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3: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14:21
在佛灭后百年,印度佛教教团因对戒律的不同理解而发生了根本*,形成大众部和上座部两派。这些部派的分化在接下来的300多年里持续进行,佛教在五天竺内外广泛流传。在3世纪中叶,被誉为印度古代最伟大君王的阿育王时期,佛教发展迅速,法师们被派往各地传播佛法,导致了更多部派的产生。阿育王之后,上座部分化出说一切有部,其主要活动于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和犍陀罗。部分上座部分支南下至锡兰(现斯里兰卡),形成了信仰大乘的无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的大寺上座部,后者进一步传播到东南亚,成为南传佛教的起源。在西印度,法藏部形成并影响了中亚,由昙无得领导,他注重大乘菩萨藏与咒藏。此外,还有饮光部,被认为是迦叶尊者传授,其思想部分与前述部派相似。
同时,大乘信仰的大众部在南印度发展出制多山部和西山住等部,即案达罗派,传承了大乘教法。说一切有部的一个分支犊子部在中西部分化出法上、贤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正量部后来成为犊子部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公元之初经量部的起源可追溯至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其活动范围主要在西北印度。一些学者认为大众部传承了大乘佛教,但研究显示,许多部派包括上座部及其分支,都修行或兼修大乘佛法,如法藏部。玄奘法师考察印度时,发现摩揭陀国,即佛陀生前弘法的核心区域,其四大上座部也都是大乘佛教的实践者,他称之为大乘上座部。
实际上,大小乘的分化与部派的*并非同一回事,部派*源于对戒律的不同解读。古印度许多部派皆可兼修大小乘,即使大乘部派,他们允许下属修行任何教法,但必须遵守本部派的戒律。这表明,印度佛教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远超表面的派别划分。
扩展资料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