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结构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14:54
白杨-M导弹的推进系统显著特点在于其发动机直径的扩大和采用新的推力向量控制方式,这使得白杨-M导弹的推进剂装药空间增加,进而提高了能量比SS-25导弹有明显提升。发动机直径的增加,如一子级、二子级、三子级分别从1.80m、1.55m、1.34m增加到1.86m、1.61m、1.58m,这不仅增加了推进剂的装药空间,也使得三子级发动机直径增大15%以上,推进剂装药空间增加30%,使得白杨-M导弹的总质量增加,但投掷质量却提高了20%。
白杨-M导弹的推力向量控制方式不同于SS-25导弹的燃气舵加空气舵方式,它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柔性摆动喷管技术。这可能使得白杨-M导弹在机动性上有所提高,但这一推测需要进一步证实。白杨-M导弹的命中精度至少比SS-25导弹提高近1倍,达到CEP≤350m,甚至优于美国精度最高的MX导弹(CEP≤110m),表明其制导与控制技术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白杨-M导弹的弹头部分设计了机动再入能力或特殊飞行弹道,使国外目前研制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难于拦截。俄罗斯多次称,白杨-M导弹的弹头具有机动再入能力,而美国空军通过对其飞行试验的监测,认为白杨-M导弹并未进行机动再入能力的飞行试验。这表明白杨-M导弹很可能应用的是经过飞行验证的较成熟的技术,以提高其突防能力。
发射方式上,白杨-M导弹有两种方式:公路机动发射和地下井发射。公路机动发射时,导弹借助火药蓄压器从运输发射筒发射,在飞行过程中靠气动舵和燃气舵控制飞行。地下井发射的白杨-M导弹将置放在改进后的SS-18导弹发射井中。白杨-M导弹的发射方式和机动发射车的使用,都体现了其强大的机动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