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毕业,我很难过。明天见到老师,我都不知如何表达这份心情?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10:4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6:09
即将毕业难过是肯定的,我觉得你明天见到老师了,可以把你的感激之情,想说的话,都可以告诉老师,如果不怎么知道开口,可以写份信给老师,虽然毕业了,但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你可以可以回来看老师,也可以经常给老师问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6:07
我今天见,遗憾的是全用来收拾行李了,没有给她一个拥抱。如果可以送支鲜花吧,如果有些话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写在卡片上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6:11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老师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却!
朱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校长。朱老师讲课娓娓动听,每次讲课都好像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
上学期,她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很难忘,课上她带我们欣赏了如诗如画的九寨沟风景:天上瑶池——五彩池;蓝色大世界——孔雀海;不知疲倦奔流的珍珠滩;高耸入云的雪峰;可爱的野生、珍稀动物;还有清澈见底的大小湖泊……我恍如身临其境,朱老师给我们讲得生动有趣,我仿佛置身于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我们的作业,朱老师都是认真、细心、仔细地去批改,不管是一个写得不规范的字,还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她都会用红笔仔细的勾画出来,并叫我们认真订正。朱老师孜孜不倦,教我们许多知识,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老师给予我们的爱,凝结在线条优美的红色批注里,融化在语重心长的亲切话语里,深植在茁壮成长的我们心灵里。我永远也忘不了,并时刻激励着我认真、努力地去学习,长大后,也做一位像朱老师一样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祝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难忘师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6:09
[回复]感谢其他知友对清华自强计划的知识普及,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更因自己当年不知道这个计划深深遗憾。很喜欢这些心平气和的讨论,因为能帮助我进步。
原答案不删不改,大家当笑话看看吧,不用私信找我麻烦啦。
1、初二的时候,有次听说来了一批捐赠衣物,村里好心的妇女跑来告诉我妈,说可以去村长家院子里领,我妈出去一会儿却空手回来了,她说走到半路遇到我姑妈,姑妈说:“不用去了,能穿的早就被村长家的亲戚分走了,剩下的都是烂破布,用来做鞋面布都太丑。”
2、我上高中的时候,村里建了小学,设了一二两个年级,有一个唯一的老师,这个老师以前在小学教书,因为神经病经常发作停职了。我问我妈:“他不是会发疯吗?还能教书?”
我妈说,他弟弟现在是我们县的县长。
我们村的学校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栋砖房之一,是两层的小楼,还带了一个大院子。一楼两个教室,一个一年级一个二年级;二楼是老师一家四口,院子里种蔬菜。
那时我堂弟就在那里上二年级,从他那里我才知道,老师给一年级上课时就安排二年级做作业,有时安排学生帮他挖地种菜,有时安排学生帮他上山捡柴。
有次和堂弟去水库游泳,我看到他两只小腿被藤条抽得淤青,我问是被你爸爸打的吗?他说被老师打的,我问为什么要打你?他说老师心情不好就每个人都打,女生都不放过。我说你爸爸妈妈知道吗,他说知道。
回家我问我婶,堂弟被老师打得小腿都青了,你怎么不去找老师麻烦?她说,找了又能怎么样?那个疯子你跟他讲理又讲不通;他弟弟是县长,你闹了也调不走。
3、还是高中的时候,少数民族同学高考可以加10—30分,我们一直以为同级一位同学是彝族,后来熟了才知道,他们家根本就没有彝族血统,和我一样,是生活在彝族村的汉族,只是他的一位远亲是市里领导,他初中毕业,就托人把他的民族改成了彝族。后来他以比重点线高一分的成绩,加了30分去山东大学做定向生。
4、我第一次上大学,念的是省里的师范大学,那时助学贷款全年级120多人每年只有10个名额,要申请助学贷款,除了需要自己所在的村公所开“贫困证明”,还需要参加系里组织的“贫困生评选”,也就是向辅导员和班委共同组成的评委会讲述自己家里的贫困程度。
我没有申请到,因为老师说我既然有钱交学费,就说明没那么贫困,应该把机会给那些连学费都交不起的人,虽然我的学费是把九乡十八村的亲戚都借了一遍,这家两百那家五十才凑够的,但想想辅导员说的也对,就没抱怨了。后来得知同宿舍一个同学申请到了,另外一个舍友问他:“你们家不是你哥哥已经毕业在医院工作两三年了吗?还能申请到贷款?”
他说因为他哥哥上过大学,知道申请助学贷款就不能先交学费。他抱怨说:“你以为我申请助学贷款容易吗?我想买点好的衣服穿穿,我哥都说不要穿太好,要不然申请不到助学贷款,等申请到了再改善下。”
我那时只有一件外套,高二我哥给我买的,冬天冷的时候只敢周末洗,因为洗了要晾两天才会干,这两天我可以躲在被窝里;如果平时洗,衣服不干没得穿。再想想拿到录取通知书一分钱都没有恐慌得四处借钱的样子,觉得很难过,因为一个人穷,穷的不仅是钱,还有信息的收集途径和捕获能力。
5、后来第二次上大学,上的是中山大学,接触很多外省的同学,有次和一个北京的同学聊到老同学的去向。我说我们初中36个同学,只有10个考上了高中,其他人如果没钱复读就只能回家种田或者外出打工了;高中同学全年级320多人,仅有16个过了重点线,加上专科升学率也只有50%不到。他惊讶得不行,说他们初中升高中是全员升学,高中到大学至少也是95%以上的升学率啊。
那时我也惊讶得不行,而且也才知道,人与人最普遍的不平等,其实是出生地的不平等。但想想自己没有生在非洲,已经够幸运了,何必还去鸣不平。
那时我以为这不平等已经够悲催了,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有的同学直接回家继承父业,有的同学拿着家里的钱出国了,还有来自官宦之家的孩子托了关系去了好单位,总之各显神通,那时才发觉,从有的方面来说,无论是上大学还是大学毕业,看起来是起跑线,但这起跑线,其实也是出生地和家世为你塑造出来的终点线。
生在小地方,看了太多类似的事情,以至于后来有幸逃离,再也不愿意回去,因为我知道,我留在城市,尽管还是没法完全避免类似的事情,但机会众多,最好的机会被以权谋私的人瓜分走了,还能剩点次好的机会留给我辈;但如果回到家乡,机会有限,以权谋私的人都不够分,又哪里轮得上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6:08
不用这么伤心,人生这一辈子不就是不停的遇到和分开?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再说了,毕业也不是意味着永别,以后还可以回来看他,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方便,加他微信,随时联系,你发展的好了,你的老师也会为你开心的,开开心心的,没有什么,有空请老师一起吃个饭,聊聊天,畅享下明天,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