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1:37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将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过硫酸铵以及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分别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配制成浓度为20%的水溶液。
在一个装备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颈烧瓶中,这些溶液被分批加入,并同时加入引发剂。然后,烧瓶在75℃的恒温环境中保持稳定,进行反应。反应时间根据具体配方设定,以确保充分反应。
反应完成后,为了中和可能的剩余酸性,使用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来调整溶液的pH值,使其稳定在7到8的范围内。这一步骤的结果是得到了一种浓度约为20%的,呈现出*或红棕色的聚羧酸盐减水剂产品。
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分子是通过“分子设计”人为形成的“梳状”或“树枝状”结构,及在分子主链上接有许多个有一定长度和刚度的支链(侧链)。在主链上也有能使水泥颗粒带电的磺酸盐或其它基团,可以起到传统减水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旦主链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后,支链与其它颗粒表面的支链形成立体交叉,阻碍了颗粒相互接近,从而达到分散(即减水)作用。这种空间位阻作用不以时间延长而弱化,因此,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作用更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