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6: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8:03
四川盆地以其肥沃的土地和温和的气候闻名,雨量充沛,尤其在战国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之地。自那时起,成都平原成为了中央王朝的重要粮食供应基地和赋税来源,因此被誉为“天府”。周围的崇山峻岭使其交通不便,古代称作“四塞之国”,这在冷兵器时代赋予了它独特的战略价值,使得它在历史上多次战争中得以保持相对的和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历史上,许多有远见的战略家,如张良和诸葛亮,都将四川视为理想的立国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当关中地区动荡不安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选择逃往成都避难,他们视这里为繁华的乐土,从此,“天府之国”的美誉便流传开来。"天府"一词最早源自《周礼》,原本指一种负责保管国家珍宝的官职,后来引申为形容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之地。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提到:“益州地势险要,千里沃野,实为天府之土,高祖借此成就了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现今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的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进一步强调了四川的富饶,形容其为“陆海”,旱涝皆能自给,因此被赞誉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下谓之天府也”。因此,“天府之国”的美称逐渐成为四川盆地在文人学者心中的独特代名词。
四川盆地又称为巴蜀盆地、信封盆地、紫色盆地、红色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她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中国腹心地带和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市大部;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约为10万多和16万多平方千米;边缘山地区从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分带;四川盆地底部按其地理差异,又可分为川西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盆地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盆地中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绵阳、南充、泸州、自贡、遂宁、内江、宜宾、乐山、德阳、眉山、广元、达州、广安、巴中、雅安、资阳、万州、涪陵等,其文化为巴蜀文化。盆地气候一般认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盆地大部分区域类似于温带海洋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