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电影(影视)的工业化之路如此艰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04: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20:40
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为何艰难?原因在于买方市场的主导作用。电影产业的成熟化,即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很大程度上受观众需求与偏好驱动。观众选择内容的权力极大,若提供的内容不合口味,观众可以选择不消费。因此,电影制作的侧重点、方向,乃至整个商业电影行业的发展,往往受到观众倾向性的影响。
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商业电影行业的起步期,由于观众规模较小,影迷比例相对较高,演艺圈对于明星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挖掘相对有限。因此,内容制作更侧重于满足电影爱好者的需要,而非单纯堆砌明星。像冯小刚的《私人订制》或张艺谋的《英雄》等作品,都小心翼翼地在质感与腔调上做文章。
随着张艺谋开启的大制作时代,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世纪初,大制作开拓了市场的体量,更多人有了“买票看电影”的意识。与此同时,商业地产的高速发展,推动了“shopping mall”模式的兴起,看电影成为周末休闲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明星价值的最大化开掘,也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明星的直接变现能力和商业号召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这一时期,电影消费者中爱好者和影迷的占比进一步下降,看电影被单纯视为“生活休闲方式的一环”,“看电影”行为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高于电影本身。明星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增强,对路人观众和粉丝观众都有显著影响。明星的影响力对选择电影起到了关键作用,观众更多是基于明星阵容决定观影。
以杨幂和白百何为例,杨幂代表的是粉丝拉动力,通过流量效应吸引观众,而白百何则代表对某一类型片的高度号召力。这些操作方式使得电影公司倾向于投其所好,优先请明星,以保证基本票房收入。明星的影响力被放大,导致预算更多地投入在明星资源上,相对忽视了影片质量的投入。
这导致了市场业态的同质化,影片类型、剧情、演员都高度相似,难以吸引核心观众群体,观众定位和心理诉求的简单化,使得内容供应方的操作模式偏向于满足最广泛的市场需求。这并非是责怪观众,而是整个市场快速发展的结果,使得新消费者主体暂时缺少足够的观影要求和分辨能力。
中国电影复制了好莱坞的明星制造和商业价值发掘模式,但在其他环节上与好莱坞相比还有差距。近年来,明星对票房的拉动作用开始重视影片质量,类型供应逐渐多样化,质量不佳的影片即使有明星加持也难以获得成功。电影行业和工业化的成熟趋势显现,观众对观影行为的定位逐渐提高,自身观影水平和审视标准也在增强。
随着豆瓣和自媒体等平台的普及,消费者影响力日益增强,内容制作方也开始做出调整,为消费者需求而制作。中长期来看,中国电影行业和工业化的成熟前景乐观,关键在于平衡影片类型供应、演员待遇与资源获取的阶梯化、预算分配等,实现全面成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