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何人所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08: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0:25
诸葛亮“草船借箭”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智慧之举,然而历史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这个故事有其历史背景。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孙权利用薄雾和轻舟,接近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在曹军射箭后,孙权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受箭,最终安全返航。曹操误判,感叹生子应如孙权,刘景升儿子如同猪狗。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得知“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所为,而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五年所做之事。
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教师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描述为真实事件,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时对此事持否定态度,认为缺乏根据。然而,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引用的《魏略》载有类似事件的记载,即孙权乘坐大船观察曹军,曹操则用弓箭射击孙军的船只。尽管有人认为这种事件可能是虚构,但基于史实的记载,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其真实性。
三国时期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波澜壮阔时期,其间必定发生许多精彩故事。尽管正史记载有限,但罗贯中所处的时代距三国时期更近,他对三国的了解可能更全面。因此,即使确有其事,也不一定就是诸葛亮的所为。同样,我们只能说可能性存在,并不能断言一定不是诸葛亮的手笔。
考虑到冬季长江常出现大雾,对于善于利用天气的将领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机会。在想出“借箭”计策后,准备船只、草人、护航舰队等,只要在雾天出发前往曹营“借箭”,并在雾快散时返回,是完全可行的策略。对于曹操而言,很难想到对手是稻草人,因此使用弓箭拒敌是合乎情理的选择。
关于曹操为何不使用火箭,可能有以下原因:火箭制作和使用成本高,不宜大量使用;火箭加重了箭的负载,影响射程;雾天并非完全黑暗,普通箭同样可以瞄准目标;在大雾中,视线受限,火箭对看清敌情帮助不大;大雾中并非完全看不见,使用普通箭已足够应对曹操所考虑的情况。
综上所述,“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所为,而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五年的一次实际行动。历史事实与文学描述之间存在差异,我们需要综合多种证据和历史背景,以更全面地理解三国时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