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专升本,考济南大学大约需要多少分,有什么要求吗?或者青岛的学校,推荐几所学校,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9:45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30 15:15

 到目前为止,厦门大学可能仍然是唯一一家有自己独特招生*的综合性大学:从1999年开始,厦门大学就把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放在了一个招生办,成为了全国唯一有研究生院、但研究生院不负责招生的高校。目前,除了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外,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甚至包括成教的学历生招生也在招生办,每年的招生规模接近万人。

  那么,厦门大学这样的招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也是《大前程》记者一开始就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职能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招收优秀学生"

  《大前程》:厦门大学把所有招生工作合在一起,这样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詹心丽:1999年我们学校在*改革时就把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合在了一起,到2004年把我调过来的时候又增加了国际和海外招生这一块。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招生专业户。当然我要了解各类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不了解培养和管理我就无法做招生宣传。但是具体的培养和管理过程我不参与,不是在一个机构,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形成。而朱崇实校长为什么有这个思路呢?这就是我们朱校长的独创思维,他把招生作为了一个专业,这样我们的招生就很专业化。招生最重要的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我们的精力就是围绕着怎么来吸引优质生源,怎么来做好规范的招生宣传,通过我们规范的招生录取把优秀生招进厦大来。

  作为研究型大学,优质生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生源做起。所以我们学校的*是招生归招生,管理培养归管理培养,就业归就业。

  《大前程》:这样的招生思路有什么创新性?

  詹心丽:我校的招生思路,在全国来说也是很有创新性的。具体地说,我们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厦大人人都是招生宣传员",最主要的思路就是调动院系的积极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大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导师风采等,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就是说提高生源质量,不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招生录取工作当然是我们最后把关,因为我们是职能部门。但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厦大人人都有职责。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这些年重点推动院系走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第一线,每年至少有几百人经过培训后到全国各地开展招生宣传。

  我们出去到重点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一般是一个团配3个人:一个教授博导,甚至还兼分管研究生的院长或系主任,一个是研究生秘书,一个是院系的党政领导,三个人组成一支招生队伍。在参加中国教育网主办的咨询会时,我们组织专场的说明会,由教授博导来介绍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最近在哈尔滨举办的那一场,参加的那个老师就反馈回来说效果非常好。我们就是要通过让学生与教授博导面对面,来感受厦大教授博导的风采和学识。同时,这些教授博导走出去,本身就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他们首先代表的是厦大,然后,作为处在人才培养第一线的他们,也能亲自感受到生源的重要性,今后会更重视生源的质量。

  院系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生源的好坏,首先最大受益的是院系、导师,其次,生源好不好关键也在院系。研究生报考往往是冲着名导师、名专业来,如果不把学科展示出去,不让导师去展示风采,考生怎么能了解呢?

  《大前程》:在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研招会上,你们怎么来介绍和宣传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们是怎么做的?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2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詹心丽:比如说在哈尔滨举办的这一场咨询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亲自去了。院系领导的重视很重要。从面上来说是代表学校,更重要的是推动院系这个点,点面结合。因为院系老师最了解优质生源在哪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比如说重点到什么学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做宣传、面对考生,甚至直接吸引优秀生源,由教授博导当场面试他们。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推动招收优质生源的。

  "重视推免生,理工类专业申请我校推免机会更大"

  《大前程》:厦大研究生推免生的情况如何?

  詹心丽:通过统招来的生源,有的考分非常高,但可能来源的学校差一点,这个现象目前在全国非常普遍。当然,来自一般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当年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这很正常,但来自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可能相对较好。我们对全校乃至各院系做过数据分析,这几年来自重点学校的考生比例逐渐提高,去年硕士来自"985"、"211"院校的有60%,博士将近80%。之所以这么高的比例,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大了推免生的比例。这几年,每年外校申请推免的人数达到2000多,实际录取三四百人,加上校内推免生大概*百人,已经占到学术型研究生的1/3了。

  当然,本校推免生人数受教育部指标控制,即占本科毕业生的15%,而且这15%里面的有1/3是一定要推免到校外的。这个指标数是不能变的,那就只有去吸引更多的校外推免生。为了吸引外校的优秀推免生,我们在*上不断地做出调整。比如在操作程序上,我们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简化程序,这在全国可能也算是比较早的。我们承诺每年9月1日开始,网上报名 4天给考生一个答复,就是说第一天你在我们的网上报名,我们在一天时间之内对你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比如说是不是"985"、"211"院校,是否符合名列前茅、外语成绩达到什么程度等这些基本条件,然后将信息转给院系,要求院系三天以内就要给考生一个能否来面试以及何时来面试的答复。(删:接着就是院系来确定时间通知考生面试。)

  当然,通过推免来吸引优质生源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考生选我们,我们选考生。这一过程非常激烈,因为全国只有20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985、211学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是15%,其他的学校5%。所以今年开始,我们又有一个新的*,主要是针对现在的一些非"985"、"211"的学校,比如说一些省里的综合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现在各个省都非常重视投入,生源相当不错。而且他们的推免生名额只有5%,这5%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对这5%的申请人就特别留意。

  从这几年分析来看,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的数量已经增加了近十倍。从生源结构上说,主要分布在经管法、人文社科和理工;从生源质量来讲,经管法无疑非常火爆,质量非常好。人文社科也相当好,因为我们人文社科排名非常靠前。但理工的生源质量相对来讲差一点,所以我们今年特别加大了理工专业接收外校推免生的力度,具体做法是:对申请我校理工专业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除了是"985"、"211"院校之外,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都可以来申请。

  "复试一视同仁,看重科研潜质"

  《大前程》: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厦大最看重考生的哪方面素质呢?

  詹心丽: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录取时的高分低能现象。那么怎么来尽量避免高分低能呢?我们主要是通过复试这个来判断,复试大概占30%到50%的权重。厦大在复试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和创新潜质。

  首先,厦大的复试过程是很规范的,我们每年都出台指导性较强的复试录取工作意见,在公开、透明方面做得可能比其他学校更好一点。比如,考生上网可以查到任何信息。我们会在网上提前告知,比例是多少,权重是多少。除了选拔优秀生,还要面向考生、面向社会,维护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开。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很注重程序的规范,不管是博士、硕士,在复试的环节都要录音。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3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那么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复试不但是一种程序,一种形式,通过复试让考生亮相,展示能力和潜质。在复试环节经常听老师提到,有的学生分数考得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特别是在理工实践、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很明显比较弱。通过复试,是否有创新潜质老师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创新的潜质,还有科研能力,因为研究生要做科研,已有的科研成果在复试成绩里可以加分。

  《大前程》: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厦大有哪些举措?

  詹心丽:我们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凡考入厦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0%的学生(不包括在职委培)享有奖助学金,其中,硕士研究生特等奖5.1万,3年不滚动。这其中,涵盖了全程的学费3.3万,其余的,基本可以解决生活费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特别优秀的学生招进来,而且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等奖跟特等奖学金享受的金额是一样的,不过要滚动,入学时主要是入学成绩,第二年起则要根据在学期间的成绩等各方面来评。

  《大前程》:奖学金的评定是根据入学时候的成绩吗?

  詹心丽:对,是根据入学成绩,同时对优秀推免生在奖学金的等级上有倾斜。三等奖学金每年每个月有400元的生活费,学费是自己出的。博士最高的是9万元,其中特等奖学金三年不变,每年3万,这3万涵盖了学费1.3万和生活费1.7万。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相当高的。

  《大前程》:与过去研究生免费入学相比,现在实行收费培养但发放奖学金,这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詹心丽:最主要是生活费这一块加大了。比如说原来的公费是免学费,然后每个月提供给硕士400元每年4000元、博士600元每年6000元的生活费。但现在博士一等奖学金一年的生活费是1.7万,加大了3倍。硕士一等奖学金一年是6000元。原来一分之差,自费生就得交好几万学费,现在是分等级的。另外一点,就是不是一考定终生了。现在除了教育部拨的资金,厦门大学自己也加大了投入,通过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来提高奖学金的受益面。并且,厦大还有助学金,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助学金,博士生每年有1000万的助学金,硕士生每年也有1000万。学校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优秀学生,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学习和进行科研。

  招生办网页可查导师资料,参考书可在书店买到

  《大前程》:在"研招会"上我们的记者被问到的一个比较多的问题是,怎么联系导师,能不能请你介绍一点经验?

  詹心丽: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时候不是以导师来招生,而是根据计划招进来后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录取进来以后再分配导师。厦大招生办的网页上有一个"导师风采",上面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链接,考生自己去查询就可以了解到包括老师的Email等等信息。另外,各个院系的联系方式在招生办的网页上也都有。现在,我们还要求每个院系的网页都要设立一个招生专栏,学生可以去了解信息。至于博士生,肯定要与导师联系,因为有的导师了解你的情况后,不一定建议你报考。

  《大前程》:那么,参考书方面呢,想报考厦大的考生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参考书?

