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祝寿为由,派马嘎尔尼使团前往中国.说明马嘎尔尼使团访的背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7:2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英国希求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6]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2]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7]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十八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发生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工业*起步最早的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高速的发展使英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东亚,在那里有一个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笔下被描述成几乎便地黄金的神秘古国——中国。尽管在此之前,葡萄牙、荷兰、*曾经十五次遣使企图打开中国国门未果,但英国人仍然相信,以他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后盾,他们的使团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由马戛尔尼率领,抱着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壮志的英国使团,打着为中国当时的满清*乾隆皇帝庆贺八十寿辰的幌子,于1792年来到了中国。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令马戛尔尼和他的国家大失所望。
在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被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满清帝国*看成是与其他来朝贡的国家(主要是藩属国)无二的来访者。因此,中方在觐见皇帝的礼仪上以传统的“三拜九叩”大礼来要求英人,而以平等的大国使节自视的马戛尔尼当然严词拒绝,双方的“礼仪之争”就此开始。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涉,中方让步,马戛尔尼以单腿下跪之礼觐见乾隆皇帝。随后,在英使与中方*的正式谈判中,英方提出了有关通商的一系列要求,要旨如下:(1)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2)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3)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的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4)准许英国在北京常驻使节。当时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满清*一方面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另一方面认为英人划地居留通商的要求已侵害中国的领土主权,总体上傲慢无理,触犯天朝国威,全数拒绝。乾隆皇帝为显示国威,还命大臣陪同英国使团沿运河游览。马戛尔尼及其随从人员借此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随后返回英国。这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简要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英国希求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6]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2]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7]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十八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发生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工业*起步最早的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高速的发展使英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东亚,在那里有一个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笔下被描述成几乎便地黄金的神秘古国——中国。尽管在此之前,葡萄牙、荷兰、*曾经十五次遣使企图打开中国国门未果,但英国人仍然相信,以他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后盾,他们的使团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由马戛尔尼率领,抱着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壮志的英国使团,打着为中国当时的满清*乾隆皇帝庆贺八十寿辰的幌子,于1792年来到了中国。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令马戛尔尼和他的国家大失所望。
在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被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满清帝国*看成是与其他来朝贡的国家(主要是藩属国)无二的来访者。因此,中方在觐见皇帝的礼仪上以传统的“三拜九叩”大礼来要求英人,而以平等的大国使节自视的马戛尔尼当然严词拒绝,双方的“礼仪之争”就此开始。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涉,中方让步,马戛尔尼以单腿下跪之礼觐见乾隆皇帝。随后,在英使与中方*的正式谈判中,英方提出了有关通商的一系列要求,要旨如下:(1)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2)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3)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的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4)准许英国在北京常驻使节。当时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满清*一方面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另一方面认为英人划地居留通商的要求已侵害中国的领土主权,总体上傲慢无理,触犯天朝国威,全数拒绝。乾隆皇帝为显示国威,还命大臣陪同英国使团沿运河游览。马戛尔尼及其随从人员借此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随后返回英国。这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简要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英国希求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6]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2]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7]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十八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发生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工业*起步最早的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高速的发展使英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东亚,在那里有一个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笔下被描述成几乎便地黄金的神秘古国——中国。尽管在此之前,葡萄牙、荷兰、*曾经十五次遣使企图打开中国国门未果,但英国人仍然相信,以他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后盾,他们的使团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由马戛尔尼率领,抱着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壮志的英国使团,打着为中国当时的满清*乾隆皇帝庆贺八十寿辰的幌子,于1792年来到了中国。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令马戛尔尼和他的国家大失所望。
