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00: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0:39
早在20世纪40年代,理论研究表明钢液可通过吹氩处理来优化,然而受限于当时的工业技术水平,氩气供应量有限。进入50年代,加拿大率先实践,通过在钢桶底部安装多孔塞,将氩气导入钢液,实现了钢液搅拌,这就是著名的Gazal法(一种原始的钢液吹氩工艺)。Gazal法促进了钢液与炉渣的充分接触,提高了脱硫和脱氧的冶金效果,但对脱氢的效果却不理想。
1963年,法国对Gazal法进行了改进,他们将钢包装上具有密封性能的真空包盖,增强了脱气效果,这种新方法被称为Gazid法。同年,美国Linde公司也对Gazal法进行了革新,通过控制钢包渣面的气相氧分压,以氩气为主,实现了更有效的脱气效果。然而,这些改进也带来了液面散热过多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70年代开始,冶金工业采用了一系列预热钢包至800~1100℃的技术,使得钢液吹氩处理更加完善。这一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广泛应用,如轴承钢、结构钢、电工钢、不锈耐热钢、钢管钢和阀门钢等多种钢种的处理中得以采用。同时,结合合成渣处理或喷粉处理,钢液的冶金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现代冶金工业中,像VAD炉、VOD炉、ASEA—SKF精炼炉、LF炉等炉外精炼工艺,钢液吹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推动了钢液处理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