每年公历5月6日前后为立夏,标志时序进入夏天。这天,历来就有吃甜酒酿尝“三鲜”的习俗。“三鲜”有“地上三鲜”:苋菜、蚕豆、蒜苗;“水中三鲜”:海蛳、鲥鱼、白虾;“树上三鲜”:樱桃、青梅、香椿头。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旧时有赛龙船之习。
夏至日 每年公历6月22日前后是夏至,黄埭百姓大多数有在夏至日吃馄饨的习俗。
谢灶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十四、廿四,家家以米粉做团、素菜四色为谢灶素菜,祭祀灶神,表示诚心斋戒,谓之“断屠”。
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又称“鬼节”。这天,人不分*皆祭其先辈,谓之“过七月半”;若有新亡者,又称“新七月半”,要在当日祭祀。
地藏诞辰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家家于夜间焚“九思香”,白天有老妇去地藏殿烧香,走仙桥。
灶君诞辰 每年农历八月初三,备香烛纸锭祭灶。也有在八月十五或八月二十四祭祀。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人人吃月饼、糖烧芋艿。旧习晚上在门口或庭院设桌子,桌子上供奉香斗1只,中放香末木屑,线香旁插些檀香,台上供红菱、嫩藕、柿子、石榴、栗子、白果、素月饼等供品“斋月宫”。妇女三五成群出游赏月称“走月亮”。
重阳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这是立秋后第一个寒讯,有登高和吃重阳糕的习俗。
冬至日 每年公历12月22日,即农历十一月中旬前后是冬至日,这天家家祭祖,煮肉杀鸡,喝冬酿酒。
腊八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又称腊祭。这天用莲子、白果、红枣、桂圆肉、栗子或用青菜、萝卜、蚕豆、赤豆、慈姑、荸荠等加入香粳米、糯米等煮成腊八粥食用,相传可以祛病。
廿四夜 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过后,各家在室内掸扫灰尘,一般时间最晚不超过廿三日,故有“掸三不掸四”之说。到了二十四日,则称“廿四夜”,亦为送灶日。这天家家以新糯米粉团子祭灶,即“送灶神”,团子也称“谢灶团子”。廿四夜合家吃团子称“安乐团”。
除夕 农历十二月廿九(小月)或三十(大月),这一天为大年夜或叫“大年三十”,是传统一年里的最后一天。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除夕是民间风俗较为繁复的一个节日,家家团聚,大门贴春联,宅内贴年画。祭神祀祖,合家吃团圆饭,饭毕,接灶迎神,长辈用红纸封了钱给孩子,称“压岁钱”。当天晚上,均要到深夜才睡,俗称“守年岁”。
婚姻习俗
攀小亲 旧时在吴县东、西部水乡农村盛行,男家认为男孩不早攀到亲,是做父母的耻辱;女家认为女儿落地就是外头人,早有婆家早放心。因此孩子在三四岁时,就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他们的终身大事。
相亲 旧时相亲一般是男方上女方家,由女方父母相见定夺,女方若留男方吃饭,则表示亲事可以定下。新中国成立后,相亲逐渐改由女方上男方门,其时男女双方可以见面。
结婚 旧时称“做亲”。这天,大摆筵席,中堂挂和合轴子及对联,墙上贴大红“喜”字,宾客盈门。富户人家的子女结婚,有登台鼓手、喇叭,女的坐花轿,凤冠霞帔,男的长袍马褂,对拜天地,脚踩青布袋(意为“传代”)进入洞房。
回门 结婚第二天,夫妻双双回娘家。新女婿挑了装满礼物的箩盘(比面盆大些的木制盛器)去见岳丈和岳母,女家则设宴款待,并讲好逢双日到男家做满月。晚饭后回大家,要求在日落后“望烟囱勿见”时候。结婚后的一个月内,妻子不能回娘家住,在蜜月里不能空房。
