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王允为人刚正不阿,一生忠心为国,为何对他的好评却不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4:22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4:25
也不能这么说,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人正直造福一方但是并没有流芳百世,更何况王允在平定董卓之乱后没有处理好善后工作致使李傕、郭汜等人把持大权,自己也身死人手,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乱世纷争,其往后的英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他被人遗忘也是很正常的。古代也更崇尚男子的英雄气概而不屑于使用女子(貂蝉)这种比较阴暗的手段,所以人们对他好评不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4:25
好像后来处理董卓部下叛变的时候没有弄好,搞得长安被破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4:23
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人民的称赞。于是,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似乎有些飘飘然起来:“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于我的手下,我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他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每当群臣集会,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样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讨权宜之计,而是正襟危坐,面无和悦之色。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推崇和拥护他了。
当朝文学家蔡邕曾是董卓的旧臣,当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蔡邕正好和王允在一起。当时,蔡邕感到很突然,不禁脸色大变,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叹息。王允勃然大怒,严厉指责蔡邕:“董卓是国家的罪人,祸国殃民的罪行不可饶恕,你身为天子臣民,应该从大局考虑,从国家出发,共同声讨国贼,不想你念及他对你的一点私人恩惠,竟然为他感到痛惜,这难道不是与董卓同一鼻孔出气吗?”说完,便不容分辩,立即将蔡邕押至廷尉处问罪。蔡邕有口难辩,但作为文学家和史官,他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写成汉史,便陈辞谢罪,自己愿意承受刺剑削足的酷刑以保全余生。士大夫们都十分同情怜悯蔡邕的遭遇,设法营救蔡邕,可毫无结果,太尉马日蝉专程前往王允住处,替蔡邕说情:“伯昭(蔡邕字)是难得的旷世奇才,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特别是对本朝故事了解颇多,应当给他机会,让他继续写成史书;况且伯昭以忠孝闻名于士大夫之中,现在以莫须有之名给他判罪,恐怕有失众望,不服人心吧!”王允根本不听劝告,反驳马日蝉说:“先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成谤书,流传后世,现在国事衰败,社会上缺乏时代精神,不能让蔡邕像司马迁那样,毁谤和诬蔑幼小的天子,因为这既对神圣的道德教化毫无益处,而且还使我们这些人遭到批评和指责!”马蝉无奈,只得退出,感慨地对别人说:“王允这种作法恐怕不行吧!善待人才,这是一个国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命脉,而让国家经典得以流传,则是重视国家制度和创作的保障。如今,像王允这样不重视贤才,切断国家的命脉,阻碍国家经典的流传,难道能维持久远吗?”可怜蔡邕最后冤死狱中。之后,文武百官和士大夫对蔡邕的死议论纷纷,王允这才真正明白蔡邕的确罪不及死,后悔莫及。
王允虽有除乱臣于朝堂,缓危局于一时之壮举,却无挽狂澜于倾倒,救百姓于水火之伟略,他刚烈的个性曾经让人无比感慨,又令人无比叹息,读圣贤书的他,似乎忘记了《礼记》中的那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至理名言。当硝烟散尽,尘埃落定之后,王允的一生,留给后人的只有无限的感慨和叹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4:28
他虽然用计除去董卓,可是接下来,他不肯饶恕董卓手下的李榷、张济 、郭汜 、樊稠、杨奉等人,他们可是都手握重兵啊,可是王允居功自傲,甚至连最起码的先稳定局面,再削除他们的兵权都忘了。。。这样又逼迫汉献帝逃跑,王允也被他们捉起来杀掉了。可以说他是个功过参半的人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4:23
成王败寇啊,他没多久久被董桌部下杀了,没做其它大事了,被遗忘了顺理成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4:25
最主要的是他杀了当时的大文豪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