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大家完全低估了刘禅作为一代帝王的独特优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13: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1:22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禅昏庸无能?事实并非如此,他才是那个时代最称职的帝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年轻的刘禅一直活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阴影之下。刘备在世时表现出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为了抱负的实现,牺牲自己的家庭都在所不惜,在徐州、在荆州,刘备好几次都是只顾自己逃命、完全不顾家人的死活,面对这种境遇的刘禅,好不容易在亲情的夹缝中艰难的存活了下来,并没有自暴自弃或者是仇视自己的父亲,这已经是颇为不易了。
刘备去世时,刘禅已经17岁了,此时蜀汉的大权已经被诸葛亮把控,虽说诸葛亮从未有篡逆之心,但他对于刘禅的态度,完全就像是教育小孩子,这在《出师表》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诸葛亮一再要求刘禅应该怎样怎样,不能怎样怎样,通篇都是价值观强制灌输,完全没有考虑刘禅作为一个帝王应有的威严和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更何况刘禅还是一国之君呢?但是刘禅非常顾全大局,总体上维护了诸葛亮的丞相地位,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基本上也没有过多干预,这也体现了刘禅宽广的胸襟。
第二,刘备诸葛亮死后,刘禅交出了堪称优秀的成绩单。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认为刘禅没有治国才能,因此告诉诸葛亮"若其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诸葛亮五丈原去世时,也悲观的认为,自己死后蜀汉估计也难以长久了,说白了,刘备诸葛亮对于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一直存在着狭隘的傲慢与偏见,完全低估了刘禅作为一代帝王的独特优势。
那么,诸葛亮死时刘禅28岁,此后的刘禅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呢?从时间跨度来看,刘备掌控蜀汉仅仅2年,诸葛亮掌控蜀汉11年,刘禅则掌控了蜀汉29年,也就是说,刘禅一人就维系了蜀汉接近四分之三的生命跨度,从这一点上看,刘备诸葛亮有什么资格对刘禅的治国理政指手画脚呢?
其次,从治国成本上看,刘备在位期间,攻打东吴,结果惨败夷陵,蜀汉70万大军灰飞烟灭,重创蜀汉元气,诸葛亮掌权期间,一次南征,六次北伐,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最终也只是白白折腾罢了,刘禅在位期间,总体上奉行的是放权和不折腾的治国思路,蜀汉对外战争的密度和烈度明显降低,国家和老百姓都获得了喘息的良机,正因如此,蜀汉才继续维系了29年的寿命!
再次,从治国理念来看,刘备奉行做大做强的理念,但并不适合魏蜀吴边境越来越稳定的那个时代,诸葛亮奉行恢复中原的理念,明明魏强蜀弱,却执意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完全成了丧失理智的歇斯底里,只有刘禅的老庄无为思想,是适合于那个时代的蜀汉的,如果有机会就尝试一把进攻,如果没机会就老老实实的不折腾,这才是当时蜀汉最为理性的治国理念。
第三,在蜀汉灭亡之际,刘禅为自己和蜀汉人民争取了最好的结局。三国那个乱世,是一个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年代,你成功了就是盖世英雄,你失败了就是马革裹尸,每个想要建功立业的人实际上都在用自己的命运做轮盘赌游戏,尽管成功的概率并不高,但很多人还是趋之如鹜,直至一败涂地,纵观三国时期,除了司马家族外,又有谁在这场世纪赌局中真正胜出了呢?
在这场随波逐流的赌局中,董卓输了,命丧受禅台,吕布输了,命丧白门楼,袁绍输了,饮恨官渡,关羽输了,痛失荆州,连刘禅的父亲刘备,也在夷陵之战中输光了裤衩子,甚至一代名相诸葛亮,呕心沥血实施的六次北伐最终一无所获,而后主刘禅呢,他也许没有这些枭雄们高超的赌技,却有着更胜一筹的自知之明和大智慧,他干脆远离了这个赌局,毕竟,不赌,要胜过最好的赌术!
正是得益于刘禅这种不随波逐流、佛系豁达的心态,弱小的蜀汉才在那个乱世中存活了长达42年之久,即使是在司马家族大兵压境的时候,刘禅眼看抵抗毫无意义,干脆就放弃了无谓挣扎,保证了蜀汉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而自己也被司马氏封为"安乐公"得以安享晚年,并最终活了64岁的高龄。
问题是,像刘禅这样一个善良而没有野心的皇帝,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却是"暗弱无能",像刘禅这样一个豁达而不偏执的皇帝,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却是"乐不思蜀",像刘禅这样一个平和而不好战的皇帝,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却是"不思进取",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刘禅错了,还是我们的历史观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