做满月 结婚三天后,男家办酒,接待女家的亲戚朋友。这些女家一起去男家赴宴的人,都成了新亲眷,以后都要来往。
丧葬习俗
报土地 人死后,两三名死者亲人一身重孝,手提桅灯,带着纸马,到土地庙跪拜焚化,表示死者去阴间报到。嘴里还念叨望阎王爷对死者从轻罚罪。
开丧 人死后,由亲属将遗体从床上移下抬至堂前,安放于门板上,头朝外,对外挂孝幔、悬遗像,头边放一小供桌,点油盏、香烛,屋里号啕哭声和着吹鼓手奏哀乐,一片丧家氛围。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数用送挽幛(即被面,又称“喜幛”)和钱(称“折白钱”)。丧家对前来吊唁的亲友宾客,各给白布一条称“利市布”,要请吃素饭,菜肴以素菜为主,其中必有豆腐,称“吃豆腐饭”。
小殓 为死者净身整容。男的由仵作代穿寿衣,死者一般穿“三腰(裤)”“五领(衣)”。女的由女儿料理,然后道士或僧尼做功德,称“送西方”。
大殓 将死者放在棺内,上覆棉被,手旁放生前应用小物体,口含玉器或银器。四周填石灰包,用大铁钉把棺盖钉上。入殓时,直系亲属要披麻戴孝,白头白扎,痛哭呼号,绕棺三圈,最后对死者致哀礼,晚辈对死者行跪拜礼,以示告别。吹鼓手哀乐齐奏,气氛悲戚肃穆。
出殡、安葬 旧时农村多停棺野外,用柴帘覆盖或做“丘坑”,也有停在家中,选日安葬。出殡,俗称“出棺材”,前有乐工,纸幡引路,长子捧牌位,亲属送殡,四人双杠抬棺,边撒锡箔、纸钱,过桥嚎哭。水乡地区抬棺后径直下船,长子捧牌位跪于船头最前,孙在后。出殡回家称“回丧”,家门外燃一堆火(“三灯火”),人人从上面跨过,媳妇抢前走以求发财。凡送丧者回到自己家里,也要在门口燃火上跨过,称“掸晦气”。出殡后,丧家不留客。
20世纪60年代实行火葬后,骨灰盒直接落葬或拿回家供在灵台上,择日再安葬。葬地一般在自留地上,做成高垛,上面种上万年青等。
饮食习俗
主食 每日三餐,以大米煮饭、粥为主,在长期习惯中形成口味清淡、调料讲究、咸中带甜的“苏帮菜”。做法有炒、炸、烧、焖、焐、煨等。
春饼春卷 立春日时食用,俗称“咬春”。以水干面入釜,烘成薄衣,用荠菜肉丝或大白菜肉丝或豆沙作馅心,包之成卷,入油锅煎熟,色泽金黄诱人,口味香脆可口。
吃年酒 从农历正月初一起至十五日止,亲友互相邀请饮食,俗称“吃年饭”。
圆子 多在元宵节时食用,用糯米粉搓制的丸子,加桂花、白糖煮吃,香甜不腻。民间有“上灯圆子落灯糕”的食俗。
撑腰糕 二月初二称“龙抬头日”,甘霖将临,即将开始春耕备种,农家和镇上居民以隔年糕油煎而食,称之为“撑腰糕”,民谚“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愁年终筋骨劳”。
明目糕 三月初三以隔年糕油煎而食,谓能明目,俗称“眼亮糕”。
寒食节吃冷食 由晋文公烧介之推的故事而来,当天禁烟火吃冷食。
青团 青团是用青草汁、米粉裹豆沙或其他馅蒸制而成。
焐熟藕 在藕孔中填入糯米,盖住藕盖后,入水煮熟焐酥。
清明食俗 清明节吃马兰头、枸杞头、螺蛳,则一年四季眼目清亮,民间有“清明螺赛白鹅”之说。
酒酿 立夏这天,老百姓有食酒酿、鲜笋、青蚕豆、咸鸭蛋、粽子及葱椒猪头肉之习。小孩在颈脖上挂一只线编的“蛋络子”,内装咸鸭蛋一只,说是吃了蛋可以长得白白胖胖,并能滚(意同“混”)过夏天,不生病,俗话说“立夏吃猪头肉,夏日不疰夏”。还有小孩夜间磨牙或遗尿,此日只要躲在门背后吃猪尾巴即可治愈等说法。
粽子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这天家家裹粽子,民谚“立夏吃只粽,一夏健松松”、“端午吃只粽,老来有人送”。
巧果 用面粉发酵和糖调匀压薄,切成菱形,油炸而成。
月饼和桂花糖芋艿在中秋时食用,取“月圆成双,甜蜜如意”之意。
重阳糕 古人把“九”列为阳数,九月初九正是二九相重,故叫重九或重阳,这一日吃重阳糕:以米粉和蜜饯做成五色糕或以云片糕代之,寓意百事俱登高。有人在糕上插三角彩色小纸旗,象征高升和登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