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胃镜幽门粘膜取的病理,化验单上面的图没有幽门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13: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05:20
糖尿病现在的发病率真的是十分的高,一般五十岁以上的人,体检十个里面至少有一个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有的甚至三高全占了。三高的发生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下图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血管斑块图像:
糖尿病的症状,最主要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多一少”。三多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而“一少”就是体重减少,也就是消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这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的关系的。糖尿病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血糖升高,高于正常值,而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糖代谢的异常,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都是糖代谢异常,产生的结果都是血糖升高,以及三多一少的症状。
正常情况下是以糖类为主要的功能物质的,这也就是我们的主食全是淀粉类食物的原因,而糖尿病患者不能利用糖类进行供能,所以就会选择蛋白质以及脂肪进行供能。蛋白质进行供能就会产生水,也就是尿,同时为了不能利用的糖从尿液排出去,也需要大量的尿,所以导致尿量增多。
同质量的蛋白质可以提供的能量要少于葡萄糖的,所以要想维持一样的能量,就需要更多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就是食物,这就是吃得多,饿的快的原因。而消瘦,则是因为脂肪用来提供能量了。如果出现了类似“三多一少”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糖尿病患者平时饮食注意,减少糖类的摄入,多补充蛋白质,平时,尤其是饭后适当运动,减少因为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的治疗手段有下面这些。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终身性疾病,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占全部糖尿病患者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控制率仅约40%,服用降糖药物的有效率仅为57%,这是为什么呢?
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也有局限性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基因决定的一种复杂疾病,要从遗传和环境两面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才能更精准地预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是典型的异质性疾病,每一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都不尽相同,造成治疗方案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个体差异。然而,在未采用精准医学思路之前,我们只有采用“试错法”来逐渐寻找适合每一患者的方案。
糖尿病用药不当后果很严重
糖尿病患者如果用药不当,那也就无法有效控制血糖。长此以往,如果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将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精准医学为糖尿病用药进行个性化指南
近年来,随着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糖尿病用药的划分也越来越精细。目前降糖药已多达10余类20余种,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发现了基因对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显著影响。
以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药物二甲双胍为例。
二甲双胍是各学会指南里推荐的几乎是唯一的一线用药,并且也被证明有一定的预防糖尿病的作用;但临床上亦有二甲双胍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的病例,严重者甚至会诱发酸中毒。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我们发现,一种叫做SLC2A2的基因与二甲双胍的疗效显著相关,这种基因编码了一种重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携带这种突变的患者,只需要较小的药量就可以发挥足够的效果;而另一种人类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CT2)基因突变,则会减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大大增加药物的副反应。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就能够及时的发现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位点,在用药前预测某患者是否适合使用该药,而不必让患者走弯路了。
降糖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2000年以来的研究发现,约40%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未能达到<7%,尤其是服用单一药物难以控制血糖在最佳水平。相关基因检测的分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提供药物代谢型的结果,酌情调整用药剂量、品种和用药频率,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