  詹心丽:关于这方面,我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现在厦大共有225个硕士专业、140个博士专业,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专业都能熟悉。作为考生来说肯定要进一步去了解,因为现在资讯那么发达,院系自身也能够回答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考生怎么找到合适的专业参考书?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厦大的招生考试*跟其他院校的不一样。厦大招生办在研招方面,主要是做两件事情,前期的招生计划与宣传和后期的复试录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初试,而在厦大,初试的组织工作不在招生办。厦大设有一个考试中心,博士导师、硕士导师要跟研究生院去协调,初试由考试中心负责。所以考生可以去考试中心的网页上看一下。我个人获知,往年的真题也可以购买。至于专业参考书,我们一再向院系提出建议,一定要提供给考生那些书店就可以买得到的书,并且参考书应尽量少。

  《大前程》:如果能书店就能买到,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詹心丽:是的,一般书店都能买到。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不是只有厦门大学的考生,所以我们每年都一再要求院系要注意这个问题,即参考书是全国一般书店能买到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校为考生服务方面不包括开设辅导班,教育部也明文规定了不能举办考前辅导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到目前为止,厦门大学可能仍然是唯一一家有自己独特招生*的综合性大学:从1999年开始,厦门大学就把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放在了一个招生办,成为了全国唯一有研究生院、但研究生院不负责招生的高校。目前,除了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外,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甚至包括成教的学历生招生也在招生办,每年的招生规模接近万人。

  那么,厦门大学这样的招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也是《大前程》记者一开始就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职能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招收优秀学生"

  《大前程》:厦门大学把所有招生工作合在一起,这样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詹心丽:1999年我们学校在*改革时就把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合在了一起,到2004年把我调过来的时候又增加了国际和海外招生这一块。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招生专业户。当然我要了解各类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不了解培养和管理我就无法做招生宣传。但是具体的培养和管理过程我不参与,不是在一个机构,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形成。而朱崇实校长为什么有这个思路呢?这就是我们朱校长的独创思维,他把招生作为了一个专业,这样我们的招生就很专业化。招生最重要的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我们的精力就是围绕着怎么来吸引优质生源,怎么来做好规范的招生宣传,通过我们规范的招生录取把优秀生招进厦大来。

  作为研究型大学,优质生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生源做起。所以我们学校的*是招生归招生,管理培养归管理培养,就业归就业。

  《大前程》:这样的招生思路有什么创新性?

  詹心丽:我校的招生思路,在全国来说也是很有创新性的。具体地说,我们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厦大人人都是招生宣传员",最主要的思路就是调动院系的积极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大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导师风采等,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就是说提高生源质量,不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招生录取工作当然是我们最后把关,因为我们是职能部门。但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厦大人人都有职责。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这些年重点推动院系走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第一线,每年至少有几百人经过培训后到全国各地开展招生宣传。

  我们出去到重点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一般是一个团配3个人:一个教授博导,甚至还兼分管研究生的院长或系主任,一个是研究生秘书,一个是院系的党政领导,三个人组成一支招生队伍。在参加中国教育网主办的咨询会时,我们组织专场的说明会,由教授博导来介绍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最近在哈尔滨举办的那一场,参加的那个老师就反馈回来说效果非常好。我们就是要通过让学生与教授博导面对面,来感受厦大教授博导的风采和学识。同时,这些教授博导走出去,本身就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他们首先代表的是厦大,然后,作为处在人才培养第一线的他们,也能亲自感受到生源的重要性,今后会更重视生源的质量。

  院系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生源的好坏,首先最大受益的是院系、导师,其次,生源好不好关键也在院系。研究生报考往往是冲着名导师、名专业来,如果不把学科展示出去,不让导师去展示风采,考生怎么能了解呢?

  《大前程》:在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研招会上,你们怎么来介绍和宣传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们是怎么做的?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2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詹心丽:比如说在哈尔滨举办的这一场咨询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亲自去了。院系领导的重视很重要。从面上来说是代表学校,更重要的是推动院系这个点,点面结合。因为院系老师最了解优质生源在哪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比如说重点到什么学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做宣传、面对考生,甚至直接吸引优秀生源,由教授博导当场面试他们。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推动招收优质生源的。

  "重视推免生,理工类专业申请我校推免机会更大"

  《大前程》:厦大研究生推免生的情况如何?

  詹心丽:通过统招来的生源,有的考分非常高,但可能来源的学校差一点,这个现象目前在全国非常普遍。当然,来自一般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当年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这很正常,但来自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可能相对较好。我们对全校乃至各院系做过数据分析,这几年来自重点学校的考生比例逐渐提高,去年硕士来自"985"、"211"院校的有60%,博士将近80%。之所以这么高的比例,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大了推免生的比例。这几年,每年外校申请推免的人数达到2000多,实际录取三四百人,加上校内推免生大概*百人,已经占到学术型研究生的1/3了。

  当然,本校推免生人数受教育部指标控制,即占本科毕业生的15%,而且这15%里面的有1/3是一定要推免到校外的。这个指标数是不能变的,那就只有去吸引更多的校外推免生。为了吸引外校的优秀推免生,我们在*上不断地做出调整。比如在操作程序上,我们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简化程序,这在全国可能也算是比较早的。我们承诺每年9月1日开始,网上报名 4天给考生一个答复,就是说第一天你在我们的网上报名,我们在一天时间之内对你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比如说是不是"985"、"211"院校,是否符合名列前茅、外语成绩达到什么程度等这些基本条件,然后将信息转给院系,要求院系三天以内就要给考生一个能否来面试以及何时来面试的答复。(删:接着就是院系来确定时间通知考生面试。)

  当然,通过推免来吸引优质生源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考生选我们,我们选考生。这一过程非常激烈,因为全国只有20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985、211学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是15%,其他的学校5%。所以今年开始,我们又有一个新的*,主要是针对现在的一些非"985"、"211"的学校,比如说一些省里的综合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现在各个省都非常重视投入,生源相当不错。而且他们的推免生名额只有5%,这5%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对这5%的申请人就特别留意。

  从这几年分析来看,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的数量已经增加了近十倍。从生源结构上说,主要分布在经管法、人文社科和理工;从生源质量来讲,经管法无疑非常火爆,质量非常好。人文社科也相当好,因为我们人文社科排名非常靠前。但理工的生源质量相对来讲差一点,所以我们今年特别加大了理工专业接收外校推免生的力度,具体做法是:对申请我校理工专业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除了是"985"、"211"院校之外,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都可以来申请。

  "复试一视同仁,看重科研潜质"

  《大前程》: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厦大最看重考生的哪方面素质呢?

  詹心丽: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录取时的高分低能现象。那么怎么来尽量避免高分低能呢?我们主要是通过复试这个来判断,复试大概占30%到50%的权重。厦大在复试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和创新潜质。

  首先,厦大的复试过程是很规范的,我们每年都出台指导性较强的复试录取工作意见,在公开、透明方面做得可能比其他学校更好一点。比如,考生上网可以查到任何信息。我们会在网上提前告知,比例是多少,权重是多少。除了选拔优秀生,还要面向考生、面向社会,维护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开。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很注重程序的规范,不管是博士、硕士,在复试的环节都要录音。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3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那么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复试不但是一种程序,一种形式,通过复试让考生亮相,展示能力和潜质。在复试环节经常听老师提到,有的学生分数考得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特别是在理工实践、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很明显比较弱。通过复试,是否有创新潜质老师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创新的潜质,还有科研能力,因为研究生要做科研,已有的科研成果在复试成绩里可以加分。

  《大前程》: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厦大有哪些举措?

  詹心丽:我们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凡考入厦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0%的学生(不包括在职委培)享有奖助学金,其中,硕士研究生特等奖5.1万,3年不滚动。这其中,涵盖了全程的学费3.3万,其余的,基本可以解决生活费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特别优秀的学生招进来,而且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等奖跟特等奖学金享受的金额是一样的,不过要滚动,入学时主要是入学成绩,第二年起则要根据在学期间的成绩等各方面来评。

  《大前程》:奖学金的评定是根据入学时候的成绩吗?

  詹心丽:对,是根据入学成绩,同时对优秀推免生在奖学金的等级上有倾斜。三等奖学金每年每个月有400元的生活费,学费是自己出的。博士最高的是9万元,其中特等奖学金三年不变,每年3万,这3万涵盖了学费1.3万和生活费1.7万。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相当高的。

  《大前程》:与过去研究生免费入学相比,现在实行收费培养但发放奖学金,这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詹心丽:最主要是生活费这一块加大了。比如说原来的公费是免学费,然后每个月提供给硕士400元每年4000元、博士600元每年6000元的生活费。但现在博士一等奖学金一年的生活费是1.7万,加大了3倍。硕士一等奖学金一年是6000元。原来一分之差,自费生就得交好几万学费,现在是分等级的。另外一点,就是不是一考定终生了。现在除了教育部拨的资金,厦门大学自己也加大了投入,通过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来提高奖学金的受益面。并且,厦大还有助学金,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助学金,博士生每年有1000万的助学金,硕士生每年也有1000万。学校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优秀学生,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学习和进行科研。

  招生办网页可查导师资料,参考书可在书店买到

  《大前程》:在"研招会"上我们的记者被问到的一个比较多的问题是,怎么联系导师,能不能请你介绍一点经验?

