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5: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2:13
洋县手工业出现较早。东汉中叶已有造纸作坊。唐代,境内纺织业就比较兴盛。清代,酿造、印染、陶器业有所发展。*期间,印刷、缝纫业兴起,成为洋县工业的萌芽。1949年,工业总产值5.9万元(人民币),占工农业总产值的0.27%。
解放后,工业发展较快。从1951年开始兴建地方国营工业,至1957年底共有工业企业15个;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33个;个体手工业者约700人。是年,工业总产值155.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6%,比1949年增长24.7倍。
1958~1959年“大办工业”中,新建地方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264个。1961年起,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除保留37个企业外,其余全部下马。1965年,工业总产值429.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比1949年增长72倍。1970年,*、省属一些工业企业迁入境内,促进了洋县工业的发展。1978年,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达105个,工业总产值212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2%,比1965年增长3.9倍。固定资产原值达795万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调整工业布局,注重科学管理,引进先进技术,推行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实行利税改革,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至1989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89个,工业总产值11270.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6.57%,比1978年增长4.3倍。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5813.2万元,比1978年增长6.3倍;有15种产品先后获得部级和省级优质奖。
2012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8亿元,增长30.35%;县属25户规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26亿元,增长48.42%。全部工业增加值(含中省驻洋企业)21.99亿元,增长35.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6亿元,增长30.5%。 解放前,由于长期受土地私有制度制约,生产水平较低。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010万公斤,平均亩产70.5公斤,平均每人占有粮食215公斤;每百人养牛8头、养猪10头、养鸡鸭24只。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1957年,粮食总产8669.5万公斤,亩产103公斤,平均每人产生粮食314.5公斤;养猪0.21头、养鸡鸭0.31只。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由于指导思想上的急燥冒进,农牧业生产蒙受损失。1961年,全县粮食总产下降到6158.5万公斤,平均亩产80公斤,每人平均占有粮食228公斤;畜禽饲养也相应下降。粮食总产量与1950、1957年相比分别减产15.52%和28.96%。 1961年后,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农牧业生产逐步回升。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10002.5万公斤,生猪存栏8.73万头,大家畜存栏3.2万头。1975年,全县粮食总产12232.5万公斤,生猪存栏14.65万头,大家畜存栏3.64万头。 1980年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1982年起连续8年获得农业丰收,粮、油总产和牛、猪存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89年,全县粮食总产17690.1万公斤,油料508万公斤,生猪存栏19.31万头,大家畜存栏4.8万头;农业总产值2500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2931万元),比1949年2198.9万元增长5.9倍。
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2亿元,增长11.81%。粮食总产155658吨,增长5.88%;油料总产27333吨,增长0.98%。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0593公顷,增长1.1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3215公顷,增长0.71%。“猪、药、菜、果”四大主导产业产值21.6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67.27%;其中畜牧业产值8.7亿元,增长7.41%。生猪饲养量94.85万头,增长4.23%。药材种植面积14.67万亩,增长5.56%;蔬菜面积17.05万亩,增长1.4%;水果实有面积13.72万亩,增长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