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0: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2:39
赵萝蕤出生于苏州一个书香门第,14岁时离开古城,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她的父亲赵紫宸是东吴大学教授,曾留学美国,对女儿的教育十分重视,亲自教授她中文经典如《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赵萝蕤在苏州圣约翰堂附近的幼稚园接受美国式教育,表现出色,六年级时语文成绩名列前茅,被誉为全校第一,甚至超越了高三年级的学生。
1926年,赵萝蕤随父迁往北京,考入燕京大学附属中学,后来升入燕大中文系,师从郭绍虞、马鉴等名教授。在英文系期间,她以优异的英语才能出演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并在桑美德教授的小说课中展现出卓越的阅读能力。1935年,她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后转系攻读英国文学,这为她后来在西方文学领域的建树奠定了基础。
赵萝蕤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翻译了艾略特的《荒原》,这使她在国内崭露头角。她的翻译以其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内涵受到认可,成为无可替代的版本。1940年,她撰写了《艾略特与〈荒原〉》,对这首现代派诗歌进行了全面评析,对我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萝蕤与艾略特的会面,以及她在哈佛大学的学习,让她有机会接触世界一流的学者,她的学术追求和决心使她最终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专修美国文学,尤其对亨利·詹姆斯的研究成就显著。她的留学生活充满了艺术与文化的浸润,回国后,她任教于燕大和北大,直到晚年依然保持学术热情,完成了《草叶集》的全译本,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赞誉。
赵萝蕤(1912-1998) ,汉族,赵紫宸之女,陈梦家夫人。浙江德清人。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英语系。1935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1946年和1948年先后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讲师。1949年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勃朗特姊妹和美国文学家惠特曼、詹姆斯的研究。译有【美】艾略特《荒原》、朗弗罗《哈依瓦撒之歌》、詹姆斯《黛茜·密勒》,与杨周翰等主编《欧洲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