  詹心丽: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时候不是以导师来招生,而是根据计划招进来后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录取进来以后再分配导师。厦大招生办的网页上有一个"导师风采",上面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链接,考生自己去查询就可以了解到包括老师的Email等等信息。另外,各个院系的联系方式在招生办的网页上也都有。现在,我们还要求每个院系的网页都要设立一个招生专栏,学生可以去了解信息。至于博士生,肯定要与导师联系,因为有的导师了解你的情况后,不一定建议你报考。

  《大前程》:那么,参考书方面呢,想报考厦大的考生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参考书?

  詹心丽:关于这方面,我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现在厦大共有225个硕士专业、140个博士专业,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专业都能熟悉。作为考生来说肯定要进一步去了解,因为现在资讯那么发达,院系自身也能够回答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考生怎么找到合适的专业参考书?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厦大的招生考试*跟其他院校的不一样。厦大招生办在研招方面,主要是做两件事情,前期的招生计划与宣传和后期的复试录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初试,而在厦大,初试的组织工作不在招生办。厦大设有一个考试中心,博士导师、硕士导师要跟研究生院去协调,初试由考试中心负责。所以考生可以去考试中心的网页上看一下。我个人获知,往年的真题也可以购买。至于专业参考书,我们一再向院系提出建议,一定要提供给考生那些书店就可以买得到的书,并且参考书应尽量少。

  《大前程》:如果能书店就能买到,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詹心丽:是的,一般书店都能买到。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不是只有厦门大学的考生,所以我们每年都一再要求院系要注意这个问题,即参考书是全国一般书店能买到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校为考生服务方面不包括开设辅导班,教育部也明文规定了不能举办考前辅导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其实济南大学分数不高,大约得550左右,实在不行就花钱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30 15:16

其实济南大学分数不高,大约得550左右,实在不行就花钱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到目前为止,厦门大学可能仍然是唯一一家有自己独特招生*的综合性大学:从1999年开始,厦门大学就把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放在了一个招生办,成为了全国唯一有研究生院、但研究生院不负责招生的高校。目前,除了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外,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甚至包括成教的学历生招生也在招生办,每年的招生规模接近万人。

  那么,厦门大学这样的招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也是《大前程》记者一开始就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职能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招收优秀学生"

  《大前程》:厦门大学把所有招生工作合在一起,这样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詹心丽:1999年我们学校在*改革时就把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合在了一起,到2004年把我调过来的时候又增加了国际和海外招生这一块。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招生专业户。当然我要了解各类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不了解培养和管理我就无法做招生宣传。但是具体的培养和管理过程我不参与,不是在一个机构,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形成。而朱崇实校长为什么有这个思路呢?这就是我们朱校长的独创思维,他把招生作为了一个专业,这样我们的招生就很专业化。招生最重要的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我们的精力就是围绕着怎么来吸引优质生源,怎么来做好规范的招生宣传,通过我们规范的招生录取把优秀生招进厦大来。

  作为研究型大学,优质生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生源做起。所以我们学校的*是招生归招生,管理培养归管理培养,就业归就业。

  《大前程》:这样的招生思路有什么创新性?

  詹心丽:我校的招生思路,在全国来说也是很有创新性的。具体地说,我们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厦大人人都是招生宣传员",最主要的思路就是调动院系的积极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大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导师风采等,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就是说提高生源质量,不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招生录取工作当然是我们最后把关,因为我们是职能部门。但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厦大人人都有职责。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这些年重点推动院系走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第一线,每年至少有几百人经过培训后到全国各地开展招生宣传。

  我们出去到重点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一般是一个团配3个人:一个教授博导,甚至还兼分管研究生的院长或系主任,一个是研究生秘书,一个是院系的党政领导,三个人组成一支招生队伍。在参加中国教育网主办的咨询会时,我们组织专场的说明会,由教授博导来介绍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最近在哈尔滨举办的那一场,参加的那个老师就反馈回来说效果非常好。我们就是要通过让学生与教授博导面对面,来感受厦大教授博导的风采和学识。同时,这些教授博导走出去,本身就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他们首先代表的是厦大,然后,作为处在人才培养第一线的他们,也能亲自感受到生源的重要性,今后会更重视生源的质量。

  院系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生源的好坏,首先最大受益的是院系、导师,其次,生源好不好关键也在院系。研究生报考往往是冲着名导师、名专业来,如果不把学科展示出去,不让导师去展示风采,考生怎么能了解呢?

  《大前程》:在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研招会上,你们怎么来介绍和宣传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们是怎么做的?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2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詹心丽:比如说在哈尔滨举办的这一场咨询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亲自去了。院系领导的重视很重要。从面上来说是代表学校,更重要的是推动院系这个点,点面结合。因为院系老师最了解优质生源在哪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比如说重点到什么学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做宣传、面对考生,甚至直接吸引优秀生源,由教授博导当场面试他们。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推动招收优质生源的。

  "重视推免生,理工类专业申请我校推免机会更大"

  《大前程》:厦大研究生推免生的情况如何?

  詹心丽:通过统招来的生源,有的考分非常高,但可能来源的学校差一点,这个现象目前在全国非常普遍。当然,来自一般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当年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这很正常,但来自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可能相对较好。我们对全校乃至各院系做过数据分析,这几年来自重点学校的考生比例逐渐提高,去年硕士来自"985"、"211"院校的有60%,博士将近80%。之所以这么高的比例,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大了推免生的比例。这几年,每年外校申请推免的人数达到2000多,实际录取三四百人,加上校内推免生大概*百人,已经占到学术型研究生的1/3了。

  当然,本校推免生人数受教育部指标控制,即占本科毕业生的15%,而且这15%里面的有1/3是一定要推免到校外的。这个指标数是不能变的,那就只有去吸引更多的校外推免生。为了吸引外校的优秀推免生,我们在*上不断地做出调整。比如在操作程序上,我们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简化程序,这在全国可能也算是比较早的。我们承诺每年9月1日开始,网上报名 4天给考生一个答复,就是说第一天你在我们的网上报名,我们在一天时间之内对你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比如说是不是"985"、"211"院校,是否符合名列前茅、外语成绩达到什么程度等这些基本条件,然后将信息转给院系,要求院系三天以内就要给考生一个能否来面试以及何时来面试的答复。(删:接着就是院系来确定时间通知考生面试。)

  当然,通过推免来吸引优质生源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考生选我们,我们选考生。这一过程非常激烈,因为全国只有20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985、211学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是15%,其他的学校5%。所以今年开始,我们又有一个新的*,主要是针对现在的一些非"985"、"211"的学校,比如说一些省里的综合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现在各个省都非常重视投入,生源相当不错。而且他们的推免生名额只有5%,这5%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对这5%的申请人就特别留意。

  从这几年分析来看,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的数量已经增加了近十倍。从生源结构上说,主要分布在经管法、人文社科和理工;从生源质量来讲,经管法无疑非常火爆,质量非常好。人文社科也相当好,因为我们人文社科排名非常靠前。但理工的生源质量相对来讲差一点,所以我们今年特别加大了理工专业接收外校推免生的力度,具体做法是:对申请我校理工专业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除了是"985"、"211"院校之外,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都可以来申请。

  "复试一视同仁,看重科研潜质"

  《大前程》: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厦大最看重考生的哪方面素质呢?

  詹心丽: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录取时的高分低能现象。那么怎么来尽量避免高分低能呢?我们主要是通过复试这个来判断,复试大概占30%到50%的权重。厦大在复试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和创新潜质。

  首先,厦大的复试过程是很规范的,我们每年都出台指导性较强的复试录取工作意见,在公开、透明方面做得可能比其他学校更好一点。比如,考生上网可以查到任何信息。我们会在网上提前告知,比例是多少,权重是多少。除了选拔优秀生,还要面向考生、面向社会,维护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开。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很注重程序的规范,不管是博士、硕士,在复试的环节都要录音。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3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那么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复试不但是一种程序,一种形式,通过复试让考生亮相,展示能力和潜质。在复试环节经常听老师提到,有的学生分数考得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特别是在理工实践、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很明显比较弱。通过复试,是否有创新潜质老师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创新的潜质,还有科研能力,因为研究生要做科研,已有的科研成果在复试成绩里可以加分。

  《大前程》: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厦大有哪些举措?

  詹心丽:我们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凡考入厦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0%的学生(不包括在职委培)享有奖助学金,其中,硕士研究生特等奖5.1万,3年不滚动。这其中,涵盖了全程的学费3.3万,其余的,基本可以解决生活费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特别优秀的学生招进来,而且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等奖跟特等奖学金享受的金额是一样的,不过要滚动,入学时主要是入学成绩,第二年起则要根据在学期间的成绩等各方面来评。

  《大前程》:奖学金的评定是根据入学时候的成绩吗?

