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22: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23:43
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衰因其发病率高,有临床症状的患者5年存活率低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21世纪心血管医师最后的战场。即使按照目前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心衰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国内心力衰竭患者人数已占总人口数的1-2%。心力衰竭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而且死亡风险极高。
1、什么是心衰易损期
虽然住院期间经过系统治疗后,多数心衰患者症状体征都能得到明显改善而出院,但患者的心功能损害在这一时期出于不稳定状态仍未完全恢复,出院后早期阶段仍然是有复发的可能。出院后2-3个月,心衰病人都要经历个“易损期”。易损期,顾名思义,在这段时间病人就极其危险,很容易再次住院,应高度重视!
2、心衰易损期仍有很大风险
众多研究显示,心功能不全加重是导致易损期内心衰患者死亡或再入院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此外,心衰患者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时,通常需在医院内接受静脉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强化治疗,待心功能好转后,逐渐降低静脉药物剂量直至停用,同时开始给予有循证学依据的口服药物。易损期内心衰患者口服药物仍处于调整阶段,是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的另一个原因。这一时期内的治疗方案对心衰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期间优化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后续风险,而推迟启动有效的药物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的预后不佳。
3、如何应对风险
对于心衰患者,医生需评估其器官功能,考虑多种疾病并存的情况,注意药物协同反应,从原发病开始治疗心衰。此外,对于已经有心衰症状及潜在的心衰患者,建议:
(1)找到一个固定的心内科医师(有心衰治疗经验者),全程关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指导相关治疗、心脏康复和慢病管理;
(2)定期做心脏超声,了解心脏有无扩大及发展,3-6个月一次,最好找同一心脏超声医师检查;定期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自己心律情况;
(3)建议有心衰症状的患者定期进行BNP检测,指导自己心功能的情况,可以更好地预防症状性心衰发作或复发。
心衰患者出院后应该注意规律服药、限水限盐、监测病情、适量运动;对于心衰症状,患者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治疗,以预防为主,而不是在心衰发生后亡羊补牢,尽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