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16: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4小时前
1900年的历史悲剧:克林德之死与外交冲突</
穿越时空,来到北京的长安街,你会在中山公园南门看到一座庄重的汉白玉建筑,它的蓝瓦顶檐下,"保卫和平坊"四个字由郭沫若亲笔题写,尽管是为了纪念1952年的亚洲及太平洋和平会议,但如今,这个名字仿佛在提醒着一段尘封的历史。
这座牌坊背后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那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一段敏感过往。它曾是“克林德碑坊”,是为纪念1900年在华遇害的德国驻华全权公使克林德,这个名字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教训。
克林德男爵,Clemens August Freiherr von Ketteler,1853年出生于德国明斯特,1900年6月20日,在北京的枪声中结束了他的人生。作为出身军旅的外交官,他曾在广东、天津和华盛顿特区等地担任职务,1899年再次回到中国,担任德国驻北京的全权公使,肩负着签订条约的重任。然而,他的使命在那个动荡的早晨戛然而止——在前往总理衙门途中,被清军误杀。
公使与大使,这两个词在近代史上交织,但对许多人来说,它们的差别可能并不明晰。事实上,直到二战前,公使和公使馆才是国际外交的主流。克林德作为Plenipotentiary,拥有全权代表德国的权力,他的被杀,如同外交领域的一颗重磅炸弹。
1900年6月20日早晨,克林德与翻译柯达士乘轿前往总理衙门。在东单北侧西总布胡同西口,清军恩海的枪声打破了和平的序曲。公使遇害,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不言而喻,无论是预谋的谋杀还是无差别对待,这一事件都标志着外交关系的严重破裂。
关于克林德遇害的细节,由于目击者稀少,真相被蒙上了一层迷雾。克林德翻译柯达士的证词和凶手恩海的供词,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克林德的死,引发了德国使馆的强烈反应,但直到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克林德的尸体才被找到,恩海也因此被追踪并处决。
克林德的使命,是去总理衙门应对慈禧太后发布的宣战诏书。1900年6月19日,慈禧对宣战态度摇摆,但端王的伪造通牒让她决定对列强宣战。各国公使面临撤离困境,克林德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前往总理衙门进行交涉。
克林德的牺牲,促使各国使馆决定坚守使馆区,这场长达50多天的孤岛之战,成为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直接导火索。最终,八国联军不仅解救了使馆人员,也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不仅对克林德之死表示歉意,还立碑纪念。
1903年,克林德碑坊矗立于西总布胡同,光绪皇帝的碑文记录了这段历史。然而,这座碑坊在1919年被一战后的德国移至中央公园,更名为"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直至1952年,才改名为"保卫和平坊",用以提醒人们和平的珍贵,以及那段痛苦的历史教训。
热心网友 时间:14小时前
1900年的历史悲剧:克林德之死与外交冲突</
穿越时空,来到北京的长安街,你会在中山公园南门看到一座庄重的汉白玉建筑,它的蓝瓦顶檐下,"保卫和平坊"四个字由郭沫若亲笔题写,尽管是为了纪念1952年的亚洲及太平洋和平会议,但如今,这个名字仿佛在提醒着一段尘封的历史。
这座牌坊背后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那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一段敏感过往。它曾是“克林德碑坊”,是为纪念1900年在华遇害的德国驻华全权公使克林德,这个名字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教训。
克林德男爵,Clemens August Freiherr von Ketteler,1853年出生于德国明斯特,1900年6月20日,在北京的枪声中结束了他的人生。作为出身军旅的外交官,他曾在广东、天津和华盛顿特区等地担任职务,1899年再次回到中国,担任德国驻北京的全权公使,肩负着签订条约的重任。然而,他的使命在那个动荡的早晨戛然而止——在前往总理衙门途中,被清军误杀。
公使与大使,这两个词在近代史上交织,但对许多人来说,它们的差别可能并不明晰。事实上,直到二战前,公使和公使馆才是国际外交的主流。克林德作为Plenipotentiary,拥有全权代表德国的权力,他的被杀,如同外交领域的一颗重磅炸弹。
1900年6月20日早晨,克林德与翻译柯达士乘轿前往总理衙门。在东单北侧西总布胡同西口,清军恩海的枪声打破了和平的序曲。公使遇害,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不言而喻,无论是预谋的谋杀还是无差别对待,这一事件都标志着外交关系的严重破裂。
关于克林德遇害的细节,由于目击者稀少,真相被蒙上了一层迷雾。克林德翻译柯达士的证词和凶手恩海的供词,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克林德的死,引发了德国使馆的强烈反应,但直到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克林德的尸体才被找到,恩海也因此被追踪并处决。
克林德的使命,是去总理衙门应对慈禧太后发布的宣战诏书。1900年6月19日,慈禧对宣战态度摇摆,但端王的伪造通牒让她决定对列强宣战。各国公使面临撤离困境,克林德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前往总理衙门进行交涉。
克林德的牺牲,促使各国使馆决定坚守使馆区,这场长达50多天的孤岛之战,成为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直接导火索。最终,八国联军不仅解救了使馆人员,也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不仅对克林德之死表示歉意,还立碑纪念。
1903年,克林德碑坊矗立于西总布胡同,光绪皇帝的碑文记录了这段历史。然而,这座碑坊在1919年被一战后的德国移至中央公园,更名为"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直至1952年,才改名为"保卫和平坊",用以提醒人们和平的珍贵,以及那段痛苦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