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3:46
在印度的一些方言地区,自古以来,木偶剧和影子戏就在民间广为流传。自15世纪起,"罗摩本事剧"和"黑天本事剧"开始在民间上演,讲述罗摩和黑天的传奇故事,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印地语文学史上,第一部被记录的剧本是《罗摩衍那大剧》,创作于1631年(一说为1610年),作者为伯拉纳金德·觉杭。虽然也有观点认为,15世纪诗人维德亚伯迪的《牧童的胜利》才是第一部剧本。《罗摩衍那大剧》是一部诗剧,稍后的作品如勒库拉姆·纳格尔的《大会篇纪盛》、勒切米拉姆的《黑天》和维西沃纳特·辛赫的《罗摩的喜悦》虽然也取材于史诗神话,但以诗歌对话为主,缺乏戏剧冲突。
进入18世纪,诗人德沃德特创作了哲理意味浓厚的《幻境的*》。这种将抽象概念人物化的手法,源自梵语戏剧家马鸣和11世纪讫里瑟拏·密希罗的传统。在近代之前,印地语文学中还包括一些梵语戏剧的翻译和改编,如戈巴勒金德·吉利特尔的《友邻王》。
19世纪的B.赫里谢金德尔是印地语戏剧的先驱,他的作品更接近现代话剧,如《按吠陀杀生不算杀生》、《信守不渝的国王》等,这些剧本在情节和戏剧冲突上都有所发展,且饱含民族主义情感。他的作品《印度惨状》和《印度母亲》尤其受到关注,旨在唤醒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
20世纪的J.伯勒萨德和U.阿谢格等人也贡献了大量历史剧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阿谢格的《第六个儿子》和《飞翔》,展示了社会问题。乌德耶辛格尔·珀德和勒格谢米·那拉延·米什拉等人则以《摩诃婆罗多》和往世书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神话色彩的剧本。
总的来说,印地语戏剧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剧作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不仅讲述神话故事,也关注社会现实,激发民族精神,成为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戏剧约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古代戏剧用梵语和俗语写成,一般在宫廷演出。12世纪以后,梵语古典文学衰落,戏剧也衰落了。18世纪下半叶以后才先后在各地方文学中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