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浩耕:茶艺是“玩”出来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19: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3:48
如今,茶艺已经成为国家职业技能的一部分,各地拥有一批具备专业资格的茶艺师和技师。然而,有一群对茶艺充满热爱,以茶为乐,却无意获取职业资格的人,他们自称为“玩票者”。
最近,我有幸参与了一场由两位“玩票”爱好者举办的岩茶聚会。其中一位是广告公司的汪总,他的茶会就在公司办公室中进行。汪总亲自挑选武夷山的岩茶,包括状元红、铁罗汉等五款名丛,以及一款未命名的野生茶。他的选择之精,以及亲自上山寻茶的闲暇工夫,令人印象深刻。泡茶用的壶杯是他亲自设计,从宜兴定制,独特且富有创意。汪总的泡茶技艺流畅自然,仿佛行云流水,虽非专业茶艺师,却在细节处理上毫不逊色。
近年来,陈年普洱的冲泡品饮也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艺,这并非出自专业茶艺师,而是由邓时海等超级“玩票”爱好者推动的。他们不仅创造了独特的品饮方式,如“听千年古琴,品百年普洱”雅集,还影响了深圳、广州等地茶艺馆的技艺。而这些在专业茶艺教材中往往未被提及。
事实上,茶艺的精髓在于“玩”。宋代的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便将其视为闲暇时的乐事。袁桷在《澄怀录》中提到蔡襄,他晚年虽不能多饮,但仍沉醉于把玩茶的乐趣。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尤其热衷于品茶,如张岱的“兰雪茶”便是在戏玩中风靡一时。
明代的许次纾和高濂也以茶为乐,前者在品茶中探讨,后者在四季生活中融入茶事,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记载。而乾隆时期的袁枚,虽以美食闻名,却对泡茶技艺有独到见解,他玩出的泡茶技巧,堪称一种艺术。
历史的长河中,茶艺曾有一段空白期,但如今正逢茶艺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一代的玩茶族,既有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又有高文化素养,他们正在成为传承和弘扬茶艺文化的中坚力量。对于这些能在闲适中玩味茶道的人,我们应心怀敬意,因为他们是茶艺传承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