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感悟人生的句子(有关茶经悟人生的哲理句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5 02: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1:42
--美学角度浅谈《茶经》之美--
浩瀚无垠的茶书天空中有三颗最耀眼恒星《茶经》、《茶之书》、《茶叶全书》,这三本经典的茶书的作者是:陆羽、冈仓天心、威廉·乌克斯;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著书时间是公元780年、1906年、1935年,从此,世界茶叶文明系统在这三大巨著中逐渐确立和完善。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艺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茶经》,我们抛开《茶经》的知识层面、技术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政治的层面等等,就单从美学角度研究《茶经》的审美层面。用现代审美眼光解读《茶经》如何将普通品茶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审美趣味”,为我们展示一个情景相融的茶世界。
一、《茶经》茶叶的“自然之美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茶经》中自然美是“呈于吾心”,同时又“见于外物”。现代研究发现“自然美”不是自然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美,而是人心目中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象世界。自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是人与自然风景的契合。在中国,“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魏晋时期。《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有关于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叙述。在唐代自然美的发现和利用得到了极大发展。自然美的发现,自然美的欣赏,自然美的生命,离不开人的胸襟,离不开人的心灵,离不开人的精神,最终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山川映入人的胸襟,虚灵化而又情致化,情与景合,境与神会,从而呈现一个包含新的生命的意象世界,这就是“自然美”。“自然美”是历史的产物。“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陆羽关于《茶经》第一篇《茶之源》中 “自然美”的发现和描述对中国“茶美学”建立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
二、《茶经》茶痴陆羽的人格之美
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一出生便被父母遗弃,十二岁开始流浪,一生孤独,却以一颗壮实、丰富、美好、强大的心灵赢得了全世界的爱。其所著的《茶经》集学术、文学、生物、思想、技艺等文化为一体,开创了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作出彪炳千秋的贡献。此外,陆羽之所以伟大,他将这一切上升成一套茶学、茶艺思想,并首提“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饮茶提升成了一种道、一种文化。强调茶人要“精行俭德”,以茶养身,以茶养心,以茶养德。陆羽成名后,唐代宗李豫授予陆羽太常寺太祝之位,结果被陆羽婉拒。皇帝只好放走陆羽。过惯了逍遥自在生活的陆羽,一颗心早就给了山水自然,给了那一缕缕的茶香。离开京城后,陆羽写了那首著名的《六羡歌》,以表明自己之心志:“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幕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的一生,是追求美、活出美、体验美的一生,由他开创的茶道美学,至今鲜活地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美化着一颗颗心灵。陆羽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内心的强大,可以战胜所有的打击、嘲讽、偏见、伤害;证实了内心的美,胜过世间所有的美。陆羽本身就像茶一样,永葆生命最初的芳华,于水深火热中,绽放自己独特的芳华,成就了后世人们入口难忘的永恒之美。
三、《茶经》历史茶人文思之美——司马相如、扬雄、杜育….
如果说,回忆都是灰色的,但《茶经》就把历史上的爱茶之人写鲜亮生动了,拉进了历史和现代爱茶之人的心理距离,升华起一种敬畏和自豪之感。《茶经》第六篇《茶之饮》、第七篇《茶之事》著:“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问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并且传承有序的为我们展示并塑造了一篇篇以人物饮茶典故为主线的中国饮茶人文历史。周公《尔雅》:“槚,苦茶。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杨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葭。”《吴志·韦曜传》:以茶代酒。还有,陆羽分别在《四之器》、《五之煮》和《七之事》中三次提到的杜育......现代美学人物美的阐述:凡是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生活,都必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人们一般是把人的美从社会生活环境中相对孤立出来欣赏,这一个层面就是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茶经》把中国历史上的爱茶人写活了,明确了中国茶的饮茶祖先和带来的饮茶典故,让我们从很多人物回忆、人物传记中可以看到这种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和茶的美。
四、《茶经》唐代饮茶的日常生活之美
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喝茶,在盛唐时期茶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它们常常伴随人世的兴衰和悲欢,因而包含有丰富的文化的意蕴。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茶养廉对抗奢侈之风,以茶代酒说明茶开始出现了社会属性以及精神属性的萌芽阶段。到了唐代社会的得到了安定,茶的这种精神属性才得以向下传递,食在不仅仅是维持个体生命的存在,而是开始去追求味觉、嗅觉这种直接的快感。在《茶经》中《八之出》就列举当时全国各地的茶产品的产地和质量高下;《五之煮》就对如何喝到一杯好茶做了规范性的说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了发展,文化活动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以当食品不在实用、超功利,在茶桌上,可能发生各种事:爱、友谊、生意、权力、请求、庇护、野性、阴谋…..因而它必然体现某种历史的、文化的内涵,某些时候可能和重要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食”就有了审美的意蕴,有可能成为构成意象世界(美)的一种因素,味觉快感就可能转化为精神性的美感。这种审美风尚的流行是《茶经》产生的先天条件,所以就不能脱离唐代日常生活去解读《茶经》之美。
