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技术,怎么用秸秆栽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9 19: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21:06
食用菌种植技术,怎么用秸秆栽培食用菌 下面我们来看下吧!
技术要点
1、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时间的确定。双孢蘑菇是中低温性食用菌,发菌地栽模式。
(3)原料储备与常用配方。各地农副产品下脚料种类不一,可以根据实情,改变培养料配方。不论属于何种类型培养料、何种配方,其中的营养成分都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要求,建堆前培养料中的碳氮比(C/N)应为30~33:1,粪草培养料的含氮量以1.5%~1.7%为好,无粪合成料的含氮量以1.6%~1.8%为好。
(4)培养料的预处理。在稻草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采用前一年储备的晚稻草。在建堆前一天进行预湿,预湿方法是将稻麦草先碾压或对切,建堆和翻堆三个主要工艺环节。建堆前一天将稻麦草、干粪进行预湿。建堆时,先铺一层宽2.3~2.5 m、厚30 cm左右的稻、麦草料,再铺一层粪肥,这样一层草、一层粪,各铺10层左右,堆高1.5~1.8m。化肥和饼肥等氮肥辅料必须在建堆时撒入料堆中间,通常在第3~4层后分层均匀加入料堆中。堆料过程中,一般从第3层开始根据草料干湿度边堆料、边分层浇水,浇水量以建堆完成后,料堆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宜。建堆后的整个前发酵过程需翻堆3~4次。前发酵结束后培养料的质量要求:培养料为深褐色,手捏有弹性,不黏手;含水量为65%左右,pH为7.2~7.5;有厩肥味,可有微量氨味。
(6)后发酵。后发酵通常在菇房内进行分散式后发酵(室内后发酵)。前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趁热迅速搬运进经清洁消毒的菇房内的床架上,底下1~2层温度低,难以达到后发酵温度要求,不铺放培养料。进料结束后,封闭门窗,让菇房内的培养料自身发热升温,5~6h后,当料温不再升高时开始加温。后发酵期间的料温变化一般分两个工艺阶段:巴氏消毒阶段、控温发酵阶段。后发酵开始,逐渐加温10h左右,使料温和气温都达到58~62℃,维持6~8h,进行巴氏消毒。然后,通过通风降温,使料温在48~52℃之间维持4~6d,这是后发酵的主要阶段。控温发酵阶段结束后,停止加温,慢慢降低料内温度,降至45℃时,开门窗通风降温。后发酵结束后的优质培养料为暗褐色,柔软有弹性、有韧性、不黏手;无氨味而有发酵香味;含水量为62%~65%,手紧捏有2~3滴水;pH为7左右。
(7)品种选择、播种与发菌管理。后发酵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翻动拌料、播种。应彻底翻动整个料层,抖松料块,使料堆、料块中的有害气体散发出去。当料温降至28℃左右时进行播种。播种前应全面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并及时调整。
(8)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在适宜条件下,播种后20~23d菌丝便可长满整个料层,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应及时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一般为料床的1/5。
(9)出菇管理。从播种起大约35d就进入出菇阶段,产菇期3~4个月。
(10)采收与贮运。
2、草菇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时间的确定。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安排在5~9月,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开始栽培。若菇房有加温设备,室温达到28~32℃,即可实现周年生产。
(2)场地选择。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室外畦式栽培和室内床架式栽培两种。室外畦式栽培是室外露地常用的一种栽培方式。
(3)原料储备。稻草尽量选用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草,并要求干燥、无霉烂。根据培养料配方和生产规模,计算所需贮备原料石灰、麦麸、干牛粪、过磷酸钙等数量。
(4)培养料的预处理和发酵。预湿:在水池或其他容器中加入石灰粉,调成2%石灰水,将稻草浸入水池3~6h,让稻草充分湿透后涝出拌入其余辅料,然后在地面制成草堆并覆盖薄膜,使水分相互渗透均匀。上架:将经过预湿的稻草铺放到床架上,采用覆瓦式铺料方法,厚度掌握在压实后25~30 cm为宜。然后逐层淋水至每层有水滴下为度。稻草上架后,将四周塑料薄膜放下,以利保温。巴氏灭菌:稻草上架后马上加温,使菇棚内室温达到66~75℃,中层料温达到63℃左右,保持8~10 h后停火。
(5)播种和发菌管理。
(6)出菇管理和采收。
4、注意事项
1.培养料既要保障营养搭配合理,又要保障处理得当,给食用菌丰产创造物质基础。碳氮比是培养料配制的核心原则。在培养料搭配时既要兼顾营养合理,也要兼顾培养料的透气性、吸水性等物理性状适宜。
2.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是保障食用菌茁壮生长的外部因素,尤其是温度、湿度和通风是相互关联,常常又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食用菌,对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的调控要及时、灵活。
3.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正确处理培养料,彻底杀灭杂菌,减少污染源。
5、适宜区域
通过菇房的建设,该技术适宜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双孢蘑菇和草菇生产。