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09: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8:53
周逸群,原名周立凤,1896年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当时为铜仁县城关镇),其祖籍在湖北省赤壁市新店镇益阳桥,他的曾祖父在清道光年间从蒲圻迁至铜仁,依靠油漆业积累了家业。虽然家道在后世略有起伏,但到了周逸群的父亲辈,家境依然较为殷实。
1919年,周逸群远赴日本求学,积极参与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爱国活动。1923年回国后,他在上海创办了《贵州青年》旬刊,积极传播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他的学术才华和爱国热情在中学时期就已显现,一篇题为《诸葛亮辅汉于蜀论》的作文因被评为优秀文章而登载在《南明杂志》上,他因此被赞誉为有抱负的青年。
1924年,周逸群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并在同年加入中国*党。他投身于青年军人运动,担任“青年军人联合会”主任,与蒋介石支持的“孙文主义学会”展开斗争,创办了《青年军人》和《中*人》等刊物,展现了他的组织和宣传才能,被誉为“黄埔岛上的一颗新星”。
在*生涯中,周逸群参与了北伐战争,担任国民*军贺龙部的师、军*部主任。1927年,他参加了南昌起义,任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并积极争取贺龙加入*党。起义失败后,他辗转至上海,继续*活动。
1928年,周逸群成为*湘西北特委*,与贺龙一起领导武装斗争,参与了鄂中鄂西地区的*和桑植起义。在桑植洪家关,他组织工农*军并领导起义,尽管起义受挫,但他在鄂西地区统一党的领导和军事指挥,开展游击活动,开辟了多个游击根据地。
1929年春,周逸群领导成立了鄂西游击大队和游击总队,并提出了独特的游击战术,有效挫败了*军和地主武装的多次“清剿”。他在1930年和1931年分别领导组建了红6军和红2军团,与贺龙共同创建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了反“围剿”斗争,保卫了苏区。
遗憾的是,1931年5月,周逸群在返回江北汇报工作途中,于湖南岳阳贾家凉亭遭遇*军伏击,壮烈牺牲,年仅35岁。洪湖人民至今仍以歌谣怀念他:“洪湖水上长莲苔,莲苔年年把花开,莲花时开时又谢,烈士鲜花永不败。”
周逸群,原名周立凤,1896年生,贵州铜仁县(现为铜仁市)人。周逸群是中国*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活动家,*党军队的早期缔造者之一,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他毕生为党工作,矢志不渝。1931年5月,周逸群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汇报工作,途经湖南岳阳贾家凉亭时,遭*军伏击,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他的名言是:“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