五、《茶经》唐代制茶技术之美
制茶技术在进入唐代以后,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片茶、团茶、散茶的品种和样式也逐渐增多。陆羽在《茶经》中共列举了29件烹饮茶叶的器具和设备,对每种茶具的作用、用材、尺寸、工艺等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亲自设计“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的煮水茶具——鍑,并创立了“煮茶法”,又曰“煎茶法”。在茶叶饮用方面,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提出“茶有九难”,并指出要煮好茶必须把握好“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即要掌握好茶叶采造、鉴别、备具、用火、烧水、炙茶、碾末、煮茶、饮用等9个要领。其煮茶和饮茶技艺的基本程式可以概括为“鉴茶、备具、炙茶、碾茶、罗(筛)茶、烧水、一沸加盐、二沸舀水、还击汤心、倒入茶粉、三沸点水、分茶入碗、敬奉宾客”等13个步骤。“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从现代技术美学来看,美和实用应该吻合,实用物品能够拥有一种“理性的美”,实用物品的外观形式是其功能的明显表现。由此看来,陆羽设计茶具的美产品的美不仅是在于外观的美,而且在于他的功能美。设计茶具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创造技术性能和审美性能能最有效结合的产品。陆羽用13个步骤完成唐代煎茶,其审美价值在于陆羽渴望看到一种饮茶中“美”的和谐,这是陆羽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陆羽相信直觉和灵感,用比知识更重要的想象力,一步步推动中国“煎茶”技术理论和标准的完善。在《茶经·六之饮》中提出“茶有九难”,这是陆羽是靠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没有完全通过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找到“烹茶”技术“美”的定律。
六、《茶经》唐代“茶器”的功能美
我们把带有精神属性的茶具,全部定义为茶器,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共设计了二十四种茶器。有碗、风炉、火夹、则、瓢等。茶具”和“茶器”的分割,就赋予茶器具备了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趣,蕴藏了更多更深的文化内涵。陆羽为茶道准备了二十四件器具,且件件都各有天地,设计细致入微,于烹煮、品饮中包容了泡茶者、喝茶者与茶一切的感官的享受。陆羽认为碗作为喝茶用具,越州出产的碗最好,鼎州和婺州的碗差一些……“《茶经》里对茶器使用优劣做了规范,所以《茶经》首次对器具的功能美做了肯定。现代审美经验告诉我们:一些外观形式很顺眼的产品,使用起来也往往很方便很顺手。这类产品,它们的功能正是依附在合理的形式结构上。《茶经》中的茶器,形式极美,而这种美就是功能美的体现。人们在煮茶过程中,不单单是茶水的清香带给人的味觉和嗅觉的快感,而且由于茶器大小的协调、质地的优良、造型的优美,甚至光润的手感都会使人感到使用的舒适和审美的陶醉。我们看见《茶经》“茶器”不仅是适应当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功能,而且在形式上符合当时人们审美的最高标准,并给后人带来了欣赏古典茶器之美的享受。
七:《茶经》中国第一部“茶论”的文学艺术之美
茶论、属于茶学著作,是中国茶文化与茶美学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是茶文化的美学化与经典化,是中国茶道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中国茶论著作,肇始于唐代陆羽的《茶经》。,《茶经》的创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美感,一种审美享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美的生活史。极具中国茶论的史学价值,《茶经》的文学艺术美表现在:
第一、论述之美,《茶经》注重茶的历史的论述,其中卷一论茶的起源,认为茶起源于“南方之嘉木”,并从字源学的角度,指出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茶经》一字一句不可丢弃,集唐之前茶源茶论之大成。
第二、理性之美:《茶经》之前,中国人的茶饮活动更多只有只言片语的茶饮感悟,鲜见于逻辑的整理。茶学领域也只是到了《茶经》这里,我们才看见《茶经》对茶之出、之采、之造、之具、之器、之源、之水、之煮、之境,都有自己的精致设计与苛刻要求。对茶的学理有了更加系统理性的论述,这是中国茶人理性的光辉和美丽。
第三、敬畏之美:《茶经》每个方面的创新都依据于茶饮的健康、愉悦功能。正因为这份可贵的敬畏,《茶经》才有诸如“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的精微发见;才有繁杂的采制工具;才有对“精华之气”的考察研究。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美的敬畏,可能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而《茶经》仍在却提示我们,同样在昌盛、自由的唐朝,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的时代,自信并没有消解敬畏精神。
第四、探索之美:《茶经》是探索精神的产物。为了写好《茶经》,陆羽20多岁即开始了自己的探茶之旅。他北上信阳,西进秭归、襄阳、巴山峡川……,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和人生际遇,百折不挠。为了写好《茶经》,陆羽要像神农尝百草那样品尝各种茶叶,他需要思考各种采制工具、烹茶器具的制作;他甚至要像哲学家那样面对各种形式的、流变的、不确定的问题进行抽象的思考和归纳,不断地追问“天人”的关系。正是这种对事物的不停追问、不停的在否定之否定中,《茶经》从准备、写作、修改和完善,历尽挑战与艰辛,创作成功。这种不断探索、不断追问真理的勇气和担当,是今天我们通过“美学”来解读陆羽及《茶经》最大的意义,这也是中国精神中最难可贵的品质,更是鞭策我们当代习茶者要具有“边界探索精神”的价值所在。
《茶经》一书成为经典主要有三个重要条件:第一,《茶经》一问世就十分轰动,在当时就掀起和引领了一股“煎茶”的社会文化风尚,并由此引发了政治、商业、宗教等对茶事的关注与介入。第二,从唐以来,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上流社会到文人士大夫都对陆羽及《茶经》十分推崇,有丰富和完整的“行为仿效、精神崇拜和情感敬畏”的记载和传颂。1200年后的今天,《茶经》仍排在全世界茶书经典之首位,足以证明《茶经》是茶学 “首经”的地位。第三,《茶经》引领的茶饮风尚逐渐融合到我国的戏曲、诗歌、绘画、哲学、宗教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实现了中国茶“饮”文化到茶道的升华。并对日本、葡萄牙、英国、土耳其等国家“饮茶文化”的风靡和世界茶文明系统的建立起到了巨大作用。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以感性的形象认识或显示自己。”今天,我们在历史文化和审美的视角下,唐代的陆羽已经证明他 “灿烂的感性”,成就了对艺术的“自我实现”。《茶经》的面世也宣告中国“茶美学”的正式诞生,从盛世大唐,中国茶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审美时代,如今,这份“美”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当中,注定创化万物、明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