  詹心丽:对,是根据入学成绩,同时对优秀推免生在奖学金的等级上有倾斜。三等奖学金每年每个月有400元的生活费,学费是自己出的。博士最高的是9万元,其中特等奖学金三年不变,每年3万,这3万涵盖了学费1.3万和生活费1.7万。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相当高的。

  《大前程》:与过去研究生免费入学相比,现在实行收费培养但发放奖学金,这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詹心丽:最主要是生活费这一块加大了。比如说原来的公费是免学费,然后每个月提供给硕士400元每年4000元、博士600元每年6000元的生活费。但现在博士一等奖学金一年的生活费是1.7万,加大了3倍。硕士一等奖学金一年是6000元。原来一分之差,自费生就得交好几万学费,现在是分等级的。另外一点,就是不是一考定终生了。现在除了教育部拨的资金,厦门大学自己也加大了投入,通过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来提高奖学金的受益面。并且,厦大还有助学金,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助学金,博士生每年有1000万的助学金,硕士生每年也有1000万。学校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优秀学生,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学习和进行科研。

  招生办网页可查导师资料,参考书可在书店买到

  《大前程》:在"研招会"上我们的记者被问到的一个比较多的问题是,怎么联系导师,能不能请你介绍一点经验?

  詹心丽: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时候不是以导师来招生,而是根据计划招进来后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录取进来以后再分配导师。厦大招生办的网页上有一个"导师风采",上面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链接,考生自己去查询就可以了解到包括老师的Email等等信息。另外,各个院系的联系方式在招生办的网页上也都有。现在,我们还要求每个院系的网页都要设立一个招生专栏,学生可以去了解信息。至于博士生,肯定要与导师联系,因为有的导师了解你的情况后,不一定建议你报考。

  《大前程》:那么,参考书方面呢,想报考厦大的考生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参考书?

  詹心丽:关于这方面,我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现在厦大共有225个硕士专业、140个博士专业,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专业都能熟悉。作为考生来说肯定要进一步去了解,因为现在资讯那么发达,院系自身也能够回答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考生怎么找到合适的专业参考书?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厦大的招生考试*跟其他院校的不一样。厦大招生办在研招方面,主要是做两件事情,前期的招生计划与宣传和后期的复试录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初试,而在厦大,初试的组织工作不在招生办。厦大设有一个考试中心,博士导师、硕士导师要跟研究生院去协调,初试由考试中心负责。所以考生可以去考试中心的网页上看一下。我个人获知,往年的真题也可以购买。至于专业参考书,我们一再向院系提出建议,一定要提供给考生那些书店就可以买得到的书,并且参考书应尽量少。

  《大前程》:如果能书店就能买到,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詹心丽:是的,一般书店都能买到。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不是只有厦门大学的考生,所以我们每年都一再要求院系要注意这个问题,即参考书是全国一般书店能买到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校为考生服务方面不包括开设辅导班,教育部也明文规定了不能举办考前辅导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其实济南大学分数不高,大约得550左右,实在不行就花钱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到目前为止,厦门大学可能仍然是唯一一家有自己独特招生*的综合性大学:从1999年开始,厦门大学就把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放在了一个招生办,成为了全国唯一有研究生院、但研究生院不负责招生的高校。目前,除了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外,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甚至包括成教的学历生招生也在招生办,每年的招生规模接近万人。

  那么,厦门大学这样的招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也是《大前程》记者一开始就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职能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招收优秀学生"

  《大前程》:厦门大学把所有招生工作合在一起,这样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詹心丽:1999年我们学校在*改革时就把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合在了一起,到2004年把我调过来的时候又增加了国际和海外招生这一块。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招生专业户。当然我要了解各类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不了解培养和管理我就无法做招生宣传。但是具体的培养和管理过程我不参与,不是在一个机构,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形成。而朱崇实校长为什么有这个思路呢?这就是我们朱校长的独创思维,他把招生作为了一个专业,这样我们的招生就很专业化。招生最重要的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我们的精力就是围绕着怎么来吸引优质生源,怎么来做好规范的招生宣传,通过我们规范的招生录取把优秀生招进厦大来。

  作为研究型大学,优质生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生源做起。所以我们学校的*是招生归招生,管理培养归管理培养,就业归就业。

  《大前程》:这样的招生思路有什么创新性?

  詹心丽:我校的招生思路,在全国来说也是很有创新性的。具体地说,我们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厦大人人都是招生宣传员",最主要的思路就是调动院系的积极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大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导师风采等,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就是说提高生源质量,不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招生录取工作当然是我们最后把关,因为我们是职能部门。但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厦大人人都有职责。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这些年重点推动院系走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第一线,每年至少有几百人经过培训后到全国各地开展招生宣传。

  我们出去到重点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一般是一个团配3个人:一个教授博导,甚至还兼分管研究生的院长或系主任,一个是研究生秘书,一个是院系的党政领导,三个人组成一支招生队伍。在参加中国教育网主办的咨询会时,我们组织专场的说明会,由教授博导来介绍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最近在哈尔滨举办的那一场,参加的那个老师就反馈回来说效果非常好。我们就是要通过让学生与教授博导面对面,来感受厦大教授博导的风采和学识。同时,这些教授博导走出去,本身就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他们首先代表的是厦大,然后,作为处在人才培养第一线的他们,也能亲自感受到生源的重要性,今后会更重视生源的质量。

  院系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生源的好坏,首先最大受益的是院系、导师,其次,生源好不好关键也在院系。研究生报考往往是冲着名导师、名专业来,如果不把学科展示出去,不让导师去展示风采,考生怎么能了解呢?

  《大前程》:在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研招会上,你们怎么来介绍和宣传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们是怎么做的?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2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詹心丽:比如说在哈尔滨举办的这一场咨询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亲自去了。院系领导的重视很重要。从面上来说是代表学校,更重要的是推动院系这个点,点面结合。因为院系老师最了解优质生源在哪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比如说重点到什么学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做宣传、面对考生,甚至直接吸引优秀生源,由教授博导当场面试他们。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推动招收优质生源的。

  "重视推免生,理工类专业申请我校推免机会更大"

  《大前程》:厦大研究生推免生的情况如何?

  詹心丽:通过统招来的生源,有的考分非常高,但可能来源的学校差一点,这个现象目前在全国非常普遍。当然,来自一般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当年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这很正常,但来自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可能相对较好。我们对全校乃至各院系做过数据分析,这几年来自重点学校的考生比例逐渐提高,去年硕士来自"985"、"211"院校的有60%,博士将近80%。之所以这么高的比例,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大了推免生的比例。这几年,每年外校申请推免的人数达到2000多,实际录取三四百人,加上校内推免生大概*百人,已经占到学术型研究生的1/3了。

  当然,本校推免生人数受教育部指标控制,即占本科毕业生的15%,而且这15%里面的有1/3是一定要推免到校外的。这个指标数是不能变的,那就只有去吸引更多的校外推免生。为了吸引外校的优秀推免生,我们在*上不断地做出调整。比如在操作程序上,我们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简化程序,这在全国可能也算是比较早的。我们承诺每年9月1日开始,网上报名 4天给考生一个答复,就是说第一天你在我们的网上报名,我们在一天时间之内对你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比如说是不是"985"、"211"院校,是否符合名列前茅、外语成绩达到什么程度等这些基本条件,然后将信息转给院系,要求院系三天以内就要给考生一个能否来面试以及何时来面试的答复。(删:接着就是院系来确定时间通知考生面试。)

  当然,通过推免来吸引优质生源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考生选我们,我们选考生。这一过程非常激烈,因为全国只有20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985、211学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是15%,其他的学校5%。所以今年开始,我们又有一个新的*,主要是针对现在的一些非"985"、"211"的学校,比如说一些省里的综合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现在各个省都非常重视投入,生源相当不错。而且他们的推免生名额只有5%,这5%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对这5%的申请人就特别留意。

  从这几年分析来看,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的数量已经增加了近十倍。从生源结构上说,主要分布在经管法、人文社科和理工;从生源质量来讲,经管法无疑非常火爆,质量非常好。人文社科也相当好,因为我们人文社科排名非常靠前。但理工的生源质量相对来讲差一点,所以我们今年特别加大了理工专业接收外校推免生的力度,具体做法是:对申请我校理工专业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除了是"985"、"211"院校之外,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都可以来申请。

  "复试一视同仁,看重科研潜质"

  《大前程》: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厦大最看重考生的哪方面素质呢?

  詹心丽: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录取时的高分低能现象。那么怎么来尽量避免高分低能呢?我们主要是通过复试这个来判断,复试大概占30%到50%的权重。厦大在复试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和创新潜质。

  首先,厦大的复试过程是很规范的,我们每年都出台指导性较强的复试录取工作意见,在公开、透明方面做得可能比其他学校更好一点。比如,考生上网可以查到任何信息。我们会在网上提前告知,比例是多少,权重是多少。除了选拔优秀生,还要面向考生、面向社会,维护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开。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很注重程序的规范,不管是博士、硕士,在复试的环节都要录音。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3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那么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复试不但是一种程序,一种形式,通过复试让考生亮相,展示能力和潜质。在复试环节经常听老师提到,有的学生分数考得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特别是在理工实践、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很明显比较弱。通过复试,是否有创新潜质老师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创新的潜质,还有科研能力,因为研究生要做科研,已有的科研成果在复试成绩里可以加分。

  《大前程》: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厦大有哪些举措?

