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0: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0:24
如今的成都龙王庙正街70号,是一条窄窄的小巷。时光流转,百年的皂角树与老井已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小径上竖起的低矮瓦房,与那几处彩砖斗拱、转角绣楼共同记录着宅院当年的风貌。昨日午后,老住户们聚集在一起,数着仅存的几间老房子,讲述着小巷深处的历史。
70号低矮的木门后,仿佛步入了一个交错的时空。小巷保留着上世纪60年代老成都的韵味,两排低矮的瓦房与青石板路交织,老人们在门前洗菜、聊天,桉树贴着老墙,伸出房顶。雨后的水汽中,青草与砖土的淡淡香气弥漫,浸染着这个小巷。
但这里的记忆不仅仅停留在老房子的外表。在巷子深处,砖木结构的老房显得尤为独特。圆弧斗拱、斜砖门梁、漆木立柱,这些老房子的风格与老住户辜女士的故事紧密相连。她在这里居住了50多年,而这座房子,在她之前已有三四户人家。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穿过幽暗的过廊,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转角楼映入眼帘。三角拱、圆弧拱、单格窗、粉彩砖,与辜女士住宅的风格相似。这里,是沈、张两家人居住的地方,1950年他们就搬到了院子里,老院子的一砖一瓦都深刻在他们的记忆中。
“辜婆婆的房子是以前院子的厢房,门口长着一棵枇杷树,再往前是老厨房,以前住在前院的人都在里面做饭。”沈女士回忆着,一间一间数着仅存的几间老房子。这里,见证了岁月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
刘家大院则有着更加深远的历史。解放前,这里是地主刘仲宣的故居,有上百年的历史。街面上的院门近两人高,两座石狮子守在门前,耳房内有专人值守。这座大院由3个连成一线的小四合院组成,转角楼则是宅院的最深处。
从街面走到转角楼前,需要经过6道院门,每道门槛都有半米多高,半大的小孩子很难迈得过去。那时的房子是中西结合的,木门上雕刻着花草虫鱼。大院里遍种果树花草,玉兰、丁香、桃树、枇杷,前门到后院,3个小院的植物都不重样。前庭的老井,古色古香;中庭的皂角树,3人才能环抱;后庭内有一口硕大的石缸,缸内种着水草,置有假山,养着金鱼,非常美丽。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昔日的绣楼已经陈旧不堪。老井被填埋,皂角树被推倒,花草间的碎石小径也盖上了青石板,仅存的几间老房子与转角楼成为了小巷的最后见证。
“院子越来越小,早就名不符实了。”张女士感慨着。这座曾经的绣楼,如今陈旧不堪,走在二楼的木板上,咯吱作响,早已不能住人。上世纪60年代,3座院子全被打通,院门逐一拆除,老井被填埋,皂角树被推倒,花草间的碎石小径也盖上了青石板,仅存的几间老房子与转角楼成为了小巷的最后见证。
磨黑古镇的“走马转角楼”则展现了另一种历史的韵味。这座房屋建于1946年,占地面积1159平方米,建筑面积1776平方米,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整座建筑威严有气势,设计精巧,正楼有三层,厢房及门楼各有两层,房间阁阁相通。其间龙飞凤舞的檐雕、木格花窗、房屋柱脚石等局部都体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具有观赏与研究价值。解放前,这里是盐商张孟希的住宅,解放后收归国有,曾作为磨黑盐矿的办公用房,后划归磨黑镇所有。
“6.3”地震后,这座古老的建筑因年代久远而受损严重,出现了椽子断裂、大面积漏雨等险情。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建筑,磨黑镇党委、政府遵循保护为主、抢修第一的原则,虽然财政困难,但仍拿出3.5万余元对“走马转角楼”进行修缮保护。对整栋建筑腐烂糟坏的屋顶椽子和歪斜的柱子进行了更换与校正,对脱落和破损的瓦片进行了更换加固。现在,修缮工作已结束并通过验收。
古镇居民杨发昌表示,政府在雨季来临之前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是保护古镇的一件大好事。这座标志性建筑见证了磨黑古镇的历史,它的修缮不仅保护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记忆。
转角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区东向25公里的中条山北麓的王官风景名胜区。和吊脚楼类似,转角楼也是土家族的建筑中有艺术特点的建筑之一,鄂西地区普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