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5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0:46
麦克利兰通过修改莫瑞的主题统觉测验,使其更适用于团体施测,以此测量个体的动机。他结合实验方法与主题统觉测验,首先唤起所欲测量的动机,然后在故事中观察动机对内容的影响。麦克利兰采用简化计分方法,将故事特征分为类别,以系统化、客观化计分,但可能忽略了故事中的复杂性。他认为主题统觉测验更适合测量内隐、潜意识动机,而问卷方法测量的是被试认知,而非自发动机。
基于大量研究,麦克利兰推断了成就需求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高成就需求者倾向于独立、信息反馈和适度冒险的环境,这有助于他们获得激励。在小企业或独立部门的管理中,高成就需求者往往能取得成功。然而,在大型企业或其他组织中,高成就需求者可能只关心个人绩效,而忽视影响他人工作。亲和需求、权力需求与管理成功密切相关,最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是权力需求高且亲和需求低。在大型企业经理中,当权力需求与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结合时,更有可能成功。员工训练可以激发成就需求,管理者可以通过选拔或培训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有重要应用。人员选拔和安置上,通过评估动机体系特征对工作分配和职位安排有重要意义。理解员工需求和动机有助于合理建立激励机制。动机是可训练的,通过训练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可以提高生产率。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职业,而高成就动机者偏好具有开创性、勇于决策的工作。
阿特金森进一步指出,主体对某一问题的反应倾向的强度受内驱动强度、到达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吸引力共同决定。通过公式表示这一关系,强调了在学习活动中,目标的难度和实现的可能性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只有在学习“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内容时,学生才感兴趣。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