  詹心丽:我们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凡考入厦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0%的学生(不包括在职委培)享有奖助学金,其中,硕士研究生特等奖5.1万,3年不滚动。这其中,涵盖了全程的学费3.3万,其余的,基本可以解决生活费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特别优秀的学生招进来,而且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等奖跟特等奖学金享受的金额是一样的,不过要滚动,入学时主要是入学成绩,第二年起则要根据在学期间的成绩等各方面来评。

  《大前程》:奖学金的评定是根据入学时候的成绩吗?

  詹心丽:对,是根据入学成绩,同时对优秀推免生在奖学金的等级上有倾斜。三等奖学金每年每个月有400元的生活费,学费是自己出的。博士最高的是9万元,其中特等奖学金三年不变,每年3万,这3万涵盖了学费1.3万和生活费1.7万。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相当高的。

  《大前程》:与过去研究生免费入学相比,现在实行收费培养但发放奖学金,这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詹心丽:最主要是生活费这一块加大了。比如说原来的公费是免学费,然后每个月提供给硕士400元每年4000元、博士600元每年6000元的生活费。但现在博士一等奖学金一年的生活费是1.7万,加大了3倍。硕士一等奖学金一年是6000元。原来一分之差,自费生就得交好几万学费,现在是分等级的。另外一点,就是不是一考定终生了。现在除了教育部拨的资金,厦门大学自己也加大了投入,通过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来提高奖学金的受益面。并且,厦大还有助学金,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助学金,博士生每年有1000万的助学金,硕士生每年也有1000万。学校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优秀学生,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学习和进行科研。

  招生办网页可查导师资料,参考书可在书店买到

  《大前程》:在"研招会"上我们的记者被问到的一个比较多的问题是,怎么联系导师,能不能请你介绍一点经验?

  詹心丽: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时候不是以导师来招生,而是根据计划招进来后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录取进来以后再分配导师。厦大招生办的网页上有一个"导师风采",上面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链接,考生自己去查询就可以了解到包括老师的Email等等信息。另外,各个院系的联系方式在招生办的网页上也都有。现在,我们还要求每个院系的网页都要设立一个招生专栏,学生可以去了解信息。至于博士生,肯定要与导师联系,因为有的导师了解你的情况后,不一定建议你报考。

  《大前程》:那么,参考书方面呢,想报考厦大的考生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参考书?

  詹心丽:关于这方面,我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现在厦大共有225个硕士专业、140个博士专业,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专业都能熟悉。作为考生来说肯定要进一步去了解,因为现在资讯那么发达,院系自身也能够回答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考生怎么找到合适的专业参考书?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厦大的招生考试*跟其他院校的不一样。厦大招生办在研招方面,主要是做两件事情,前期的招生计划与宣传和后期的复试录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初试,而在厦大,初试的组织工作不在招生办。厦大设有一个考试中心,博士导师、硕士导师要跟研究生院去协调,初试由考试中心负责。所以考生可以去考试中心的网页上看一下。我个人获知,往年的真题也可以购买。至于专业参考书,我们一再向院系提出建议,一定要提供给考生那些书店就可以买得到的书,并且参考书应尽量少。

  《大前程》:如果能书店就能买到,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詹心丽:是的,一般书店都能买到。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不是只有厦门大学的考生,所以我们每年都一再要求院系要注意这个问题,即参考书是全国一般书店能买到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校为考生服务方面不包括开设辅导班,教育部也明文规定了不能举办考前辅导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30 15:15

 到目前为止,厦门大学可能仍然是唯一一家有自己独特招生*的综合性大学:从1999年开始,厦门大学就把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放在了一个招生办,成为了全国唯一有研究生院、但研究生院不负责招生的高校。目前,除了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外,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甚至包括成教的学历生招生也在招生办,每年的招生规模接近万人。

  那么,厦门大学这样的招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也是《大前程》记者一开始就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职能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招收优秀学生"

  《大前程》:厦门大学把所有招生工作合在一起,这样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詹心丽:1999年我们学校在*改革时就把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合在了一起,到2004年把我调过来的时候又增加了国际和海外招生这一块。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招生专业户。当然我要了解各类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不了解培养和管理我就无法做招生宣传。但是具体的培养和管理过程我不参与,不是在一个机构,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形成。而朱崇实校长为什么有这个思路呢?这就是我们朱校长的独创思维,他把招生作为了一个专业,这样我们的招生就很专业化。招生最重要的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我们的精力就是围绕着怎么来吸引优质生源,怎么来做好规范的招生宣传,通过我们规范的招生录取把优秀生招进厦大来。

  作为研究型大学,优质生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生源做起。所以我们学校的*是招生归招生,管理培养归管理培养,就业归就业。

  《大前程》:这样的招生思路有什么创新性?

  詹心丽:我校的招生思路,在全国来说也是很有创新性的。具体地说,我们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厦大人人都是招生宣传员",最主要的思路就是调动院系的积极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大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导师风采等,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就是说提高生源质量,不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招生录取工作当然是我们最后把关,因为我们是职能部门。但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厦大人人都有职责。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这些年重点推动院系走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第一线,每年至少有几百人经过培训后到全国各地开展招生宣传。

  我们出去到重点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一般是一个团配3个人:一个教授博导,甚至还兼分管研究生的院长或系主任,一个是研究生秘书,一个是院系的党政领导,三个人组成一支招生队伍。在参加中国教育网主办的咨询会时,我们组织专场的说明会,由教授博导来介绍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最近在哈尔滨举办的那一场,参加的那个老师就反馈回来说效果非常好。我们就是要通过让学生与教授博导面对面,来感受厦大教授博导的风采和学识。同时,这些教授博导走出去,本身就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他们首先代表的是厦大,然后,作为处在人才培养第一线的他们,也能亲自感受到生源的重要性,今后会更重视生源的质量。

  院系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生源的好坏,首先最大受益的是院系、导师,其次,生源好不好关键也在院系。研究生报考往往是冲着名导师、名专业来,如果不把学科展示出去,不让导师去展示风采,考生怎么能了解呢?

  《大前程》:在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研招会上,你们怎么来介绍和宣传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们是怎么做的?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2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詹心丽:比如说在哈尔滨举办的这一场咨询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亲自去了。院系领导的重视很重要。从面上来说是代表学校,更重要的是推动院系这个点,点面结合。因为院系老师最了解优质生源在哪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比如说重点到什么学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做宣传、面对考生,甚至直接吸引优秀生源,由教授博导当场面试他们。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推动招收优质生源的。

  "重视推免生,理工类专业申请我校推免机会更大"

  《大前程》:厦大研究生推免生的情况如何?

  詹心丽:通过统招来的生源,有的考分非常高,但可能来源的学校差一点,这个现象目前在全国非常普遍。当然,来自一般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当年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这很正常,但来自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可能相对较好。我们对全校乃至各院系做过数据分析,这几年来自重点学校的考生比例逐渐提高,去年硕士来自"985"、"211"院校的有60%,博士将近80%。之所以这么高的比例,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大了推免生的比例。这几年,每年外校申请推免的人数达到2000多,实际录取三四百人,加上校内推免生大概*百人,已经占到学术型研究生的1/3了。

  当然,本校推免生人数受教育部指标控制,即占本科毕业生的15%,而且这15%里面的有1/3是一定要推免到校外的。这个指标数是不能变的,那就只有去吸引更多的校外推免生。为了吸引外校的优秀推免生,我们在*上不断地做出调整。比如在操作程序上,我们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简化程序,这在全国可能也算是比较早的。我们承诺每年9月1日开始,网上报名 4天给考生一个答复,就是说第一天你在我们的网上报名,我们在一天时间之内对你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比如说是不是"985"、"211"院校,是否符合名列前茅、外语成绩达到什么程度等这些基本条件,然后将信息转给院系,要求院系三天以内就要给考生一个能否来面试以及何时来面试的答复。(删:接着就是院系来确定时间通知考生面试。)

  当然,通过推免来吸引优质生源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考生选我们,我们选考生。这一过程非常激烈,因为全国只有20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985、211学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是15%,其他的学校5%。所以今年开始,我们又有一个新的*,主要是针对现在的一些非"985"、"211"的学校,比如说一些省里的综合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现在各个省都非常重视投入,生源相当不错。而且他们的推免生名额只有5%,这5%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对这5%的申请人就特别留意。

  从这几年分析来看,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的数量已经增加了近十倍。从生源结构上说,主要分布在经管法、人文社科和理工;从生源质量来讲,经管法无疑非常火爆,质量非常好。人文社科也相当好,因为我们人文社科排名非常靠前。但理工的生源质量相对来讲差一点,所以我们今年特别加大了理工专业接收外校推免生的力度,具体做法是:对申请我校理工专业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除了是"985"、"211"院校之外,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都可以来申请。

  "复试一视同仁,看重科研潜质"

  《大前程》: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厦大最看重考生的哪方面素质呢?

