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0: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0:26
中世纪的阿拉伯史学著作,不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每部著作动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字,这样的作品在学术界被称为“大历史”。在众多的阿拉伯通史著作中,伊本·凯西尔的《始末录》无疑是一部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的作品。它不仅因为自身在阿拉伯史学史中的重要性而榜上有名,而且因为其在后世史学著作的参考文献和注释中出现频率极高,以及篇幅较长,译成汉语当在1000万字左右,使其成为超越泰伯里的《民族与帝王史》、伊本·艾西尔的《历史大全》、伊本·赫勒敦的《历史》、马斯欧迪的《黄金草原》等著作的存在。因此,《始末录》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堪称一部名副其实的“大历史”。
伊本·凯西尔(公元1302~1373),他的正式名字按阿拉伯人的习惯顺序排列为:艾布·菲达(意为菲达之父)、伊马德丁(意为宗教之柱)、伊斯梅尔·本·欧迈尔·本·凯西尔·本·道依,以及附名——布斯拉威·大马士基。他在阿拉伯史学界以其著作《始末录》而闻名于世。实际上,在《始末录》开头部分,作者伊本·凯西尔自己介绍了他的生平情况,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一些他的背景和经历。
伊本·凯西尔出生于叙利亚南部布斯拉一个叫迈杰戴勒的村庄,父亲是一位讲经人,颇有些文化。他的父亲之所以给排行最小的他起名叫伊斯梅尔,是因为他的长兄原叫这个名字。这位长兄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宗教知识,后来在能背诵《古兰经》和熟读诸多宗教名著之后,前往大马士革谋事。不幸的是,他不慎从房顶摔下,几天后不治身亡。父亲悲痛欲绝,写了很多悼亡诗,并在他最小的儿子问世时,将他命名为同长子一样的名字——伊斯梅尔。
伊本·凯西尔4岁时父亲亡故,成为孤儿。在另一位学有所成的哥哥抚养下,6岁时被带到大马士革,开始求学之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在几位学术大师的指导下,他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教经注学家、教法学家、圣训学家和史学家。
伊本·凯西尔在学术生涯中,有一件非常重要且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与被称为“*学界泰斗”的伊本·泰米叶的相识。伊本·泰米叶在*教学术史上地位非同一般,被认为是14世纪最著名的教义学家和教法学家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是原教旨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其学说和著作为18世纪的瓦哈比教派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近现代的*复兴思潮和运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思想影响。伊本·凯西尔对导师的崇拜和忠诚,体现在了他始终支持捍卫导师的思想体系,甚至在导师因坚持自己的主张多次下狱、著作全被封禁的情况下,他自始至终与导师站在一起。在导师于74岁逝世后(此时他已双目失明),按照导师的遗愿,他被葬在埃及苏菲公墓中,紧邻着导师的墓。
伊本·凯西尔一生著述颇丰,被后世学者经常提及的著作有20余部,其中最著名的是《始末录》和《伟大的古兰经之诠释》,后者在我国*学界也被称为《伊本·凯西尔古兰经注》。这两部著作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前者因其采用的注释方法而成为后世学者所遵循的基本方法之一,被认为是传闻经注中最有权威的著作。此外,他还写过一本题为《聆听问题解惑观止》的著作,专门探讨和说明了歌唱和音乐问题,展现了他的学术涉猎范围之广。
至于《始末录》本身,它由14卷组成,搜集整理了当时的重要史料,记述了*教的传播发展及历史事件,并对这些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尤其是对先知穆罕默德生平的详细记述,几乎占整部著作一半的篇幅。这部分内容使他成为先知传记学方面的权威,倍受后人推崇。《始末录》的写作风格清晰、选材精审、详略得当,对过去事件的言论和批评更是其鲜明特点。
《始末录》不仅记载了政权更迭、战争过程和名人亡故等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穿插着数以百计的“小故事”,包括各代哈里发和王公大臣的传闻逸事,以及民间发生的各类奇案怪事。这些故事使《始末录》在史学著作中具有独特的意义,不仅丰富了历史记载的内容,也提供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使得整部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阿拉伯当代著名学者沙基尔·穆斯塔法在其史学史名作《阿拉伯历史和史学家》中评价伊本·凯西尔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他的《历史》脉络清晰、选材精审、详略得当,对过去事件的言论和批评成为其著作的鲜明特点。不过,对于《始末录》这样一部“大历史”,其高度评价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它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这些穿插其中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让读者在阅读整部历史时可以得到一点轻松的感觉。
伊本·凯西尔(1bnKathir,1302~1373) *经注学家、教法学家、史学家。曾担任过大马士革*学校教师。通晓《古兰经》,对教义学、圣训学、历史学颇有研究。奉逊尼派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