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人生自我成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2: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6:40
这九个字是朱升说给朱元璋的。
朱元璋知道朱升,他听邓愈说起过,而且他对于记人有着十分特别的天赋,只要见到过就不会忘。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在等待着朱升接下来的发言,然而接下来却是长久的静默。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朱元璋转向朱升时,朱升似乎才恍然大悟,于是他又说出了三个字:“说完了。”
接下来又是一片静默。
紧接着,朱元璋突然宣布休会,让大家都回去休息,除了朱升。
朱升被带到了朱元璋的办公室,只有他们两个人,促膝长谈,从下午谈到晚上,从晚上谈到黎明。
没有人知道他们都谈了什么,历史上也只是留下了这九个字。然而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却是最为了不起的九个字。
从此,朱元璋把这九个字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一直以此为指导最终取得了天下。
甚至于在朱元璋创业成功之后,他还不断的汲取这九个字中所包含的有益养分,用在自己治国理政方面,终成一代帝王。
我们强调一遍这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单纯从字面上解释这九个字并不复杂。
高筑墙,就是把城墙垒的高高的,让敌人爬不上来,打不进来,这样不就安全了吗?
广积粮,就是多存粮食。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还能少得了粮食补给吗?就是不打仗,平民百姓不也得吃粮吗?他们这些当官的当将的不都得吃粮吗?常言道,手里有粮才心里不慌啊。
缓称王,就是说不要着急着称王称霸。我们之前也说过,元朝*选择打击对象的标准是看你闹的动静大小,而判断动静大小的标准是看你是不是称王称帝。徐寿辉称帝,他就打徐寿辉;张士诚称王,他就打张士诚;朱元璋什么也不称,闷头发大财,他就不管。
朱升的这三条建议都是针对当时具体形势提出来的,切中时弊。
然而细想之下,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如果真的是这么简单的名词解释,朱元璋根本不需要跟朱升畅谈一夜。
很显然,这不是名词解释题,这是分析论述题。
这九个字是三个词,其实还可以用另外三个词来表述,分别是:战略,经略,政略。
高筑墙,是战略,也可以称为军事策略。
广积粮,是经略,也可以称为经济策略。
缓称王,是政略,也可以称为*策略。
高筑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防守的道理。这里面包含着很多的内容,首先你得有要守御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你的根据地。也就是说你首先要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要建设好自己的根据地,这个是自己事业发展的基础。
其次,要有防守的能力。别人来打你,你如果在没有能力反击击倒对手之前,先要有能力自保,不说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但要尽量保证自己不被打残,最低限也要保证不被直接打死,如果直接打死了,以后还怎么玩。
最后,还要有反击的能力。防守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敌人*,而这个必须要求有进攻的能力,就是建立在防守基础上的进攻。
广积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经济发展的道理。经济发展的如何直接决定着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稳定是社会统治的根本。
缓称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策略的道理。在发展经济和建设根据地的同时,不要急于称王称霸,而是要先积累实力,等待时机。
朱元璋在创业成功之后,他还不断的汲取这九个字中所包含的有益养分,用在自己治国理政方面,终成一代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