  詹心丽: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录取时的高分低能现象。那么怎么来尽量避免高分低能呢?我们主要是通过复试这个来判断,复试大概占30%到50%的权重。厦大在复试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和创新潜质。

  首先,厦大的复试过程是很规范的,我们每年都出台指导性较强的复试录取工作意见,在公开、透明方面做得可能比其他学校更好一点。比如,考生上网可以查到任何信息。我们会在网上提前告知,比例是多少,权重是多少。除了选拔优秀生,还要面向考生、面向社会,维护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开。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很注重程序的规范,不管是博士、硕士,在复试的环节都要录音。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3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那么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复试不但是一种程序,一种形式,通过复试让考生亮相,展示能力和潜质。在复试环节经常听老师提到,有的学生分数考得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特别是在理工实践、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很明显比较弱。通过复试,是否有创新潜质老师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创新的潜质,还有科研能力,因为研究生要做科研,已有的科研成果在复试成绩里可以加分。

  《大前程》: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厦大有哪些举措?

  詹心丽:我们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凡考入厦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0%的学生(不包括在职委培)享有奖助学金,其中,硕士研究生特等奖5.1万,3年不滚动。这其中,涵盖了全程的学费3.3万,其余的,基本可以解决生活费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特别优秀的学生招进来,而且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等奖跟特等奖学金享受的金额是一样的,不过要滚动,入学时主要是入学成绩,第二年起则要根据在学期间的成绩等各方面来评。

  《大前程》:奖学金的评定是根据入学时候的成绩吗?

  詹心丽:对,是根据入学成绩,同时对优秀推免生在奖学金的等级上有倾斜。三等奖学金每年每个月有400元的生活费,学费是自己出的。博士最高的是9万元,其中特等奖学金三年不变,每年3万,这3万涵盖了学费1.3万和生活费1.7万。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相当高的。

  《大前程》:与过去研究生免费入学相比,现在实行收费培养但发放奖学金,这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詹心丽:最主要是生活费这一块加大了。比如说原来的公费是免学费,然后每个月提供给硕士400元每年4000元、博士600元每年6000元的生活费。但现在博士一等奖学金一年的生活费是1.7万,加大了3倍。硕士一等奖学金一年是6000元。原来一分之差,自费生就得交好几万学费,现在是分等级的。另外一点,就是不是一考定终生了。现在除了教育部拨的资金,厦门大学自己也加大了投入,通过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来提高奖学金的受益面。并且,厦大还有助学金,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助学金,博士生每年有1000万的助学金,硕士生每年也有1000万。学校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优秀学生,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学习和进行科研。

  招生办网页可查导师资料,参考书可在书店买到

  《大前程》:在"研招会"上我们的记者被问到的一个比较多的问题是,怎么联系导师,能不能请你介绍一点经验?

  詹心丽: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时候不是以导师来招生,而是根据计划招进来后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录取进来以后再分配导师。厦大招生办的网页上有一个"导师风采",上面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链接,考生自己去查询就可以了解到包括老师的Email等等信息。另外,各个院系的联系方式在招生办的网页上也都有。现在,我们还要求每个院系的网页都要设立一个招生专栏,学生可以去了解信息。至于博士生,肯定要与导师联系,因为有的导师了解你的情况后,不一定建议你报考。

  《大前程》:那么,参考书方面呢,想报考厦大的考生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参考书?

  詹心丽:关于这方面,我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现在厦大共有225个硕士专业、140个博士专业,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专业都能熟悉。作为考生来说肯定要进一步去了解,因为现在资讯那么发达,院系自身也能够回答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考生怎么找到合适的专业参考书?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厦大的招生考试*跟其他院校的不一样。厦大招生办在研招方面,主要是做两件事情,前期的招生计划与宣传和后期的复试录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初试,而在厦大,初试的组织工作不在招生办。厦大设有一个考试中心,博士导师、硕士导师要跟研究生院去协调,初试由考试中心负责。所以考生可以去考试中心的网页上看一下。我个人获知,往年的真题也可以购买。至于专业参考书,我们一再向院系提出建议,一定要提供给考生那些书店就可以买得到的书,并且参考书应尽量少。

  《大前程》:如果能书店就能买到,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詹心丽:是的,一般书店都能买到。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不是只有厦门大学的考生,所以我们每年都一再要求院系要注意这个问题,即参考书是全国一般书店能买到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校为考生服务方面不包括开设辅导班,教育部也明文规定了不能举办考前辅导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30 15:16

其实济南大学分数不高,大约得550左右,实在不行就花钱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到目前为止,厦门大学可能仍然是唯一一家有自己独特招生*的综合性大学:从1999年开始,厦门大学就把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放在了一个招生办,成为了全国唯一有研究生院、但研究生院不负责招生的高校。目前,除了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外,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甚至包括成教的学历生招生也在招生办,每年的招生规模接近万人。

  那么,厦门大学这样的招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也是《大前程》记者一开始就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职能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招收优秀学生"

  《大前程》:厦门大学把所有招生工作合在一起,这样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詹心丽:1999年我们学校在*改革时就把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合在了一起,到2004年把我调过来的时候又增加了国际和海外招生这一块。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招生专业户。当然我要了解各类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不了解培养和管理我就无法做招生宣传。但是具体的培养和管理过程我不参与,不是在一个机构,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形成。而朱崇实校长为什么有这个思路呢?这就是我们朱校长的独创思维,他把招生作为了一个专业,这样我们的招生就很专业化。招生最重要的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我们的精力就是围绕着怎么来吸引优质生源,怎么来做好规范的招生宣传,通过我们规范的招生录取把优秀生招进厦大来。

  作为研究型大学,优质生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生源做起。所以我们学校的*是招生归招生,管理培养归管理培养,就业归就业。

  《大前程》:这样的招生思路有什么创新性?

  詹心丽:我校的招生思路,在全国来说也是很有创新性的。具体地说,我们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厦大人人都是招生宣传员",最主要的思路就是调动院系的积极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大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导师风采等,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就是说提高生源质量,不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招生录取工作当然是我们最后把关,因为我们是职能部门。但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厦大人人都有职责。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这些年重点推动院系走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第一线,每年至少有几百人经过培训后到全国各地开展招生宣传。

  我们出去到重点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一般是一个团配3个人:一个教授博导,甚至还兼分管研究生的院长或系主任,一个是研究生秘书,一个是院系的党政领导,三个人组成一支招生队伍。在参加中国教育网主办的咨询会时,我们组织专场的说明会,由教授博导来介绍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最近在哈尔滨举办的那一场,参加的那个老师就反馈回来说效果非常好。我们就是要通过让学生与教授博导面对面,来感受厦大教授博导的风采和学识。同时,这些教授博导走出去,本身就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他们首先代表的是厦大,然后,作为处在人才培养第一线的他们,也能亲自感受到生源的重要性,今后会更重视生源的质量。

  院系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生源的好坏,首先最大受益的是院系、导师,其次,生源好不好关键也在院系。研究生报考往往是冲着名导师、名专业来,如果不把学科展示出去,不让导师去展示风采,考生怎么能了解呢?

  《大前程》:在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研招会上,你们怎么来介绍和宣传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们是怎么做的?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2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詹心丽:比如说在哈尔滨举办的这一场咨询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亲自去了。院系领导的重视很重要。从面上来说是代表学校,更重要的是推动院系这个点,点面结合。因为院系老师最了解优质生源在哪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比如说重点到什么学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做宣传、面对考生,甚至直接吸引优秀生源,由教授博导当场面试他们。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推动招收优质生源的。

  "重视推免生,理工类专业申请我校推免机会更大"

  《大前程》:厦大研究生推免生的情况如何?