在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被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满清帝国*看成是与其他来朝贡的国家(主要是藩属国)无二的来访者。因此,中方在觐见皇帝的礼仪上以传统的“三拜九叩”大礼来要求英人,而以平等的大国使节自视的马戛尔尼当然严词拒绝,双方的“礼仪之争”就此开始。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涉,中方让步,马戛尔尼以单腿下跪之礼觐见乾隆皇帝。随后,在英使与中方*的正式谈判中,英方提出了有关通商的一系列要求,要旨如下:(1)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2)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3)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的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4)准许英国在北京常驻使节。当时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满清*一方面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另一方面认为英人划地居留通商的要求已侵害中国的领土主权,总体上傲慢无理,触犯天朝国威,全数拒绝。乾隆皇帝为显示国威,还命大臣陪同英国使团沿运河游览。马戛尔尼及其随从人员借此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随后返回英国。这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简要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英国希求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6]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2]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7]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十八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发生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工业*起步最早的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高速的发展使英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东亚,在那里有一个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笔下被描述成几乎便地黄金的神秘古国——中国。尽管在此之前,葡萄牙、荷兰、*曾经十五次遣使企图打开中国国门未果,但英国人仍然相信,以他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后盾,他们的使团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由马戛尔尼率领,抱着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壮志的英国使团,打着为中国当时的满清*乾隆皇帝庆贺八十寿辰的幌子,于1792年来到了中国。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令马戛尔尼和他的国家大失所望。
在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被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满清帝国*看成是与其他来朝贡的国家(主要是藩属国)无二的来访者。因此,中方在觐见皇帝的礼仪上以传统的“三拜九叩”大礼来要求英人,而以平等的大国使节自视的马戛尔尼当然严词拒绝,双方的“礼仪之争”就此开始。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涉,中方让步,马戛尔尼以单腿下跪之礼觐见乾隆皇帝。随后,在英使与中方*的正式谈判中,英方提出了有关通商的一系列要求,要旨如下:(1)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2)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3)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的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4)准许英国在北京常驻使节。当时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满清*一方面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另一方面认为英人划地居留通商的要求已侵害中国的领土主权,总体上傲慢无理,触犯天朝国威,全数拒绝。乾隆皇帝为显示国威,还命大臣陪同英国使团沿运河游览。马戛尔尼及其随从人员借此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随后返回英国。这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简要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英国希求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6]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2]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7]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十八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发生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工业*起步最早的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高速的发展使英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东亚,在那里有一个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笔下被描述成几乎便地黄金的神秘古国——中国。尽管在此之前,葡萄牙、荷兰、*曾经十五次遣使企图打开中国国门未果,但英国人仍然相信,以他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后盾,他们的使团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由马戛尔尼率领,抱着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壮志的英国使团,打着为中国当时的满清*乾隆皇帝庆贺八十寿辰的幌子,于1792年来到了中国。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令马戛尔尼和他的国家大失所望。
在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被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满清帝国*看成是与其他来朝贡的国家(主要是藩属国)无二的来访者。因此,中方在觐见皇帝的礼仪上以传统的“三拜九叩”大礼来要求英人,而以平等的大国使节自视的马戛尔尼当然严词拒绝,双方的“礼仪之争”就此开始。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涉,中方让步,马戛尔尼以单腿下跪之礼觐见乾隆皇帝。随后,在英使与中方*的正式谈判中,英方提出了有关通商的一系列要求,要旨如下:(1)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2)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3)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的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4)准许英国在北京常驻使节。当时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满清*一方面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另一方面认为英人划地居留通商的要求已侵害中国的领土主权,总体上傲慢无理,触犯天朝国威,全数拒绝。乾隆皇帝为显示国威,还命大臣陪同英国使团沿运河游览。马戛尔尼及其随从人员借此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随后返回英国。这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简要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英国希求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6]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2]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7]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十八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发生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工业*起步最早的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高速的发展使英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东亚,在那里有一个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笔下被描述成几乎便地黄金的神秘古国——中国。尽管在此之前,葡萄牙、荷兰、*曾经十五次遣使企图打开中国国门未果,但英国人仍然相信,以他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后盾,他们的使团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由马戛尔尼率领,抱着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壮志的英国使团,打着为中国当时的满清*乾隆皇帝庆贺八十寿辰的幌子,于1792年来到了中国。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令马戛尔尼和他的国家大失所望。
