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4: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5:00
汤和庙位于海滨镇宁村十字街头,是为了纪念汤和而建。这座庙宇采用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由七间三进组成。照屏、月台和大殿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后殿则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扩建。大殿的尺寸为通面宽17米,通进深62.5米。宁村的寨城现已毁,但仍留有护城、校场、游府墓和城内古井、古碑及兵营遗址。汤和(1326-1396年),字鼎臣,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同乡好友。他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封为中山侯,进封信国公。明洪武19年(1386年),因倭寇侵犯海疆,汤和受命在浙闽沿海筑寨城,设卫所,以防倭寇侵扰。汤和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至今,宁村内仍留有兵营、古井、上马石等,这些是当时抗倭士兵在宁村繁衍的见证。至今,永强一带仍流传着许多有关汤和抗倭的动人传说。1989年以来,当地群众曾多次集资维修,使得汤和庙成为较好的旅游点。
历史沿革方面,汤和庙原名东瓯襄武王汤公庙,清朝改称为汤和庙至今。明嘉靖七年(1528年),巡按御史报经明朝廷批准,为表彰汤和筑城功绩而建。汤和庙从照壁到大殿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后殿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扩建,此后不断集资维修,直至现今。
结构特点方面,汤和庙坐北朝南,照壁位于路南,上书巨大的“福”字。大门位于路北,上悬刻有“汤和庙”三个金黄色大字的雕花竖匾。大门和二门之间,是一个院子。二门分为左中右三座门,均为石础红柱红门,柱上悬有木刻黑底绿字的楹联,中门上方有两道横匾:“永康兆民”和“第一功臣”。
进入二门后,又是一个较大的院子,坐北朝南的大殿内供奉着汤和的木质彩雕像,由一个巨大的镶玻璃的彩色木龛护卫着。殿上悬有红底金字的横匾,刻有“英烈千秋”四字。殿顶有飞檐,由重重的雕梁画栋组成。殿前的月台上有两排红色木架,架上插着二十余种兵器和有信国公等字样的仪仗。殿侧悬挂着《民族英雄信国公列传》和《秋月春风斗古城——记述宁村所的历史文物遗迹》。大殿两厢有彩绘壁画八幅。大殿对面,紧靠着二门,有一座戏台,戏台的楼板是活的,不演戏时可拆下走人,演戏时中门虽不能通行,但可以从左、右两座旁门出入,大殿、厢房和戏台连成一个整体。从大殿向北,还有一座后殿,供奉着汤和及胡氏夫人的彩塑像,殿西布置成汤和的书房,殿东布置成汤和的卧室,殿前凿有方形的水井可供饮用。
传统文化方面,汤和离去后,留下海防军驻扎在宁村所城。后来,军士们就在宁村落户,世代繁衍,使得宁村人的姓氏达到八十来种,因此被称为“百家姓之村”。村民为缅怀汤和为民平倭的恩泽,将他尊如神灵,户户立牌供奉,上书“宁村所主汤和公之位”,春秋两度祭祀。直至嘉靖七年(1528年)立汤和庙以后,才将牌位集中到庙中供奉,并将每年春正月初九、秋七月十五两日定为祭祀日,称为“宁城庙会”。尤其是七月十五日的庙会尤为热闹,人们把汤和的雕像从庙中请出,前呼后拥地沿宁城四门巡游,途中还要举行“路祭”。到时附近各地群众都要前来参拜。1994、1995年七月十五曾开展纪念汤和活动,现已演变为“汤和文化周”。庙内有一块1990年列为瓯海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汤和庙石碑,石碑全文记载了汤和庙的建立背景、汤和的生平事迹以及宁村所城的遗址。
汤和,明朝开国元勋,字鼎臣,濠州钟离人。官封左都督,封信国公,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迫降方国珍,俘陈友定,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使伯颜帖木儿乞降,战功卓著,是为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