  詹心丽:通过统招来的生源,有的考分非常高,但可能来源的学校差一点,这个现象目前在全国非常普遍。当然,来自一般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当年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这很正常,但来自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可能相对较好。我们对全校乃至各院系做过数据分析,这几年来自重点学校的考生比例逐渐提高,去年硕士来自"985"、"211"院校的有60%,博士将近80%。之所以这么高的比例,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大了推免生的比例。这几年,每年外校申请推免的人数达到2000多,实际录取三四百人,加上校内推免生大概*百人,已经占到学术型研究生的1/3了。

  当然,本校推免生人数受教育部指标控制,即占本科毕业生的15%,而且这15%里面的有1/3是一定要推免到校外的。这个指标数是不能变的,那就只有去吸引更多的校外推免生。为了吸引外校的优秀推免生,我们在*上不断地做出调整。比如在操作程序上,我们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简化程序,这在全国可能也算是比较早的。我们承诺每年9月1日开始,网上报名 4天给考生一个答复,就是说第一天你在我们的网上报名,我们在一天时间之内对你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比如说是不是"985"、"211"院校,是否符合名列前茅、外语成绩达到什么程度等这些基本条件,然后将信息转给院系,要求院系三天以内就要给考生一个能否来面试以及何时来面试的答复。(删:接着就是院系来确定时间通知考生面试。)

  当然,通过推免来吸引优质生源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考生选我们,我们选考生。这一过程非常激烈,因为全国只有20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985、211学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是15%,其他的学校5%。所以今年开始,我们又有一个新的*,主要是针对现在的一些非"985"、"211"的学校,比如说一些省里的综合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现在各个省都非常重视投入,生源相当不错。而且他们的推免生名额只有5%,这5%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对这5%的申请人就特别留意。

  从这几年分析来看,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的数量已经增加了近十倍。从生源结构上说,主要分布在经管法、人文社科和理工;从生源质量来讲,经管法无疑非常火爆,质量非常好。人文社科也相当好,因为我们人文社科排名非常靠前。但理工的生源质量相对来讲差一点,所以我们今年特别加大了理工专业接收外校推免生的力度,具体做法是:对申请我校理工专业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除了是"985"、"211"院校之外,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都可以来申请。

  "复试一视同仁,看重科研潜质"

  《大前程》: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厦大最看重考生的哪方面素质呢?

  詹心丽: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录取时的高分低能现象。那么怎么来尽量避免高分低能呢?我们主要是通过复试这个来判断,复试大概占30%到50%的权重。厦大在复试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和创新潜质。

  首先,厦大的复试过程是很规范的,我们每年都出台指导性较强的复试录取工作意见,在公开、透明方面做得可能比其他学校更好一点。比如,考生上网可以查到任何信息。我们会在网上提前告知,比例是多少,权重是多少。除了选拔优秀生,还要面向考生、面向社会,维护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开。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很注重程序的规范,不管是博士、硕士,在复试的环节都要录音。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3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那么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复试不但是一种程序,一种形式,通过复试让考生亮相,展示能力和潜质。在复试环节经常听老师提到,有的学生分数考得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特别是在理工实践、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很明显比较弱。通过复试,是否有创新潜质老师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创新的潜质,还有科研能力,因为研究生要做科研,已有的科研成果在复试成绩里可以加分。

  《大前程》: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厦大有哪些举措?

  詹心丽:我们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凡考入厦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0%的学生(不包括在职委培)享有奖助学金,其中,硕士研究生特等奖5.1万,3年不滚动。这其中,涵盖了全程的学费3.3万,其余的,基本可以解决生活费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特别优秀的学生招进来,而且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等奖跟特等奖学金享受的金额是一样的,不过要滚动,入学时主要是入学成绩,第二年起则要根据在学期间的成绩等各方面来评。

  《大前程》:奖学金的评定是根据入学时候的成绩吗?

  詹心丽:对,是根据入学成绩,同时对优秀推免生在奖学金的等级上有倾斜。三等奖学金每年每个月有400元的生活费,学费是自己出的。博士最高的是9万元,其中特等奖学金三年不变,每年3万,这3万涵盖了学费1.3万和生活费1.7万。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相当高的。

  《大前程》:与过去研究生免费入学相比,现在实行收费培养但发放奖学金,这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詹心丽:最主要是生活费这一块加大了。比如说原来的公费是免学费,然后每个月提供给硕士400元每年4000元、博士600元每年6000元的生活费。但现在博士一等奖学金一年的生活费是1.7万,加大了3倍。硕士一等奖学金一年是6000元。原来一分之差,自费生就得交好几万学费,现在是分等级的。另外一点,就是不是一考定终生了。现在除了教育部拨的资金,厦门大学自己也加大了投入,通过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来提高奖学金的受益面。并且,厦大还有助学金,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助学金,博士生每年有1000万的助学金,硕士生每年也有1000万。学校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优秀学生,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学习和进行科研。

  招生办网页可查导师资料,参考书可在书店买到

  《大前程》:在"研招会"上我们的记者被问到的一个比较多的问题是,怎么联系导师,能不能请你介绍一点经验?

  詹心丽: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时候不是以导师来招生,而是根据计划招进来后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录取进来以后再分配导师。厦大招生办的网页上有一个"导师风采",上面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链接,考生自己去查询就可以了解到包括老师的Email等等信息。另外,各个院系的联系方式在招生办的网页上也都有。现在,我们还要求每个院系的网页都要设立一个招生专栏,学生可以去了解信息。至于博士生,肯定要与导师联系,因为有的导师了解你的情况后,不一定建议你报考。

  《大前程》:那么,参考书方面呢,想报考厦大的考生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参考书?

  詹心丽:关于这方面,我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现在厦大共有225个硕士专业、140个博士专业,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专业都能熟悉。作为考生来说肯定要进一步去了解,因为现在资讯那么发达,院系自身也能够回答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考生怎么找到合适的专业参考书?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厦大的招生考试*跟其他院校的不一样。厦大招生办在研招方面,主要是做两件事情,前期的招生计划与宣传和后期的复试录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初试,而在厦大,初试的组织工作不在招生办。厦大设有一个考试中心,博士导师、硕士导师要跟研究生院去协调,初试由考试中心负责。所以考生可以去考试中心的网页上看一下。我个人获知,往年的真题也可以购买。至于专业参考书,我们一再向院系提出建议,一定要提供给考生那些书店就可以买得到的书,并且参考书应尽量少。

  《大前程》:如果能书店就能买到,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詹心丽:是的,一般书店都能买到。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不是只有厦门大学的考生,所以我们每年都一再要求院系要注意这个问题,即参考书是全国一般书店能买到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校为考生服务方面不包括开设辅导班,教育部也明文规定了不能举办考前辅导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其实济南大学分数不高,大约得550左右,实在不行就花钱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其实济南大学分数不高,大约得550左右,实在不行就花钱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到目前为止,厦门大学可能仍然是唯一一家有自己独特招生*的综合性大学:从1999年开始,厦门大学就把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放在了一个招生办,成为了全国唯一有研究生院、但研究生院不负责招生的高校。目前,除了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外,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甚至包括成教的学历生招生也在招生办,每年的招生规模接近万人。

  那么,厦门大学这样的招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也是《大前程》记者一开始就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职能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招收优秀学生"

  《大前程》:厦门大学把所有招生工作合在一起,这样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詹心丽:1999年我们学校在*改革时就把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合在了一起,到2004年把我调过来的时候又增加了国际和海外招生这一块。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招生专业户。当然我要了解各类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不了解培养和管理我就无法做招生宣传。但是具体的培养和管理过程我不参与,不是在一个机构,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形成。而朱崇实校长为什么有这个思路呢?这就是我们朱校长的独创思维,他把招生作为了一个专业,这样我们的招生就很专业化。招生最重要的就是开拓优质生源。我们的精力就是围绕着怎么来吸引优质生源,怎么来做好规范的招生宣传,通过我们规范的招生录取把优秀生招进厦大来。

  作为研究型大学,优质生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生源做起。所以我们学校的*是招生归招生,管理培养归管理培养,就业归就业。

  《大前程》:这样的招生思路有什么创新性?

  詹心丽:我校的招生思路,在全国来说也是很有创新性的。具体地说,我们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厦大人人都是招生宣传员",最主要的思路就是调动院系的积极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大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导师风采等,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就是说提高生源质量,不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招生录取工作当然是我们最后把关,因为我们是职能部门。但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厦大人人都有职责。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这些年重点推动院系走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第一线,每年至少有几百人经过培训后到全国各地开展招生宣传。

  我们出去到重点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一般是一个团配3个人:一个教授博导,甚至还兼分管研究生的院长或系主任,一个是研究生秘书,一个是院系的党政领导,三个人组成一支招生队伍。在参加中国教育网主办的咨询会时,我们组织专场的说明会,由教授博导来介绍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最近在哈尔滨举办的那一场,参加的那个老师就反馈回来说效果非常好。我们就是要通过让学生与教授博导面对面,来感受厦大教授博导的风采和学识。同时,这些教授博导走出去,本身就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他们首先代表的是厦大,然后,作为处在人才培养第一线的他们,也能亲自感受到生源的重要性,今后会更重视生源的质量。

  院系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生源的好坏,首先最大受益的是院系、导师,其次,生源好不好关键也在院系。研究生报考往往是冲着名导师、名专业来,如果不把学科展示出去,不让导师去展示风采,考生怎么能了解呢?

  《大前程》:在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研招会上,你们怎么来介绍和宣传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们是怎么做的?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2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詹心丽:比如说在哈尔滨举办的这一场咨询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亲自去了。院系领导的重视很重要。从面上来说是代表学校,更重要的是推动院系这个点,点面结合。因为院系老师最了解优质生源在哪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比如说重点到什么学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做宣传、面对考生,甚至直接吸引优秀生源,由教授博导当场面试他们。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推动招收优质生源的。

  "重视推免生,理工类专业申请我校推免机会更大"

  《大前程》:厦大研究生推免生的情况如何?

