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04: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07:02
与的: 与 都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同朝为官,都是宋朝大才子。苏东坡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曹子建之敏捷。官拜翰林学士之后,在宰相 门下任职。王安石爱慕其才,十分器重。苏东坡却自恃聪明,颇多讥诮。王安石因作《字说》,一字解作一义,偶然谈到东坡的「坡」字,王安石说「『坡』字从土从皮,所以坡仍土之皮也。」苏东坡取笑道:「按您老的说法,『滑』字乃水之骨也。」王安石接着说:「『鲵』 字从鱼从儿,合为鱼子。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并非没有意义的。」苏东坡拱手道:「鸠字九鸟,你老是否知道可有典故?」王安石以为真,欣然请教。苏东坡得意地笑道:「《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王安石听罢,十分讨厌他的轻薄,于是将苏东坡贬到湖洲当剌史。> 苏东坡在湖州三年,三年期满,回到京城。他想到当初因为得罪王安石而遭贬,这次回京必须先去拜访王太师。然后再去朝见天子。于是,骑马朝王丞相府走去。当苏东坡来到相府时,王安石正在睡觉,他被管家徐伦引到王安石的东书房用茶。> 徐伦走后,苏东坡见四壁书橱关闭有锁,书桌上只有笔砚,更无余物。他打开砚匣,看到是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池内余墨未干,方欲掩盖,忽见砚匣下露出纸角儿。取出一看,原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认得是王丞相写的《咏菊》诗。苏东坡暗笑:士别三日,换眼相待。昔年我曾在京为官时,老太师下笔数千言,不假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这首诗才写两句,不曾终韵,看来已是江郎才尽。苏东坡拿起来念了一遍:>>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笑这两句诗是乱道,他认为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这诗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行秋令也。那金风一起,梧叶飘黄,群芳零落。第二句说的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误了?苏东坡兴之所发,不能自己,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罢,苏东坡愧心复萌。心想:倘若老太师来书房,见了这诗,当着面多不好看;原想装在袖筒里带走,又怕连累徐伦。思前想后,颇觉不安。只得仍将诗稿叠起来,压在砚匣之下,步出书房。到大门首对守门官吏说:「老太师出来,请禀报一声,说苏某在此伺候多时。因初到京中,文表不曾收拾,明日早朝,奏过表章,再来谒见。」说完骑马走了。> 不多时,王安石走进东书房,看到诗稿,问明情由,认出苏东坡的笔迹,口中不语,心下踌躇:「苏东坡这个人,虽然屡遭挫折,轻薄之性仍然不改。屈原的《离骚》上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他不承认自己学疏才浅,反倒来讥笑老夫!明日早朝,奏过天子,将他削职为民。」又想:「且慢,他原来并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随后叫徐伦取湖广缺官登记册来看。发现只有黄州府缺少一个团练副使。次日早朝,王丞相密奏天子,苏东坡才力不及,将他贬到黄州。天子准奏,百官听命,唯有苏东坡心中不服,认为是王安石因改诗一事公报私仇。没奈何,也只得谢恩从命。> 次日,苏东坡辞相离京,星夜赶至黄州。> 苏东坡在黄州与蜀客陈季常为友。不过登山玩水,饮酒赋诗,军务民情,秋毫无涉。光阴迅速,将及一载。重九一日,天气晴朗,苏东坡突然想起:「定惠院长曾送我菊花数种,栽于后园。今日何不去赏玩一番?」恰好陈季常来访,东坡大喜,便拉他同往后花园看菊。走到菊花架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惊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响无语。陈季常问道:「子瞻见菊花落瓣,为何如此惊诧?」苏东坡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年我在王丞相府中,见他《咏菊》诗中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老太师写错了,特地续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老丞相贬我至黄州,原来是让我看看菊花!」陈季常笑道:「是啊!」苏东坡叹道:「当初小弟被贬,只以为是王丞相公报私仇。谁知他倒不错,我倒错了。今后我一定谦虚谨慎,不再轻易笑话别人。唉,真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啊!「> 后来,苏东坡为乱改菊花诗的事,专程到京,向王安石「负荆请罪」,认错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