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5: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4:12
从1992年栗山天牛爆发以来,在我国学者的努力下,掌握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技术,对栗山天牛的扩散危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物理防治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其中包括灯光诱杀和人工捕捉。在1999年栗山天牛成虫期,辽宁省共出动人工近14万人次,捕捉虫218万kg,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扩散蔓延。而2008年吉林省应用这两种方法共捕捉成虫达24吨,体现了物理防治措施的显著效果。
化学药剂防治虽然有几项措施,但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触破式威雷微粒胶囊剂、林丹烟剂等是目前报道有一定效果的药剂,但化学药剂的使用可能会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防治是防治栗山天牛的另一重要途径。目前栗山天牛的天敌种类主要有16种,其中寄生性天敌8种,捕食性天敌8种。哈氏肿腿蜂和花绒寄甲是栗山天牛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应用哈氏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平均寄生率达36.6%,对不同径级的栗山天牛寄生率也有一定差异。花绒寄甲的自然种群在梅河口市首次被发现,自然寄生率可达10%左右。经过中国林科院的研究,解决了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问题,为将其应用到栗山天牛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可能。在吉林梅河口市和辽宁宽甸县的释放试验显示,释放一个多月后其种群就增加了12倍,寄生率达到20%左右,效果明显。花绒寄甲以幼虫寄生寄主,从卵发育至新的成虫只需40 d左右,而成虫寿命相当长,一般在3 a以上,3 a内可连续发生6代及21对姊妹代,世代重叠。
栗山天牛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学名为Massicus raddei Blessig。主要危害栎树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东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