  詹心丽:通过统招来的生源,有的考分非常高,但可能来源的学校差一点,这个现象目前在全国非常普遍。当然,来自一般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当年高考没考好,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这很正常,但来自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可能相对较好。我们对全校乃至各院系做过数据分析,这几年来自重点学校的考生比例逐渐提高,去年硕士来自"985"、"211"院校的有60%,博士将近80%。之所以这么高的比例,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大了推免生的比例。这几年,每年外校申请推免的人数达到2000多,实际录取三四百人,加上校内推免生大概*百人,已经占到学术型研究生的1/3了。

  当然,本校推免生人数受教育部指标控制,即占本科毕业生的15%,而且这15%里面的有1/3是一定要推免到校外的。这个指标数是不能变的,那就只有去吸引更多的校外推免生。为了吸引外校的优秀推免生,我们在*上不断地做出调整。比如在操作程序上,我们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简化程序,这在全国可能也算是比较早的。我们承诺每年9月1日开始,网上报名 4天给考生一个答复,就是说第一天你在我们的网上报名,我们在一天时间之内对你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比如说是不是"985"、"211"院校,是否符合名列前茅、外语成绩达到什么程度等这些基本条件,然后将信息转给院系,要求院系三天以内就要给考生一个能否来面试以及何时来面试的答复。(删:接着就是院系来确定时间通知考生面试。)

  当然,通过推免来吸引优质生源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考生选我们,我们选考生。这一过程非常激烈,因为全国只有200多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985、211学校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是15%,其他的学校5%。所以今年开始,我们又有一个新的*,主要是针对现在的一些非"985"、"211"的学校,比如说一些省里的综合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现在各个省都非常重视投入,生源相当不错。而且他们的推免生名额只有5%,这5%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对这5%的申请人就特别留意。

  从这几年分析来看,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的数量已经增加了近十倍。从生源结构上说,主要分布在经管法、人文社科和理工;从生源质量来讲,经管法无疑非常火爆,质量非常好。人文社科也相当好,因为我们人文社科排名非常靠前。但理工的生源质量相对来讲差一点,所以我们今年特别加大了理工专业接收外校推免生的力度,具体做法是:对申请我校理工专业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除了是"985"、"211"院校之外,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都可以来申请。

  "复试一视同仁,看重科研潜质"

  《大前程》: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厦大最看重考生的哪方面素质呢?

  詹心丽: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录取时的高分低能现象。那么怎么来尽量避免高分低能呢?我们主要是通过复试这个来判断,复试大概占30%到50%的权重。厦大在复试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和创新潜质。

  首先,厦大的复试过程是很规范的,我们每年都出台指导性较强的复试录取工作意见,在公开、透明方面做得可能比其他学校更好一点。比如,考生上网可以查到任何信息。我们会在网上提前告知,比例是多少,权重是多少。除了选拔优秀生,还要面向考生、面向社会,维护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开。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很注重程序的规范,不管是博士、硕士,在复试的环节都要录音。
作者:218.56.106.* 2009-10-15 12:06 回复此发言 3厦门大学招办主任专访:我的工作是招生专业户
  那么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复试不但是一种程序,一种形式,通过复试让考生亮相,展示能力和潜质。在复试环节经常听老师提到,有的学生分数考得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特别是在理工实践、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很明显比较弱。通过复试,是否有创新潜质老师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创新的潜质,还有科研能力,因为研究生要做科研,已有的科研成果在复试成绩里可以加分。

  《大前程》: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厦大有哪些举措?

  詹心丽:我们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凡考入厦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0%的学生(不包括在职委培)享有奖助学金,其中,硕士研究生特等奖5.1万,3年不滚动。这其中,涵盖了全程的学费3.3万,其余的,基本可以解决生活费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特别优秀的学生招进来,而且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等奖跟特等奖学金享受的金额是一样的,不过要滚动,入学时主要是入学成绩,第二年起则要根据在学期间的成绩等各方面来评。

  《大前程》:奖学金的评定是根据入学时候的成绩吗?

  詹心丽:对,是根据入学成绩,同时对优秀推免生在奖学金的等级上有倾斜。三等奖学金每年每个月有400元的生活费,学费是自己出的。博士最高的是9万元,其中特等奖学金三年不变,每年3万,这3万涵盖了学费1.3万和生活费1.7万。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相当高的。

  《大前程》:与过去研究生免费入学相比,现在实行收费培养但发放奖学金,这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詹心丽:最主要是生活费这一块加大了。比如说原来的公费是免学费,然后每个月提供给硕士400元每年4000元、博士600元每年6000元的生活费。但现在博士一等奖学金一年的生活费是1.7万,加大了3倍。硕士一等奖学金一年是6000元。原来一分之差,自费生就得交好几万学费,现在是分等级的。另外一点,就是不是一考定终生了。现在除了教育部拨的资金,厦门大学自己也加大了投入,通过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来提高奖学金的受益面。并且,厦大还有助学金,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助学金,博士生每年有1000万的助学金,硕士生每年也有1000万。学校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优秀学生,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学习和进行科研。

  招生办网页可查导师资料,参考书可在书店买到

  《大前程》:在"研招会"上我们的记者被问到的一个比较多的问题是,怎么联系导师,能不能请你介绍一点经验?

  詹心丽: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时候不是以导师来招生,而是根据计划招进来后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录取进来以后再分配导师。厦大招生办的网页上有一个"导师风采",上面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链接,考生自己去查询就可以了解到包括老师的Email等等信息。另外,各个院系的联系方式在招生办的网页上也都有。现在,我们还要求每个院系的网页都要设立一个招生专栏,学生可以去了解信息。至于博士生,肯定要与导师联系,因为有的导师了解你的情况后,不一定建议你报考。

  《大前程》:那么,参考书方面呢,想报考厦大的考生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参考书?

  詹心丽:关于这方面,我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现在厦大共有225个硕士专业、140个博士专业,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专业都能熟悉。作为考生来说肯定要进一步去了解,因为现在资讯那么发达,院系自身也能够回答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考生怎么找到合适的专业参考书?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厦大的招生考试*跟其他院校的不一样。厦大招生办在研招方面,主要是做两件事情,前期的招生计划与宣传和后期的复试录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初试,而在厦大,初试的组织工作不在招生办。厦大设有一个考试中心,博士导师、硕士导师要跟研究生院去协调,初试由考试中心负责。所以考生可以去考试中心的网页上看一下。我个人获知,往年的真题也可以购买。至于专业参考书,我们一再向院系提出建议,一定要提供给考生那些书店就可以买得到的书,并且参考书应尽量少。

  《大前程》:如果能书店就能买到,这对考生来说确实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詹心丽:是的,一般书店都能买到。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不是只有厦门大学的考生,所以我们每年都一再要求院系要注意这个问题,即参考书是全国一般书店能买到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校为考生服务方面不包括开设辅导班,教育部也明文规定了不能举办考前辅导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18

其实济南大学分数不高,大约得550左右,实在不行就花钱啊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我爱我校征文800字 建行聚财宝少一万时5小时内补上会怎样 咪哩乡文化教育 咪哩乡基础设施 咪哩村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咪哩乡咪哩村 咪哩乡历史文化 元江咪哩中心小学怎么样? 原神 原神胡桃进阶材料是什么? 原神 原神呢胡桃材料有哪些? 原神 原神胡桃的突破材料是什么?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 请帮帮我,怎么报专升本 专升本是怎么升啊? 专科是不是可以考任何学校啊? 电视剧《如懿传》什么时候播,女主有周迅出演,剧情大 小米k20 pro支持磁吸冲 任务栏的Windows XP 在windows XP下,锁定任务栏能干什么? 在WINDOWS XP“任务栏”的作用是( ) windows XP中的'任务栏'是用来显示什么的 WindowsXP的工具栏可以干什么 在windows xp中 任务栏 的作用是 窗口处于非最大化时,如何改变其位置?WindowsXp的任务栏有哪些作用? 在windows xp 中任务栏的主要功能是? windows xp 任务栏 的主要功能 电脑有什么组成 买房全款还是按揭划算 浅谈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老师的专业提升,怎么快速的备课呢?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把工作秘密分为几类 警务工作秘密的范围共有多少项? 远程教育专升本在什么网站报名 喵喵机怎么使用 无锡能不能买到韭菜花酱吗? 韭菜花什么牌子好 去草原买野韭菜花酱什么牌子的好? 云南十八怪是糕点? 云南有哪五宝?云南昆明有什么特产? 云南十八怪? 寻一种云南特产食品礼盒。分成很多个小盒装的。 城中村改造有何商机? 实行棚户区改造,有哪些好处呢? 双子座和射手座在一起合适吗? 双子座和射手座合得来吗? 射手座和双子座配吗? 双子座女生与射手座男生相配吗 双子座女生和射手座男生在一起合适吗? 双子座跟射手座配么?能在一起么?原因 双子座和射手座配吗 双子座和射手座在一起好吗 双子座和射手座在一起和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