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2: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10:39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概览
第1课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升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士人地位上升,提出主张;学术交流活跃,私学兴起;社会竞争加剧,对人才、治国策略的需求。
代表人物:道家的庄子、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等。
评价:是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各家学说相互渗透、吸收、融合,为思想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2课 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主张:*核心即德政,强调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礼乐制度;教育上,开创私学,主张教育平等。
孟子主张:发展孔子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伦理上主张性本善。
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王道,强调民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观点;伦理上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国时期儒家学说诸家并起,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3课 道家思想
主张:道家认为世界本原在于道,强调顺应自然,万物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上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庄子主张:认为世界万物都相互联动,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追求精神自由。
第4课 家思想
主要代表:韩非子
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理。
意义:迎合了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5课 儒家思想的发展
背景:汉武帝时期,加强*集权,思想文化形势发展需要。
董仲舒新儒: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家体系。
内容:适应汉武帝加强*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强调君权神授的*思想;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实质:思想文化*,根本目的是神化*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第6课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儒家吸收佛教、道教精神,发展新儒家思想;佛教吸收儒家精神,渐趋本土化;道教强调儒道并重。
程朱理学:以二程和朱熹为主要代表,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强调“存理灭欲”;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主要代表,强调“心外无理”,重视内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影响评价:宋明理学对社会*、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产生深远影响;积极方面,注重气节、道德;消极方面,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压抑人性。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注重外在理的规范,强调道德修养;陆王心学强调内心反省,主张恢复良知本性。
第7课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批判与创新
李贽离经叛道:批判孔子思想的迷信,强调私人*。
黄宗羲君主*的批判:揭露君主*的危害,提出君主应为民众服务,主张*皇权。
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重视社会实际情况,提倡实践求真知,解决民生问题。
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事物遵循发展变化规律,一切事物均可通过考察研究认识,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知识点总结与思考:儒家思想经历了百家之林脱颖而出,统思想并不断自我调整,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长,更加适应时代潮流,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其不断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