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8: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9:10
探讨为什么汉语中使用"东西"而非"南北"进行商品买卖的表述,主要源于历史和文化因素。首先,清代《辞源》中提到,"东西"的使用源于对四方物产的概括,类似于四季与春秋的关联。其次,民间传说源于明崇祯皇帝的一则趣闻,周延儒解释称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与水在日常生活中轻易获得,故无法构成交易,因此商品交易称为"东西"。此外,较为通俗的说法是,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木与金可以放入篮子中,而火与水无法放入篮中,因此"物"称为"东西"。
关于"东西"成为"物"代称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追溯至汉朝或唐代,与东、西二京及其市场有关,形象地描绘了商贾与市民逛集市的场景。另一种说法,宋代以前文献中"东西"一词的出现频率可能不如传统"物",学者认为"动使"口音的北方民族南下,导致"东西"这一代称的传播。
从历史上看,"南北"也曾作为货物的代称出现。南北朝时期的《北史·魏收传》中,有"南北初和"的记载,一些怀旧店铺至今仍保留"南北行"、"南货店"的名称。明代后,"东西"一词更流行,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中提到"西产多珍,东产多矿"。"东矿西珍"的概念在明代海外贸易中成为"东西"的代称,这一术语进一步演变为市肆交易"四方物产"的专称。至少在嘉靖年间,苏祐在《逌旃璅言》中提出了"世称钱物曰东西,称男子曰南北"的说法,反映出"东西"成为商品交易通用术语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