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16: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14:36
新加坡的影视作品中,围绕“大屠杀”主题的作品较为集中。1984年,中文片雾锁南洋之狮城拂晓,开启了这一题材在新加坡的先声。随后,1988年的英文合制片《英雄们》与1991年的《英雄们II:归来》,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事件的探讨。1991年,新加坡本地出品的《烈血青春》和《曲终魂断》更是直接以大屠杀为背景,展现了战争对年轻人的影响。1997年的《和平的代价》通过回顾战争,反思了和平的不易与代价。进入21世纪,2001年的英文战争日记《战争日记》与《何日军再来》(中文版)以及澳大利亚出品的电影《Changi》均以不同的视角,再现了那段历史的残酷与英勇。1982年的日本与澳大利亚合拍片《南十字星》则为这个主题的探讨提供了国际视角。
新加坡大屠杀是指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新加坡后针对当地华人有系统的种族清洗。新加坡沦陷后,为报复新加坡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支援,以及华侨对日军的抵抗行动,日本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便与参谋长铃木宗作和参谋主任杉田大佐等人一起策划了对新加坡华人的“肃清行动”。他们在判定出敌对分子后,当即处置(死刑)。因为侦查的时候没有记录的关系,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伤亡人数。但是日本和南洋两方都有不同的总数,日本的官方数字是5000,可是新加坡华社给出的数字是10万。战后的审讯中的证据提出的数字是约25000至500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