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12: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19:48
大气层分为多个层次,从地球表面开始依次是:
1. 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公里,位于最底层,对流和湍流显著,是天气现象的主导区域。在低、中、高纬度地区,其高度有所不同,从8至17公里不等。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底部受地面长波辐射加热。
2.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部开始,高度在低纬约为17至18公里,中纬10至12公里,高纬8至9公里,有时在高纬地区有2公里厚的行星边界层。此层温度通常随高度增加而递增,对流减弱,适合飞机飞行。
3.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从50公里到85公里,因臭氧含量低,太阳辐射影响强烈,温度垂直递减率大。
4. 热层:从中间层以上到500公里,温度极高,空气稀薄,是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发生的区域。
5. 电离层:在50至1000公里高度,对无线电波有重要影响,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包括E层、F层和D层,其中D层只在白天出现。
6. 外大气层,或称散逸层,位于热层之上,高度可达1000公里,温度极高且极稀薄,是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
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