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临床命名是否合适恰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10: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03:45
缺血性心肌病(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病理基础是心肌弥漫性纤维化(或称硬化),系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细胞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后,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心脏各腔室内径逐渐扩大,几何构形异常,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极为类似,所以被称为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一种比较严重的类型。以前教科书称为:心肌硬化型、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型,现在的教科书称为缺血性心肌病型。
从预后的角度看,任何心脏病,如果不猝死,最终发展趋势都是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于是,有人就提出了“扩张性心肌病综合征”这个概念,与你的提问不谋而合。
但医学专家们之所以这样命名,不仅仅是文字游戏,更多地是从治疗角度去区分美人的,以便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目前对于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策略,主要有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逆转心肌重塑,予以心源性猝死的药物治疗;血运重建(PTCA+STENT或CABG),再同步化治疗(CRT或CRT-D),均行之有效;如果到了终末期,可考虑心脏移植,人工心脏辅助收缩装置,来延长生命。
对事物科学的命名,一是要有学术上的话语权,二是被应用人群普遍接受,三是能指导应用人群(如医生)展开有效地处置(临床治疗)。
学无止境,探求精神是好的,打铁还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