在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被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满清帝国*看成是与其他来朝贡的国家(主要是藩属国)无二的来访者。因此,中方在觐见皇帝的礼仪上以传统的“三拜九叩”大礼来要求英人,而以平等的大国使节自视的马戛尔尼当然严词拒绝,双方的“礼仪之争”就此开始。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涉,中方让步,马戛尔尼以单腿下跪之礼觐见乾隆皇帝。随后,在英使与中方*的正式谈判中,英方提出了有关通商的一系列要求,要旨如下:(1)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2)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3)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的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4)准许英国在北京常驻使节。当时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满清*一方面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另一方面认为英人划地居留通商的要求已侵害中国的领土主权,总体上傲慢无理,触犯天朝国威,全数拒绝。乾隆皇帝为显示国威,还命大臣陪同英国使团沿运河游览。马戛尔尼及其随从人员借此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随后返回英国。这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简要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英国希求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6]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2]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7]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十八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发生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工业*起步最早的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高速的发展使英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东亚,在那里有一个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笔下被描述成几乎便地黄金的神秘古国——中国。尽管在此之前,葡萄牙、荷兰、*曾经十五次遣使企图打开中国国门未果,但英国人仍然相信,以他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后盾,他们的使团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由马戛尔尼率领,抱着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壮志的英国使团,打着为中国当时的满清*乾隆皇帝庆贺八十寿辰的幌子,于1792年来到了中国。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令马戛尔尼和他的国家大失所望。
在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被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满清帝国*看成是与其他来朝贡的国家(主要是藩属国)无二的来访者。因此,中方在觐见皇帝的礼仪上以传统的“三拜九叩”大礼来要求英人,而以平等的大国使节自视的马戛尔尼当然严词拒绝,双方的“礼仪之争”就此开始。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涉,中方让步,马戛尔尼以单腿下跪之礼觐见乾隆皇帝。随后,在英使与中方*的正式谈判中,英方提出了有关通商的一系列要求,要旨如下:(1)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2)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3)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的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4)准许英国在北京常驻使节。当时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满清*一方面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另一方面认为英人划地居留通商的要求已侵害中国的领土主权,总体上傲慢无理,触犯天朝国威,全数拒绝。乾隆皇帝为显示国威,还命大臣陪同英国使团沿运河游览。马戛尔尼及其随从人员借此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随后返回英国。这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简要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并由此导致外交谈判的失败
英国希求通商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6]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2]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7]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十八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发生了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工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工业*起步最早的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高速的发展使英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东亚,在那里有一个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笔下被描述成几乎便地黄金的神秘古国——中国。尽管在此之前,葡萄牙、荷兰、*曾经十五次遣使企图打开中国国门未果,但英国人仍然相信,以他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后盾,他们的使团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由马戛尔尼率领,抱着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壮志的英国使团,打着为中国当时的满清*乾隆皇帝庆贺八十寿辰的幌子,于1792年来到了中国。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令马戛尔尼和他的国家大失所望。
在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被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满清帝国*看成是与其他来朝贡的国家(主要是藩属国)无二的来访者。因此,中方在觐见皇帝的礼仪上以传统的“三拜九叩”大礼来要求英人,而以平等的大国使节自视的马戛尔尼当然严词拒绝,双方的“礼仪之争”就此开始。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涉,中方让步,马戛尔尼以单腿下跪之礼觐见乾隆皇帝。随后,在英使与中方*的正式谈判中,英方提出了有关通商的一系列要求,要旨如下:(1)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2)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3)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的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4)准许英国在北京常驻使节。当时正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满清*一方面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另一方面认为英人划地居留通商的要求已侵害中国的领土主权,总体上傲慢无理,触犯天朝国威,全数拒绝。乾隆皇帝为显示国威,还命大臣陪同英国使团沿运河游览。马戛尔尼及其随从人员借此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随后返回英国。这就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简要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1:36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英国*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扩大双方的通商。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 。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