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集体下挫:玉米走跌、小麦加速回落,化肥却疯涨600元,咋了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2: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6:01
又是一年春播季节,目前的粮价直接关系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可是现在的粮食市场,水稻价稳中趋弱,横在那就是个不涨,大豆主产区价格停留在3元附近,也是上涨乏力。
虽然说小麦、玉米价格前期涨势不错,可是随着欧洲冲突两国谈判形势的好转,也出现了集体下跌的局面。
除了粮价不好,更让人闹心的就是3月份的化肥价格出现大涨,种地的成本又得增加。
到底啥情况?下面了解一下:
一、玉米价格连续回落
最近几天,各地玉米价格出现持续下调,市场氛围相对沉重。
4月3日市场又有多家企业下调收购价格,山东邹城熙来每斤玉米下跌0.5分,1.445元/斤;寿光金玉米跌0.5分,1.440元/斤;东平祥瑞跌1.0分,1.445元/斤;内蒙通辽梅花跌0.5分,1.380元/斤。
不过今天柠檬生化还不错,每斤涨1.0分,1.51元/斤。
整体来看,玉米市场除了前文提到的国际因素之外,近期天气转暖,基层剩余粮源出手的较多,也带来一定的卖压。
虽然短期内玉米市场震荡偏弱的走势仍会持续,但是中长期来看,玉米价格仍有上行的动能,全国均价整体进入1.50元时代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二、小麦市场越跌越猛,大面积降价
今年小麦行情成了粮食市场的“领头羊”,曾经在3月份一度辉煌地踏上1.70元的高位,然而最近几天,小麦价格却盛极而衰,越跌越猛,目前看1.60元的价格也很难守住。
4月3日,小麦市场仍以下跌为主,其中:山东发达集团平源,普麦跌5厘,1.60元/斤;河南思丰面粉普麦跌1.5分,1.60元/斤;延津克明普麦跌1.0分,1.58元/斤;安徽金沙河普麦跌1.0分,1.60元/斤;河北金沙河跌1.0分,1.60元/斤;大名五得利普麦跌1分,1.57元/斤;东明五得利跌1.5分,1.585元/斤。
目前看,小麦加工企业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跌破1.60元大关,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整体重新回到1.5元时代似乎没有悬念。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阐述一下两个观点:
一是3月份小麦价格大涨,主要受国际粮价、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涨速过快,与玉米、水稻等价格差异拉得过大,有回落的动能。
二是目前是基层小麦供给“青黄不接”的时期,5、6月份之后,冬小麦陆续收获后,价格回落应是很难避免的。
三是由于目前小麦价格与水稻、玉米价格出现倒挂,在饲料这一块消费中,玉米和水稻将成为性价比较高的原料品种,小麦将淡出市场,对未来的小麦价格也构成一定的利空。
三、水稻价格稳中趋弱,就是涨不起来
今年的水稻市场确实让人爱恨交加,爱的是今年的水稻产量还不错,本以为能增加一些收入,恨的是价格上有些差强人意。
目前看,黑龙江地区的普通圆粒粳稻价格还是很低,在1.26-1.32元区间,超过1.30元很难。
而南方地区的早稻价也不理想,主流价在1.25-1.30元之间,中晚籼稻价格也多在1.35-1.42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都要有至少3-5分钱的价差。
水稻价格涨不起来,原因很多:
一是多年来的水田比较效益略高的历史,导致“水田改旱田”较多,导致水稻总产增加。
二是水稻的库存数量比较庞大,主要是经过多年的托市收购,积累了大量的库存粮,市场供给相对充足,通俗地说就是不缺水稻。
三是在用途上,由于居民饮食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大米的消费有所下降;再加上在饲料领域、工业加工领域中性价比不高。
主要是这几种原因,导致水稻市场行情没有起色,不过据了解,2022年水稻市场可能会迎来变局,在播种面积预减、去库存力度加大、突出的低价优势等多个利好共振之下,下半年水稻价格很可能会成为继大豆、玉米、小麦三大作物接力上涨之后的上涨品种,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四、化肥价格疯涨不止,还要涨?
说完粮价,最后来说说化肥市场,在过去的3月份里,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均出现大幅上涨。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4月初,尿素主流价格2850-3120元之间,比2月份平均上涨100-200元左右;复合肥与2月份相比平均涨幅250-350元/吨,45%硫基复合肥主流价格2450-3750元/吨;45%氯基复合肥主流价3200-3500元/吨。
磷酸二铵平均涨幅与2月份相比,上涨200元/吨左右,主流价4050-4100元/吨左右。
钾肥中的氯化钾涨幅较大,比2月平均上涨400-600元,目前主流价4600-4900元/吨。
据内人士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一是化肥原材料涨价,并且涨幅较大。
二是目前正是春耕季节,正是化肥需求旺季。
三是物流费用上升,主要源于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价格上涨,化肥的运输费用上涨,也会增加一部分化肥价格。
各位朋友,最近一段时间,玉米、稻麦等粮价“加速回落”,化肥却疯涨600元,你怎么看?今年种地的收入会不会下降?欢迎发表看法,供广大农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