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17: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6:27
1、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主要有三个
⑴宫内感染:多发生于妊娠晚期,由于胎盘的老化受损,母体血液中的病毒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
⑵产时感染: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难免暴露于含HBV的母体血液或分泌物,这也是母婴传播的最主要方式。
⑶接触感染:新生儿出生后与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
2、如何阻断母婴传播
⑴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从最初的单纯疫苗阻断到后来的球蛋白和疫苗联合阻断。目前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此有明确的建议,具体方法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12 小时内,越早越好,剂量不低于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微克重组酵母或20 微克中国仓鼠目卵母细胞乙肝疫苗(婴儿出生升后1、6个月还需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也有建议出生后一个月再注射一次HBIG),阻断成功率可达95%以上。此方法主要针对新生儿而未考虑母体的因素,由于部分孕妇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母体血液中HBVDNA水平非常低,所以,造就了如此高的阻断成功率。如果根据母体的HBVDNA水平做细化分类,结果可能会有所折扣。
⑵妊娠期间的抗病毒治疗
2009年的欧洲肝病学会指南建议对妊娠末期,HBsAg(+),HBVDNA≥10的7次方IU/ml的孕妇口服拉米夫定(LAV),婴儿出生后仍需采取联合免疫措施。
我国2010年的乙肝防治指南共识指出:
①当孕妇ALT升高,HBVDNA阳性时应尽早抗病毒治疗,目的是防治肝炎发作和肝功能失代偿,同时可降低母婴垂直传播。
②处于免疫耐受期的孕妇,原则上可不必抗病毒治疗。
③第一胎联合阻断失败的孕妇再怀孕时应及时抗病毒治疗。
④肝炎活动期的孕妇,怀孕3个月后开始抗病毒治疗更安全。
⑤孕妇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可选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
⑥孕妇ALT正常,HBVDNA大于10的7次方,可以在怀孕晚期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果病毒被抑制,可以降低感染的机会。
⑦母亲HBVDNA 小于10的8次方,联合免疫阻断的成功率大于90%。
⑶母乳喂养的安全性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经过规范的联合免疫后,可以母乳喂养。
3、目前尚存在的争议
⑴怀孕后期孕妇是否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目前多数的证据来自国内,但国内的研究均非随机对照试验(RCT),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卫生部均无此建议。主要的疑问是,如此小剂量的HBIG是否足以中和孕妇体内的病毒?是否会导致 HBV免疫逃逸株的产生?如果该免疫逃逸株在人群中传播,有可能影响现有疫苗的疗效发挥。因此不建议孕妇注射HBIG!
⑵孕妇是否可以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阻断和减少母婴传播 目前公认的事实是孕妇高病毒载量是导致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人尝试在妊娠后期让孕妇预防性的服用抗病毒药物,但国内外报道的效果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