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7: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4:48
《长干行·其一》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商妇的童年回忆开始,描绘了她与丈夫的青梅竹马之情。“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她年纪尚小,与竹马郎共度欢乐时光。他们的爱情从儿时的游戏发展到婚姻,十四岁成为君妇,羞涩的新婚生活让人心动。“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她对爱情的坚贞可见一斑,化用古代诗句,表达了生死相依的誓言。"抱柱信"和"望夫台"的典故,展现了他们爱情的热烈与忠诚。然而,随着丈夫十六岁远行,生活的波澜开始,诗情转入离别的苦涩,“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描绘了危险的旅程和妻子的担忧。
接下来的章节,诗人细腻描绘季节变换与思念的深化。“门前迟行迹,一生绿苔。”她痴痴等待,期待着丈夫的归来。尽管"八月蝴蝶黄"时,她仍满怀期待,却只能忍受孤独与青春流逝的苦涩。诗中女子的热烈与深情,通过夸张的想象,如长风沙的远迎,表现得淋漓尽致。
《长干行·其二》解析
与《其一》相比,《其二》描绘的是商妇在长风沙等待的情景,情感更显细腻和缠绵。诗中的“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直接表达她的等待,而“五月南风兴”至“愁水复愁风”则描绘了她的忧虑和对丈夫的思念。然而,《其二》在创新性和艺术高度上逊于《其一》,后者以童年记忆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塑造出更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深度。
总的来说,李白在《长干行》系列中,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两位不同阶段的商妇形象,展现了爱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长干行·其一》以其生动的典型化语言和突破传统的情感表达,成为诗歌艺术的瑰宝,而《其二》则在情感细腻上有所长,但整体上稍显平庸。
长干行,又作长干曲,乐府旧题,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源出于《清商西曲》,内容多写船家妇女的生活。宋代郭茂倩所著《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有载。长干里,即今秦淮河南岸雨花台至下长干桥一带。古代长干居民往来水上,衍生了如许多动人的歌吟,为六朝乐府的成型奠定了深厚的民间史化基础。所谓长干曲,便是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内容多写江上渔家生活。在魏晋光华的滋养下,在风流绝代的唐朝,也有许多一流的文人艳羡金陵佳丽地的繁华富丽和婉转情致,借用乐府佳音谱写了一曲曲优美的《长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