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01: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12:39
在草庵遗址的入口附近,大约20米处,曾出土一件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余片残瓷片。这个完整的黑釉碗直径18.5厘米,高6.5厘米,其底部在烧制时清晰刻有“明教会”字样,字迹约6.5厘米大。其他的残瓷片上同样发现有“明”、“教”、“会”三个字,这一发现对于了解当时泉州明教会的活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黑釉碗的制作主要在宋末元初的晋江磁灶地区较为普遍,市区附近的遗址也有类似的发现,这与罗山草庵摩尼教遗址的文字记载相吻合,证实了泉州摩尼教活动在元代的公开性。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借助明教力量夺得政权,并将“明”字作为国号,但他对明教潜在的威胁感到不安,担心其教义与国号冲突,因此在明初时期,明教被迫转入地下,融入道和佛教的民间信仰。然而,尽管如此,摩尼教在明正统年间仍在草庵附近有所体现,摩崖石刻上刻有摩尼教的核心教义——“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这些教义位于庵前约20米处的崖壁上。
草庵寺——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也是世界现仅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江市华表山南麓,草庵始于宋绍兴间,初为草筑故名,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草庵成为我国研究世宗教史和农民起义活动以及中国与波斯古代海上交通极为珍贵之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