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9:4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6:07
首先,我们在形容一种动物对我们有益还是有害时,通常喜欢用“益虫和害虫”来形容。但是严格意义上说,“害虫益虫”是对昆虫的定义,对于动物通常是用“益兽和害兽”。所以刺猬作为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并不是昆虫,所以,问题应该改为“刺猬是益兽还是害兽?”
那么,刺猬到底是益兽还是害兽呢?我认为害虫益虫,害兽益兽都是人为给动物定义的标签,它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才产生的,所以有着很强的片面性。对于自然界来说,生物并没有“害”“益”这一定义。既然“害兽、益兽”是以人类为出发点定义的。那么,我们就从刺猬对人类的好处和坏处来看一下,刺猬究竟是害兽还是益兽?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刺猬
刺猬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哺乳动物,在欧洲、亚洲以及非洲*上都有分布。从生物学分类上看,刺猬是哺乳纲猬形目猬科猬亚科下所有动物的总称,在猬亚科下有4个不同的属12种不同的刺猬。在我国比较常见的刺猬分别是来自于
猬属下的黑龙江刺猬以及林猬属下的林猬。
林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各地以及长江流域附近,而黑龙江刺猬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当然,这只是野生刺猬的分布情况,在当下,刺猬被作为一种宠物饲养,也有众多的品种,其中有一种迷你的小刺猬,这种刺猬并不是我国本土的,而是非洲侏儒猬(四趾刺猬)经过人工培育产生的宠物品种。
“另类”的哺乳动物
一般情况下,哺乳动物大都为恒温动物,拥有*体温的能力,但是刺猬却是个另类,这是因为刺猬本身并没有体温调节中枢系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的体温会像蛇类这种变温动物一样,随着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这种能力的缺失对于生活在非洲热带环境下的刺猬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生活在欧亚*上的刺猬来说就是种挑战了。为了适应冬天极低的气温,在入冬以前的刺猬开始疯狂地进食,当外界温度下降到7℃-9℃时,刺猬就开始寻找自己冬眠的场所了。野生刺猬一般会选择厚厚的落叶底下、枯木堆下以及柴草堆内进行冬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从柴草堆里找到它们的原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农村冬天的柴草堆里发现了它,尽量不要移动它,因为一旦将它拿到外面,很快它就会被冻死。刺猬的冬眠根据外界环境而定,通常是从秋末到春天(温度恢复到7℃以上时)。
刺猬的食性和天敌
刺猬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成年后它们的体长也大都在15-25公分之间,虽然它们有着细小且尖利的牙齿,但是它们的攻击性并不强。在遇到危险时,它们通常会放弃逃跑,而选择将自己蜷缩起来,用满背的棘刺来保护自己。尽管这样,在野生环境下,它还是有很多天敌的,比如黄鼠狼可以用自己的“臭气”*蜷缩起来的刺猬舒展开、狐狸可以利用自己尖利的爪子直接“掏进去”、猫头鹰则会直接将刺猬抓到天上再摔下来让刺猬就范等等。
刺猬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们的主要食物以昆虫为主,偶尔也会吃植物的果实。虽然从表面上看,刺猬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动物。但是,目前刺猬已经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中,它们的数量由于人类的活动以及农药的使用逐渐下降。
刺猬是害兽还是益兽?
从刺猬的食性上看,它是虫子的克星。一只成年的刺猬一晚上就能吃掉200克虫子,而通常一只3公分左右的虫子体重在2克左右,也就是说刺猬一晚上就能吃掉至少100条大虫子。而且刺猬经常捕猎的地点就在农田当中,所以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益兽。
有的小伙伴会说:刺猬不是有偷瓜的习性吗?这一点倒是没错,刺猬在食物匮乏时确实有吃植物果实的行为,但是,仅仅是食物匮乏的时候,平时它们极少偷食瓜果。
因此,从刺猬的食性上看,它对于人类的“利大于弊”,是一种益兽。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刺猬成为了“入侵物种”,那么它就会从益兽变为害兽。比如在大洋洲是没有原生刺猬的,但是随着人为的引入,大洋洲本身的生态系统中就没有刺猬的天敌,所以在大洋洲的刺猬呈泛滥趋势。刺猬数量的增多,不仅让昆虫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影响到了鸟类和蚯蚓等“益兽”,因为虫子不充足时,它们在大洋洲改吃鸟蛋和蚯蚓。从这个角度上看,在大洋洲的刺猬属于“害兽”。
由于刺猬主要以害虫为食,所以在原生环境中,刺猬毫无疑问是益兽。但是对于没有刺猬分布的地区,一旦刺猬“入侵”,它就会因为食物的匮乏进食一些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所以就成了“害兽”。
但是不管怎么说,“好坏”本身就是人为定义的,而入侵也是人为引进的。所以,在自然界中的生物对于原有的生态来说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6:07
刺猬主要以老鼠、蛇、虫蛹、以及草、根、瓜果等为食,对人类即有益又有害。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6:07
有益有害。刺猬是杂食性动物,即吃田里的害虫,也会危害农作物。所以他们有益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